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64|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行内蒙古、东北、中原大地40天——(一)内蒙古部分(山寨野驴篇37)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7 11: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6-4-6 11:18 编辑

        骑行内蒙古、东北、中原大地40天——(一)内蒙古部分(山寨野驴篇37)

    2013年我决定骑自行车穿越内蒙古。行程结果是游历了山西、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西等12个省市,耗时40天。着实过了一把户外骑行的瘾。40天,照片多,故事多,感受也多,为作留念,记成文字以存。
    我曾以自驾汽车,骑行自行车和徒步等方式三次去过西藏。比起西藏,似乎内蒙古更没有引起户外活动者们的太大关注。我想这大概是人们对于内蒙古的熟知程度更深,而西藏给人们更多的是神秘感的原因吧。不过这次我穿越了内蒙古之后,感触还是很深的。西藏的风情是别处没有的,同样,内蒙古的风情也是别处没有的。

        一  上饶到银川
    2013年8月16日我将自行车托运至宁夏银川,当晚便乘火车出发了。本想一站到银川,可是郑州、太原有我原先去西藏、新疆等地旅游时所结识朋友的邀请,加上上饶没有直达银川的火车,于是第一站便选择到郑州。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42 收起 理由
868584 + 5 很给力!
冬泳博士 + 30 赞一个!
黄河情怀 + 2 赞一个!
白云515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33#
发表于 2024-8-1 21:54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6-9-1 06:02 | 只看该作者
少飞 发表于 2016-3-17 12:27
九  满归的蓝莓之夜
    因为根河到满归的火车遭雨水灾害而停运,到了根河我一下火车就去汽车站询 ...

少飛騎遊記寫得,細微、深刻、生動,圖文並茂好作品,欣賞,點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6-5-15 15: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云515 于 2016-5-15 15:05 编辑
雅安北极熊 发表于 2016-4-4 12:02

雅安北极熊李老师,又在这里遇见你!我是2013.6.去的。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5-28 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6-5-15 14:54 | 只看该作者
少飞 发表于 2016-3-17 11:22
8月21日8点从惠农区出发,骑行了一个多小时,到达了宁夏与内蒙古交界的地方。说起来是国道,路上少有 ...

非常好的一篇单车长途游记,只要有空,一定要来这里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6-4-4 12:18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少飞老哥子的北国骑游游记续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6-4-4 12:10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的海拉尔火车站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5-28 2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6-4-4 12:02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5-28 2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6-4-4 12:01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5-28 2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4-4 11:59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5-28 2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4-4 1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雅安北极熊 于 2016-4-4 11:57 编辑

阅少飞骑友精彩的骑游游记和照片,勾起我2011年骑游漠河的美好回忆,贴图几张满归,敖鲁古雅照片助兴。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5-28 2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6-3-17 22:25 | 只看该作者
祝您旅途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6-3-25 12:31 编辑

        九  满归的蓝莓之夜
    因为根河到满归的火车遭雨水灾害而停运,到了根河我一下火车就去汽车站询问是否有客车去满归。客运员告诉我要等到下午才能确定路是否通了。所以上午我就到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去游玩了一上午。吃过中饭我立即来到汽车站,得知路已通,客车也从满归开过来了。于是下午我就乘客车离开根河去满归。到了满归已是黄昏时分,住好旅馆就去吃晚饭了。
    满归是个大兴安岭深处的小镇,镇子很小,街道两旁都是简陋的平房,给人一种像是临时搭建起来的小镇似的。在满归街上卖蓝莓的很多,这里的蓝莓个大饱满,蓝色的果皮外面都裹有一层白粉,像是寒冬的白霜,比起在别的地方卖的那纯蓝色的蓝莓好看得多。据卖蓝莓的山里人说,山上采摘的新鲜蓝莓果皮上都有一层白粉,而那些纯蓝色的是时间稍长之后白粉退去了,没有这里的蓝莓新鲜。
    我来到一家馆子店吃晚饭,因为没什么吃饭的客人,店里接待我的女服务员是个年轻女孩,给我端上饭菜后,就坐在我的桌旁陪着我聊天了。年轻女孩告诉我这个馆子店是她们一家人开的,她们是山外的人。我说你们为什么要从山外到这大山里面来,她说这里钱好赚。
    这时有人叫她,说“蓝莓,这会儿空闲,先来吃饭吧”。
    我惊奇地对她说,“你叫蓝莓呀,这个名字太好听了”。
    她看出我以为是那个浆果的名字,就笑了起来,说“好多人都以为我的名字是外面卖的那种蓝莓,其实我是兰花的兰,梅花的梅”。接着他又说,“你知道梅兰竹菊吗,我爸爸给我取名字就是这个意思”。
    “那你爸爸一定是个有文化的人,他也在店里吗”。
    女孩神情有点黯然地说,她爸爸不在了。
    话说得模棱两可,我也不好再问,就故意岔开话题,说“传说中蓝莓是个聪明漂亮的龙女,我看你也叫蓝莓吧”。
    哪知他竟然说,“我爸爸说叫蓝莓不好。”。
    我看着女孩的神态说,“为什么叫蓝莓不好”。
    女孩说,“我爸爸对我说,蓝莓是一个龙女的名字,又是野生的果子,而兰和梅却是很高尚的。我爸爸不要我像一个野生的果子一样无人管教。”女孩说完就去吃饭了。
    受她这番话的感染,我喝着酒吃着饭,陷入了沉思之中。是的,梅兰竹菊历来被文人学者颂之为品位高尚的清高之象征。当然蓝莓则只是山野间不起眼的野果。但是梅兰竹菊只能是供文人骚客作为自命清高的借代物,而蓝莓却能以自己甜蜜的浆汁供人们品味解渴。
    我正想着,兰梅却端着饭碗坐到我的饭桌上来了。她说其实她是很喜欢蓝莓的,她觉得像蓝莓一样野生土长,自由自在是最幸福的。她接着告诉我,她爸爸是一个很正统的人,正统到要孩子们除了“吃公饭穿公衣”外,别的什么工作都别去干。
    兰梅离开学校后跟她的男朋友开了一个小吃店,她爸爸反对。偏偏这时她爸爸又得了病,而且不久就去世了,家里人就说是她把她爸爸气死的。无奈之下,她和男朋友就远离老家,来到这个大山深处开了一家餐馆。
    听着兰梅的话语,我似乎感觉到了她倔强的自信,我说你们在经济上就没有困难吗。兰梅告诉我,在老家开小吃店时,尽管爸爸反对,但她和男朋友两家的家人还是在经济上扶助了她们俩,之后也有了一点积攒。就靠这些她们俩就在满归开了这家餐馆。现在她和男朋友已结婚了,生意也做得顺利。
    吃过晚餐,蓝莓邀我和她店里的人合个影,说“你这么大年纪,又是这么远来到这大山深处,看到你的这种精神,我们很钦佩。照了相我送你一些蓝莓,你带着明天路上吃。”
    这时我真的很高兴,我真心祝愿兰梅像蓝莓一样,依靠自身的活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业绩。
    明天我就要走出内蒙古到黑龙江漠河了,带着兰梅给我的蓝莓,我想我会一直记着这个夜晚:满归的蓝莓之夜。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5-28 2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6-3-17 12:39 编辑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5-28 2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1: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6-3-17 12:37 编辑


        八  根河的敖鲁古雅
    在骑行内蒙古出发之前,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在内蒙古大兴安岭腹地的满归,有一个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这里居住着一支神秘的使鹿部落。这是我决意要走根河、满归的主要原因。
    由于雨水灾害的原因,不但在大兴安岭的福地难以骑行,就是铁路公路交通都陷入中断状态。我本想从海拉尔坐火车直接到满归,可是这条大山里的铁路还没通车。我到火车站咨询,直到下午才得知晚上9点有一趟临时加班的绿皮车到根河,我只好去买这趟车的车票。
    在买票的时候,售票处的不少人都劝我别坐这趟车,说这趟绿皮车上没有暖气,一个晚上会受不了的。对于这个劝说我理解不了。我想现在是8月份,正是夏季最热的季节,没暖气还会冷吗。想了想,怕天有不测风云,还是决定抓紧时间走出这个还在遭受雨水灾害的地方。于是我买了票去根河。
    上车后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与我在卧铺的同一单元。这位老太太在她的女儿陪同下到广东旅游后回根河。我非常佩服这位老太太,特意与他拍了一张合影留念。在车上老太太母女俩告诉我,鄂温克人已从满归搬迁到根河来了。我心里想,幸好火车没直通满归,不然我直接去了满归,就不可能游览敖鲁古雅使鹿部落了。这真是因祸得福。
    到了下半夜,真的冷起来了,天刚亮我就因寒冷而起来了,望着车窗外,路旁的草木树林一片冰冻。一位根河本地人告诉我,现在车外的气温大概在
﹣2℃。我赶忙问他根河的气温,他回答我说最多也就2℃。早上6点到了根河,一下火车我只好把唯一一件长袖的雨衣穿上,取出自行车往市区骑去。还没到市区我的手已经冻僵,真没想到大兴安岭的腹地有这么冷。我不得不去买了一双手套,接着就骑车去敖鲁古雅使鹿部落了。
    到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太阳也高高地升起来了。太阳一出来,气温立即上升,也就不感到冷了。在这个新建的部落里,我拍了不少照片。
    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还不到9点钟。我骑车到了部落的大门口,看见卖票和守门的人都上班了,还有一些鄂温克老人在大门处的场地上闲聊。我凑了上去。一个门卫看见了我,开口问我,你买了票吗。我说没买。他又说你怎么进来的,我说我来的时候这里没人守门。这时一位鄂温克老者开口了,他一脸不屑地对守门人说,你看看人家多大年纪了,还要人家买票。我是穿着骑行服,带着骑行头盔的。这位守门人盯着我说,你有这么老吗。一句话惹得在场的所有鄂温克人大笑了起来。原来这些鄂温克人对于把他们搬迁出来有些不满意,所以那个鄂温克老者会有一脸不屑的表情。
    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世代居住狩猎在满归,根本就不愿搬迁出来。当地政府考虑这些鄂温克人的今后发展,而且现在又不能狩猎,便把他们从大兴安岭的深处搬迁到交通相对便利的根河市郊,以便他们今后过着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生活。可是一位老人对我说,这些当官的说得好听,以“为我们好”的名义把我们搬迁出来。其实是让我们当旅游展览品,招引人来旅游,为他们赚大钱。我听了之后也只能笑笑而已,因为创新的观念与守旧的观念只有在实践之后才会有结论,我是无力说服这位鄂温克老人的。这时售票房办公的几位年轻女士来到场地上了,她们很热情的邀我到她们办公室去坐坐。她们告诉我,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搬迁出来,这些年长的长者不能狩猎了,一时还适应不了这种养老的闲散生活。之后这些漂亮的女青年与我合影留念,一再叮嘱我以后再来游玩。在这些年青一代的鄂温克人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这个民族的希望。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5-28 2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1: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6-3-17 12:34 编辑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8-5-28 2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6-3-17 12:26 编辑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5-28 2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6-3-17 12:24 编辑


    2、国门
    每个家都有门,在门里面叫在家,在门外面叫在外。从门外走到门里面叫进家门,而从门里面走到门外叫出家门。国是一个大家,国也有门,叫做国门。满洲里就有一个通往俄罗斯的国门,一出门就到俄罗斯了。来到满洲里我原就计划出门到俄罗斯去骑行一番。8月26日,按照头天咨询到的路线我来到了当地的出入境管理处。结果得知此处是办理护照的,要去俄罗斯可以跟旅游团去,个人要骑车去只能去哈尔滨或沈阳办理签证,边境没有办理签证的机构。
    出不了国门,只好到国门边上去看看。到了国门首先遇到的是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江西人,他们是分别出差来这里,在旅途中他们相识而结伴同行的。之后我们在国门一起游览了很多地方。
    游览中,最令我感慨的是国门的变化。国门的变化展现的是历史的变化进展。最早的国门很简单,只是在荒野上竖着一个象征性的柱子和一个双头鹰的雕塑,这个国门建于1900年。第二代国门建于1920年,有了一个门型,横梁处有“中苏门”三个字。到了1968年,中苏关系变化,这年新建的第三代国门书上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文字。1989年,重新建的第四代国门上才书写上了“中华人们共和国”的国名。到了2007年,因铁路的扩建和公路口岸的建成,最后一个国门也被拆除了。只留下一座2002年建造的“和平之门”的雕塑作为纪念。我心里在想,国门的变化,体现的是世道的沧桑。望着这四代的国门,不免伫立唏嘘了一番。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28 2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6-3-17 12:21 编辑


        六满洲里纪事
    1、初进边城
    在中国,人们有一句口头禅,那就是“有困难找警察”。我一到满洲里,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警察。因为我要咨询去俄罗斯骑行的有关事项。正好一位当地的人走在路旁,我上去一搭话,他告诉我满洲里市公安局在前面右拐就到了。飞快地骑行赶到公安局,大楼的大门已经关了。想到刚才那位指路人说的他是在饭后散步,我意识到时间不早了。运气好,这时大门内走出了一个警察,我赶忙凑过去咨询。才得知有关过境问题要明天到出入境管理局去咨询。
    之后我找到一家华荣招待所,一进门,看见柜台上年轻的女老板有点俄罗斯人的样子,我犹豫了一下想退出来。女老板却开口了,住店吗,进来吧。我一听是说中国话的,也就进去了。老板娘很热情,100元的标准间被我砍到60元,老板娘说那房间里没电视也没电脑的。我说没电视可以,没电脑不行。结果她竟然说看你这么大年纪,100元一间的算60给你住吧,电脑电视都有。我笑起来了,说那你不是吃亏了吗。老板娘说,说实在的,现在是淡季,加上我又很佩服你的精神,所以才让你住的。接着她又帮我拿行李,又帮我推自行车的把我送到房间。听说我还没吃饭,又给我指出了吃饭的地方。一个指路人,一个警察,一个老板娘,我一进满洲里,边城的人就给了我一个好印象。
    走出招待所,我来到一家餐馆吃晚餐。一分炒牛肚20元我觉得一个人吃不完,正在犹豫买不买,我旁边一个大个子年轻人也在说一份牛肚太多了。我们俩一合计就合买了一份炒牛肚。我先付了款,接着我俩就坐着边吃边聊。聊天中我得知他是一位城管人员,也喜欢户外活动。一碗混沌吃完后,他站起来掏出钱包,从钱包里拿出5元钱放在餐桌上,对还在喝酒的我说他吃饱了,炒牛肚的钱放在这儿,说完他就走了。我望着这5元钱,半天没反应过来。两个人合买一份20元的炒牛肚,每人不是分摊10元吗,这5元是怎么回事。拿起劲酒我猛喝了一口,然后自言自语咕哝着,干嘛要想是怎么回事啊,这5元钱收下来不就得了。满洲里人仍然是给了我一个好印象。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28 2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6-3-17 12:19 编辑


    经过呼伦贝尔大草原时,我从车窗向外望去,只见除了一些高地外,大部分草原还是被水淹没。这两天水已经退了许多,据说前段时间这里一片水汪汪,铁路也淹掉了。面对眼前的景象,我想起了前几年南方出现的大雪灾害。那次的雪对于北方来讲,造成的灾害肯定不会很大,可是南方因为像那么大的雪几乎是几十年一遇的,除灾设备和技术水平也都较差,因此这场雪灾给南方造成的灾害很大。同样北方的水灾也是多年才会出现一次,预防除灾的设备和技术水平也较差,所以这次水灾给东北地区造成了不小的灾害。
    8月25日下午约2∶30分,火车到了扎赉诺尔。扎赉诺尔是蒙语“像海一样的湖”的意思,这是因为扎赉诺尔就在呼伦湖畔而得名。扎赉诺尔是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区,由满洲里市代管。这里的气温比南方低得多,当天最高气温才19
℃。下车后我赶快去提取了托运的自行车,因为这里到满洲里还有20km要骑行,这时我又发现我的自行车刹车有问题,便找到一位修自行车的师傅。这个师傅一检查,说没问题,只是刹车的连接线脱了,他把刹车线给我连好了。本来这种小事我既能发现也能处理,可能是想着赶往满洲里,情急中没注意到。离开修车师傅刚骑出扎赉诺尔,迎面就遇见了一男一女两位骑友。他们是扎赉诺尔的一对年轻夫妇,今天是星期天,他们骑行到满洲里游玩回来。我正想有人给我照一张骑行的照片,他们知道后很热情地给我照了相,还告诉了我去满洲里的路程。

    在中国的北疆骑行别有一番风味,风大是北疆的最大特色,而且是北风。我骑行的方向是朝西北,迎风骑行非常吃力。也许是风大,一路上风力发电的风车非常多。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风车排列在国道两旁,非常壮观。看着这些风车,我想起了堂吉诃德。谁敢大战风车,唯堂吉诃德是也。风车的动能是风力,大自然风的力量谁能抗衡。堂吉诃德真正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创作出这样一个人物是塞万提斯的伟大。
    大风的阻力,一路的游览摄影,直到5
∶30分我才进满洲里市区。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28 2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0-27 19:28 , Processed in 0.22964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