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2-7 19:58 编辑
秋日的一天,馨风拂熙,层林尽染。我与朋友仨专程从县城出发,到达昔日繁华之地——古市去游玩,再往东行不远处即到了千古名山——卯山。卯山山不高,形似扑镬。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山腰有座俭公祠,古朴典雅。我们拾级而上,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就到了永宁观天师殿遗址。当年富丽堂皇,雄伟壮观,道气森森,仙乐飘飘的景象不见了。如今是杂草丛生,断壁残垣,一片衰败景象,一股荒凉之气向我们袭来。大唐年间道士叶法善修炼之处就在这里,真是感慨万千。 叶法善(616—720),字道元,一字太素,松阳人。祖宗四代皆为道士。一天,方士叶慧明的夫人刘氏娩出一子。父亲给他取名为法善。民间对法善出生作了一翻渲染。他从小与众不同,仙风道骨,喜爱学法、炼丹术,到处拜师学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碰见过神人相助,传给他天书,又得神剑一把,故法力无边。他把学到的本事毫无保留地用于济世救人。他云游四方,曾到过天涯海角——海南,名扬四海绩辉煌。因叶真人有奇术,善符咒,故有人推荐给唐玄宗李隆基,皇上宣召求见,欲委以重任,称为尊师。法善借故推辞,不求功名利禄。他力主皇上崇尚道教,深受皇上嚣重,成为皇帝的宗教顾问之一。他常驻长安景龙观,便于皇上召见。凡遇国家大事,皇上必请叶真人预测,且多有应验。当时吐蕃(今西藏)与大唐关系紧张,箭拨驽张。吐蕃王仿效荆轲图穷匕首见的做法派特使前往唐都晋见皇帝,进宝献图。蕃使说:“请陛下自已开匣,免得他人知道。”百官默然,唯独法善极力劝阻说:“皇上,这是凶函,请不要打开,叫蕃使自己开。”结果函中暗箭齐发,蕃使自毙,果真应验叶真人预言。玄宗大喜。唐、吐关系由于法善从中斡旋,化干戈为玉帛,多年来边境太平无事,有力地促进边疆人民的休养生息。 有一次,玄宗也跟前辈一样欲求长生不老仙丹,请法善炼制。法善对皇上说:“陛下,长生不老丹是没有的,白白浪费财物。”说明法善敢于讲真话,胆气可嘉。“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传说法善曾作法邀请玄宗游览月宫,享受天宫仙乐美妙,更加浪漫的是安排皇上在霓裳羽衣曲的伴奏下与天仙杨贵妃的见面,满足了玄宗的相思之苦,促成其旧梦重圆。 由于法善功绩卓著,皇上授予他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景龙观主。祖父叶国重,弘道有功,谥有道先生;父亲慧明荫封歙州刺史,赐号淳和。另外,他还委托处州刺史、书法家李邕为其祖父撰《追魂碑》,又名《丁丁碑》。唐开元五年(717),相传叶真人请李邕为其祖父作碑文。邕不许。法善乃作法夜招邕魂作书,由于时间未掌握好,鸡鸣梦醒,至丁字下数点而止。法善刻毕,持墨本致谢,邕惊说:“我以为是梦,原来是真的。”同年,邕又为法善父撰《叶慧明神道碑》。二碑皆为行楷碑刻。可惜碑石已佚。武义所存者,乃为重刻。 法善无疾而终,羽化成仙了,享年105岁。据传当时所居庭院异香芳郁,仙乐缤纷。大师生前请求皇帝允许他归葬故乡。皇上恩准。墓址在今丽水市境内。叶天师临终时还遗诗三首: 昔在禹余天,还依太上家。 忝以掌仙录,去来乘烟霞。 暂下宛利城,渺然思金华。 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 适向人世间,时复济苍生。 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 但念清微乐,维忻下界荣。 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退仙时此地,去俗久为荣。 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腾举不为名。 为报学仙者,知余朝玉京。 唐玄宗李隆基作《叶尊师碑记》悼念法善,并作《步虚词》: 清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 洞门深锁碧寒窗,滴露研朱点周易。 法善有双铜印遗世,俗称“天师印”,被奉为驱魔之宝。印文一为“南阳开国”,一为“道经师宝”。此二印原存松阳玉岩,“文革”期间散失。旧松阳县志里仍留有二印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