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猴年说猴_秋风_新浪博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5 1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辞别旧岁,迎来新年,十二地支过去一轮,今年又逢猴年。
  猴子是人们熟知的动物。如果有人叫你猜谜语:“有脚又有手,能爬又能走;走时像个人,爬时像条狗。”不用说,谜底是猴子。
  很多人上小学时都学过一篇语文课:
  《小猴子下山》。说的是一只下山的小猴子看见许多喜欢的东西,扔了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忙碌奔波了一整天,只好饿着肚子空着双手拖着疲惫的身子上山回家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心,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这是我们受用一生的智慧,很多人,包括本人,都有重温这篇课文的必要。
   猴子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最具代表性的是当然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了。瑞典的一个上外国文学课的老师是这样向他的学生解释《西游记》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中国的和尚去西方旅游的经历,这种旅游的性质实质是一种探险。他骑着一匹白色的马,带着一位名叫沙僧的仆人。为了打发旅途的寂寞,他还带了一只宠物猴和一头宠物猪上路。大家都知道,孙悟空远非这位瑞典先生说得那样,只是一只宠物而已。《西游记》中唐僧迂拘软弱、不明事理、易受愚弄;猪八戒好吃懒做、贪恋女色、喜进谗言;沙僧性格深沉、老实本分、沉默寡言。只有天产石猴孙悟空勇猛无敌、叛逆乐观、蔑视一切权威,是人们喜爱的英雄形象。一出《西游记》,取经的其实是孙悟空,而不是唐僧。无奈劳力者治于人,被唐僧坐享其成了。
  成语朝三暮四出自《列子》,也与猴子有关。说的是宋国有个喜爱猴子的老人,能够懂得它们的心意。他养了一群猴子,因为粮食匮乏,想限制口粮,就故意对猴子们说:“给你们吃橡实,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够吗?”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他又改口说:“那就早晨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都很高兴。我们不能说猴子愚蠢,实在是人太狡猾。
  当孩子问:“妈妈,我们人是什么变的?”的时候,很多妈妈都会随口回答说人是猴子变的。其实错了,人不是由猴子而是由猿变来的。准确地说,是类人猿变的。不过猴常有,而猿不常有,也只能这样回答。不然,对从未见过猿的孩子说人是猿变的,说了等于白说。话说回来,猴和猿其实不难分辨,记住一句话:有尾者为猴,无尾者为猿即可。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脍炙人口,一千多年后,我们写诗不如他仍情有可原,但如果猿猴不分,李白就会笑话我们了。
  武林中人没有不知道猴拳鹰爪的,历届全国性武术表演比赛都有猴拳项目。少林内功五形拳、六合拳、广东南拳、形意拳等也都吸收猴的动作,一招一式中也带有猴的名目。
  钱钟书在小说《围城》中,对猴子的尾巴有一段精妙的比喻:“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事实上,红臀不是猴子的缺点,而是它的长处。猴子的臀部毛细血管发达,所以呈红色。皮肤厚而坚韧,这使猴子可以蹲在地面,不然猴子就不成其为猴子了。长尾巴也不是猴子的短处,借助尾巴的缠绕能力,它可以攀登爬树,可倒挂着睡觉,还可以利用尾巴帮助站立,摘取果实等等。
  猴子是我们的近亲,在生理上与人类有许多相近之处,一直是最主要的医学实验动物。去年,SARS肆虐全球,为研制抗病毒疫苗,猴兄弟们不得不为了人类健康而献身,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专门立了一块慰灵碑来纪念它们。另外,艾滋病研究也离不开猴子。为对付这两种可怕的疾病,猴子正在为我们人类作出牺牲、再立新功。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爱惜这些可爱的生灵,善待它们。爱猴子和其他所有的动物,就是爱我们人类自己。
2#
发表于 2016-2-25 19:21 | 只看该作者
爱猴子和其它所有的动物,就是爱我们人类自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25 07:58 , Processed in 0.02740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