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纣王 于 2017-3-12 11:29 编辑 ?0 Q5 O" `0 c! O0 _, n
' M" W; _7 e- K* n# ]; s
厉害了我的邯郸 “中国的鲁尔” 上世纪末曾有一句话很流行 “七十年代看邯郸” “八十年代看深圳” “九十年代看浦东” 1952年到1974年,毛泽东主席在邯郸视察、停留达25次之多,并于1959年9月指出邯郸是要复兴的(即复兴区因此得名)。毛主席曾说‘邯邢基地一天建不好,我一天睡不好觉’。 ![]()
上世纪七十年代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建设一个以邯郸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化工、机械、建材等综合基地即邯邢基地,邓小平和李先念均指出要把邯郸建成“中国的鲁尔”(德国莱茵河畔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 ![]()
自此来自全国三十多万工程技术人员扎根邯郸,涌入了邯邢矿山局、中国华冶、中煤一建、中煤建安、煤炭设计院、水文地质局、第一勘探局等一批中直单位。它不仅让邯郸市主城区增加了一倍的人口,而且大大提升了邯郸的人口素质。邯郸也从此成为全国水文地质、勘探、矿山建设、设计等专业人才最为集中的城市。 ![]()
邯邢基地建设老照片 1973年中煤一建的前身“邯邢煤炭工业基本建设局”成立,次年更名为“邯邢基地煤炭建设指挥部”(简称“邯邢煤指”)。中煤一建的职工来自贵州六盘水矿区(六十三处)、四川攀枝花(十处)、江西乐平(三十一处)、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四十九处)。七十年代邯郸相继建起了煤指大院、地质大院,大院内设有医院、幼儿园、小学、中学、银行、门球场、篮球场、花卉园等,如今又相继消失,仅保留了中煤医院、幼儿园、煤指中学。 ![]()
在邯郸市光明大街向阳路口有一尊马万水的塑像:头戴柳条帽,脚蹬水靴,腰挎矿灯,目光炯炯,下面是薄一波同志的题词。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播出的第一天,《邯邢基地马万水工程队勇夺新高峰》的消息作为第二条新闻播出,时间和头条新闻《邓副主席出席新年招待会》一样长,都是3分钟。 ![]()
![]()
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工业用水),邯邢基地最终没有成为“中国的鲁尔”,甚至没有达到规划中的规模。1979年,邯邢基地 ![]()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下马,邯邢两地的一大批中直单位从此走上了开创性实践和探索企业生存发展的道路。 ![]()
邯邢基地建设在改变邯郸面貌、促进邯郸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在短时间内让邯郸接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冲击。各种风俗在这里交融,各种观念在这里碰撞。东北人的豪爽大度、南方人的精明干练交汇于此,四川的麻辣烫与陕北的信天游同煮一锅,它们一古脑儿地被邯郸吸收接纳,发酵成新的邯郸人文精神。 2020年邯郸即将发展成为Ⅱ型大城市 2030年邯郸即将发展成为Ⅰ型大城市![](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m; ` ]. s- ]9 P
6 _7 r& n: b) p/ } R
0 Q* w- i( O1 L& V
0 ]7 w2 Z2 q. |3 S# l1 d0 s%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