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身回望“60后”的“80年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12 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身回望“60后”的“80年代”

​​关于年代的印记,大多数人不但情有独钟,而且扎根深远,成长在的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遇见和感受。比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热情洋溢、大干快上建设国家的主旋律、高格调;六十年代,却有着饥饿成长、运动成串的烙印。与其说是人们情有独钟,倒不如说是身在其中的感情投入、身体力行的深切怀念。


“60后”应该说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因为从出生到现在都有明显标签,注定成为具有标本价值的一代人。年代之首出生的已有甲子之龄,年代之尾出生的亦有半百之岁。生在极度困难时期,能够活下来的不是命大就是运气好。要不那个时候,大人们见面问候语之一就是“你养活了几个孩子”,可见能够把孩子养活标志着这样的夫妻有揽天之功;长在动乱时期,这是前期最为统一的说法,用运动成串、学业荒疏来概括是比较准确的;成长在改革开放初期,政治环境开始变化、思想观念随之开放、精神状态逐渐振奋、生活水平明显提高,“60后”作为“20浪荡岁”的成年人闯进了“80年代”,有点兴奋、有点迷茫、有点自负,甚至有着乌托邦式的梦想,迎接时代、感受青春、接受洗礼。如今人到中年,不免都会回想过去的青春时光,因经历改革奋斗的时代而心生感慨、令人欣慰,有着与现在小青年无法感知的独特收获和心路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激情燃烧的火红青春。读过郭沫若《科学的春天》,知晓呼唤科学、尊重知识的时代已经到来,纷纷响应科技强国的号召;看过徐迟的报告文学《数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知道了自然界里还有无数“哥德巴赫猜想”之谜,那种搞研究、破难题,想当科学家的冲动在少年心中开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成为时代的形象和主旋律,公园里、地铁站、田地头、校园内,无不呈现这样的场面,读书成为最靓丽的风景。高考制度早已恢复,让多少过去看似上大学无望的青少年奔赴祖国四面八方的高校,成为国家栋梁的同时又改变着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也客观地验证了过去的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经历过中国女排1981年冬天获得世界冠军,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激情豪迈洋溢在脸上、绽放在心中,“五四精神”发源地的北京大学师生连夜敲着脸盆上街游行,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零的突破,一雪百年“东亚病夫”的耻辱。这时的“60后们”正值青春好年华,总感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不为国尽忠职守就如不肖子孙一样。那时考大学、上电大、读夜大、念联合委培,“60后们”是绝对的主力军,有你有我还有他,那种对科学知识的膜拜和渴求,是当今的青年人所看不到读不大懂的。正如1983年全国大学生演讲一等奖得主沈萍《为了我们的父亲》中描述的那样:“我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我们是激情燃烧的一代,革命先烈和我们的父辈用筋骨和鲜血凝成的精神财富,要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化作永不枯竭的前进力量。”正是那个改革开放的初期,“60后们”心里有理想、胸中有激情、肩上有责任,成为“三观”正确的一代人,大学毕业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不像现在报考志愿时,首先想到哪个学校好分配,哪个专业好找工作,左顾右盼、精打细算,小小年纪就头贴功利主义标签;走进军营的他们刻苦训练,“祖国在我心中,人民在我心中”,南疆战场上用鲜血和生命诠释这代人“生如夏花之绚烂”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文艺繁荣阶段,诗和远方的精神追求。80年代应该是文艺繁荣时期,文学创作呈井喷之势,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诗歌与绘画全面爆涨丰收。当时,“60后们”正是思维最活跃、对知识最渴望的年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大家读到冲击灵魂的文字,孙少平纯真而又凄凉的爱情、兄妹手足亲情,真善美集于一身,谁没掉下过热泪,或许是年龄大致相仿、成长环境相似,对出身卑微少年的奋斗史、恋爱史,对越过激荡灰尘的时光,对春天转瞬融化坚冰的时代,都感同身受。短篇小说《哦,看雪》成为作协主席铁凝的奠基之作,小人物、小场景彰显大时代、大感情,激励着“60后们”迸发喷薄的生命。所以,这代人是心中有“诗和远方”,也见证了“诗和远方”的一代人,舒婷《致橡树》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相互致意,……。”让他们懂得爱情的美好,是相互尊重又相互独立,而不是谁的附庸。这首诗成为“60后们”笔记本摘抄的首选,更有多愁善感者,还会把一枚火红的枫叶盖在上面、夹在其中。背诵过汪国真的“不去问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又有多少人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怀揣无尽的乡愁挥手作别故乡的云彩,虽看不清挥手间是沉重还是轻松,但对远方有心中的圣殿坚信不疑,只顾奋然前行。“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通过诗人顾城和海子知道了生命和生活还可以这么平静达观、富有哲理、静美如花。时观当今,年轻人那种激情、热诚、信念、天真,甚至那种反叛意识,变得异常珍贵,更多的已被单面、功利、世故所替代。我们应该感谢那个文学蓬勃发展的年代,抚慰着灵魂、绚烂着生命,浸染着时代的最底色,“60后们”非常奢侈地都赶上了。


纯真美好年代,洁净情感的诗情画意。“60后们”虽然生长在困难时期,但到了80年代,基本生活保障完全没有问题,又有思想观念多元包容,所以对爱情的追求既朦胧又炙热。港台文艺作品递次进入大陆,尤其是琼瑶系列作品,让正值青春年少的“60后们”如获宝典,可以说这个年代的人没有读几本“琼书”,就给人感觉落伍而成为另类。《窗外》里“也曾数窗前的雨滴,也曾数门前的落叶,数不清是爱的轨迹。”遥想女主角,少女芳龄,亭亭玉立,伫立窗前,满腹心事、无处诉说、百无聊赖,望着纷纷细雨落窗前、片片秋叶随风去,拨动主人心弦,能让人犹如身临其境,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烟雨蒙蒙》《却上心头》《几度夕阳红》《在水一方》《秋歌》《一帘幽梦》,这些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影视作品插曲,唱出了男女主人翁的纯真爱情、至善亲情,也唱出了我们对美好爱情、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唱出了“60后”们的爱情观、婚姻观。当年,“60后们”尚无“有房有车有存款”的应激反应,更多的是“执子之手,向美好生活奔跑”的精神追求。没有电话、没有手机,那就书信往来,鸿雁传情,虽相隔两地仍不影响“千里姻缘一线牵”;也曾数次在火车站的月台上,接来送往绿车皮中的她(他),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是春风拂面也好,雪花飘落也罢,那种盼望绿车皮的感觉仍然炙热如夏,更设想着恋人登车出发泪眼朦胧挥手的刹那,站台上能够响起程琳的《风雨兼程》,“今天你要去远行,正是风雨浓,风浓雨浓情更浓,愿你多保重,明天我也要登程,伴你风雨行,山高水长路不平,携手共攀登……”何等的浪漫优雅。现在无论天涯海角都能微信视频,虽然变得近在咫尺、直白清晰,却少了因空间距离而产生的美感,正好印证了文艺复兴时期莱辛的学术观点:任何想象的艺术表现形式,都优于平面直观感受带来的感染力。与此说来,这代人又是特别的幸运,纯真美好年代的洁净感情,能有如此的诗情画意值得怀念品味。

2#
发表于 2019-11-13 0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26 10:49 , Processed in 0.02869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