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村之传承篇最质朴的传承燕赵都市报数字报_河北新闻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18 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小的石家庄行唐县杏庵村流传着1000多个故事,有着“太行明珠”、“太行山第一故事村”的美誉。在杏庵村,**,田间地头,男女老幼稍有闲暇就会凑到一起讲故事。在这里,讲故事成了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故事流传了下来?一些专家认为,地理位置的偏僻,恰恰是民间故事的土壤,还有就是村民最质朴的文化渴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醉老虎 + 5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6-7-19 0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1:15 | 只看该作者
  故事里潜藏着做人的道理
         杏庵村的民间故事分为三大类,神话、传说、生活故事。李殿敏说,无论哪一类,都显示着民间口头文学的魅力。许多作品,反映了劳动大众追求真善美和对假恶丑的憎恶,对培养我们民族高尚的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作品,虽有一定的封建迷信思想,但是民主意识却占据主导地位,为社科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李明祥说:“别看这些民间故事只是村民自娱自乐的‘乡野’玩意儿,却有许多道理对人们有教化作用。”李明祥讲了一个《下作人吃肉》的故事,“说是有那个人,吃东西谁也不顾,可下作哩。有一天,下作人割了二斤肉,他老婆把肉炖好了,说‘我去叫咱孩子们回来吃肉吧?’下作人说:‘别叫他们了,他们还小,吃的道儿还在后头哩。’‘那我去叫咱爹和咱娘吧?’‘别叫他们了,他们那么大年纪了,什么东西都吃过。’‘那就咱俩吃呀?’‘咱俩?’谁跟你俩?’下作人说罢,自己把那二斤肉,呼噜呼噜吃了个精光。别人都骂他下作,落了个骂名。”
           李明祥说,这个故事很简单,主要是谴责这个下作人不孝顺,不爱幼,自私自利。他从小就知道这个故事,无论是父母还是叔叔、伯伯们说起这个故事,都会严肃地告诫他,“人不能下作,得正派,要明事理,不能做个糊涂蛋。”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也一样,里面都蕴藏着做人的道理。
           深谙杏庵民间故事的李殿敏告诉《周末》记者,杏庵民间故事中,神话5篇,各类传说334篇,生活故事700度篇。其中,儒家学说110多篇,道家学说47篇,佛家学说106篇,不少作品负载着儒释道思想。其中既有涉及天体来源的神话,还有人类繁衍生息的神话,还有带有宗教色彩的西王母、玉皇大帝、孙悟空等,也有历史上一些帝王将相,以及近代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些故事。杏庵人不仅崇尚传统的忠臣、清官、孝子,提倡仁、义、礼、智、信,还紧跟形势,充满正能量。原来由于人们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所限,杏庵民间故事中也有不少迷信色彩和封建糟粕,但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也知道了鉴别。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会对原有故事进行改造。
李殿敏说:“杏庵民间故事之所以长盛不衰,与创新也有一定关系。”
“有电视、电脑了,还会有人听你讲故事吗?”
        “有啊,我的儿孙们都喜欢听,有人听就能一直传下去。”李明祥认为,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村民们现在能够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了解外面的世界,但孩子们对讲故事这一古老又简单的休闲方式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老人们对将故事传承下去也相当乐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1:14 | 只看该作者
牛倌故事篓子
           外面进来的故事慢慢地被杏庵村人消化、吸收,被赋予了本地色彩。

          如今的杏庵民间故事成了行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今年79岁高龄的李明祥就是在祖辈和外来艺人的双重影响下,成了赫赫有名的“故事大王。”
       “大爷,能讲多少个故事啊?”“200多个不在话下,神话的、动物的、人的……”李明祥指着村头山顶的一块大石头说:“那叫棋盘石,村后的石头还有鸡冠石,这些石头都有故事。”李明祥耳不聋、眼不花,提起故事神采飞扬,在他家的门洞里,给《周末》记者和孩子讲了棋盘石和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李明祥是“泡”在故事里长大的,他的父亲、三个伯父、一个叔叔,都是民间故事篓子。尤其是叔叔李正保,能唱擅讲,能讲160多个民间故事。受家庭及村中老一辈故事能手们的直接影响,李明祥自幼就痴迷民间故事。李明祥曾经是村里的牛倌,冬天,一群放牛娃到了山里,把牛群一合,随便找个向阳又避风的地方,大家围在一堆儿,便轮流讲述他们晚上从大人们那里听来的故事,像是在进行商品交换。有时大家还念谣唱歌,有时猜谜语。听得入迷,把牛群都忘了,等大人们漫山遍野喊着回家吃饭,才猛然想起牛,赶紧四散找牛,回家免不了挨顿训斥,把大人惹急了,有时候还得挨一顿板子。
        “有了故事,啥都忘了!”李明祥说,那会儿没别的娱乐,杏庵村又偏僻,出一趟村都不容易,大家每天就在这个山窝窝里转悠,除了家长里短的琐事,也没别的事儿。故事则不同,是另一个世界,故事里描述的和人们的生活完全不同,大家尽可以展开想象力,在故事里驰骋。

李殿民整理的书包含了杏庵村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1:13 | 只看该作者
最质朴的文化渴求
          行唐县委宣传部许峰分析说:“杏庵村地理位置偏僻,与外界交流少,文化上应该比较匮乏。但是正因为这一点村民才将口口相传的故事不断加工,加上村民的不断积累,就有了这些故事。另一方面,杏庵村独有的山水风光也为村民编说故事提供了基础条件。”
        “这座有着200余年历史的村子坐落在深山中,因为山路危险,至今仍未通客车。”行唐县委宣传部的申卫霞也认为,杏庵村之所以成为民间故事的沃土,与之闭塞有极大关系。
           李殿敏说,杏庵村直到1988年10月才有了电灯。因为偏僻,放电影的都不愿意来。记得第一次上映电影时,七八个年轻人连背带抬,从羊肠小道上将放映器材运进了村里。尽管都累得全身快散架了,但是村里就像过年一样,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大家都早早吃了饭,搬个马扎守候在场地上,等着电影开演。
           那些爱看电影的村民,经常成群结队地打着灯笼火把,翻山越岭到阜平或到山下的范家庄村去看。正因为交通、经济落后,人们才极度渴求文化娱乐。
          “人都有一颗好奇心,山里人和平原人,城市人与乡下人一样,都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李殿敏说,杏庵民间故事有一部分来自杏庵人自创,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外面。由于地处僻塞,杏庵人对外界认知的渴望似乎更甚。那会儿,民间有不少走村串户的故事高手,李殿敏能记得的就有曲阳的石匠杨四海,本县南件儿村的木匠张竹波,东井底的石匠“落蝻子”等。村里人还有句顺口溜:“井底有个落蝻子,黑价说书,白晌儿里冲碾子”。这些匠人来村里干活儿的时候,也把故事带了进来。还有不少盲艺人,也是民间故事篓子。
           李殿敏清楚记得,小时候经常有盲艺人来杏庵。那时候杏庵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外面,盲艺人手持一根木棍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杏庵。只要看到盲艺人的身影,村里就会沸腾起来。“盲艺人老了,盲艺人来了……”大家奔走相告。用不了多大工夫,这个消息就会传遍全村。盲艺人有讲不完的故事,而且讲起来声情并茂,老少都能听懂。
           盲艺人不要钱,只要管吃管住就行。经常在这家说几天故事,又会被另一家请去,在杏庵村一来最少住一个月,有时候两三月就吃住在村里。盲艺人住到谁家,主人都会好吃好喝地招待。吃过晚饭,全村人都会过来,大家或坐或站,伸着脖子听盲艺人讲故事。有古代长篇评书,也有短小精悍的小笑话,一个笑话,能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有的捂着肚子直喊笑得肚子疼。

李明祥和李殿民两位老人在为大家讲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4 16:21 , Processed in 0.03262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