早就有穿越独库公路的想法,和战友任有禄一拍即合。8月16日一大早,我们从北京出发了。 出发前,老战友王宗彬、韩世芳特意在昌平烤鸭店买了早点为我们送行,老战友的情谊让我们倍感温暖。 第一天,我们到了内蒙巴盟临河市。2013年国庆节第一次去额济纳就曾住在这里,在熟悉的街道上,我们找了一个旅馆住下了。 有禄夫妇为这次出行准备得相当充分,带了电饭锅、大米和两大包方便面,还带了不少熟食和发面饼。第二天早上,在旅馆自己做了米饭,吃完后我们就上了高速奔额济纳出发了。 刚出临河市,公路两旁还有庄稼呢,走着走着就是满眼戈壁了,时不时的还有骆驼出现。 看着这曾经见过的大山和荒漠,既陌生又熟悉,总想找找记忆中的影子,可真是徒劳,曾经的景象和走过的省道,都不知道在哪里。 在乌力吉休息区,我们吃了午饭。从餐厅出来,看到了一辆从北京来的自驾车,也是出来旅游的。其中一位也是复员老兵,一聊天,互相加了微信好友。 乌力吉是个小镇,那年也是吃午饭的时候赶到了这里。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的车流都停在这里,饭馆不少,极度缺水,洗碗水都不清亮,见状我们没在这里吃。 现在有了高速路,有了服务区,条件好多了。 下午两点多,我们到了额济纳附近,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先去了“古居延泽”景区,可是还没开放;我们又奔了大漠胡杨景区,虽然也没开放,但是没有大门,附近的景色也值得看。和6年前相比,这里已经被国家列为自然保护区了。 有水就有生命。虽然这里的沙丘一个接着一个,可是胡杨树却能在沙漠中顽强的生存,跟我们脚下一片片的水塘有关。它们应该是用自己的身躯阻挡流沙,在沙漠中只露出了一个头。 在停车场,我们了解到,国家对这里非常重视,计划从甘肃调水过来,改善自然环境。 这片沼泽就在公路边上,沼泽那边就是高大的沙丘,在这样高的沙丘上,看不到胡杨。 在这样高的沙丘上,开发商把它变成了滑沙场。 我们觉得这片水域和沙丘成了一景。 看着时间还早,我们奔了八十公里以外的口岸,没想到口岸里面建成了开发区,街道宽敞、商铺林立、绿树成行,可是口岸却下班了,大门紧锁,我们只能在外徘徊。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民的英雄和偶像,是民族的骄傲,到处都有他的塑像。这座塑像的基座上记载着许多名人、伟人对他的评价。 晚上,我们返回额济纳,找了个旅馆住下了。 居延海就是一个湖泊,第一次听说它的名字是批林批孔年代,是说从这里开始到山海关,我们都做好了对苏修的防御,所以对这个地名印象深刻。第三天早上我们就去了居延海景区。 网上记载,居延海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 汉时称居延泽,唐时称居延海,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800余公里后,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 居延海一带水草丰美,系蒙古高原通往河西与西域必经之道,故既是匈奴联络蜡羌与河湟羌共同袭击汉朝的重要据点,又是汉朝出击匈奴的前沿阵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形状狭长弯曲,有如新月,额济纳河汇入湖中,是居延海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居延是匈奴语,《水经注》中将其译为弱水流沙,在汉代时曾称其为居延泽,魏晋时称之为北海,唐代起称之为居延海。湖中生长着鲤鱼、鲫鱼、大头鱼、草鱼等鱼类,天鹅、大雁、鹤、水鸭等常来此栖息。 在大漠深处,有这么多海鸥,也挺新奇的。估计它们是候鸟,不然冬天上冻了,它们没的吃啊?可是它们是从哪儿飞来的呢? 这里的海鸥可能不习惯从人的手里叼食吃,尽管有禄举着面包块招引它们,只有几只有这个意识,绝大多数只吃游客扔给它们的食物。 居延地古称“流沙”,传说老子写出《道德经》、《老子》后,骑着青牛漫漫西游没入“流沙”,老子仙踪、居延得道,所以,现在给他立了这座雕像。 离开这里的时候,看到这种植物(不知道是不是叫红柳),已经染上了红色。 从居延海返回到额济纳县城边上的胡杨林景区,还有60多公里的路程。路上除了沙丘、胡杨之外,还能看到零零散散放养的骆驼。在鸟儿都不拉屎的地方,看见几个骆驼,也觉得很兴奋,毕竟看到了生命嘛! 胡杨林景区的胡杨还是绿叶,虽然是旅游淡季,但是这里的门票没有丝毫优惠,除了70岁以上免票外,其余一律全票。 正值中午,我们也没有兴趣,于是,向敦煌出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