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4-13 13:13 编辑
9 H! S( J7 a) G" E( V" S4 M% W7 F
; w3 g/ U3 p- K5 {9 o2 W: r2 R" a 《同一天的4月12日 长江水温大不同》
% s& k! O S" i' n/ g) w9 X& {+ ?% _- G8 S6 v( f8 S' ]7 D
昨天是4月12日!记得我是冬泳一年级学生的时候,《我的冬泳100天》写作的结束日就是2015年4月12日。 那天,我与肖师傅、曾志杰师傅三人一起畅游长江。我们从水上公安趸船尾部下水,老曾随身携带的玻璃酒精温度计,我与他多次在不同水域测量的水温刚好是14度。
e \8 Y$ T$ F3 F. g6 X 而昨天上午,面对上涨迅速的长江水,我提议的从趸船尾部顶上白船,顶过长江二桥2号桥墩的方案,未被同行的泳技高我一筹的张家友等人采纳。他们采用练体力的顶游的方式。 我们四人下水后,除开周曼君女士外,在过1号桥墩后,都是采用顶水的方式。顶水十几分钟,也让江水往下游冲了十几分钟,正好快要到达插红旗处,大家起水。时间基本在22分钟上下。 8 Q e0 `1 N- X7 s% j g
泳后,张家友用手机查看“长江水文网”,汉口10时的水位20.17米,流量26000立方米/秒。 该水位是什么概念,泳前我用手机照下的照片,就很好地、很直观地说明了问题。
7 n# |0 l& b' g$ E. K( s' R9 i 后来有3拨泳友都挑战了3号桥墩,全部都被冲下了插红旗处,有的还冲在了百来米远的地方。他们的下水处,是在“三支沟”,年纪大的还戴手蹼脚蹼。比喻68岁的肖师傅、69岁的钟老师等。年轻力壮的刘翔、小赵、欧阳、夏天(刘玉祥)等也不敌滚滚东逝的长江水。 有道是:3号桥墩好过难回。如果是我,从三支沟下水,也是如此结果的。 2 B( H' y1 P! E1 ?$ g
不过,练习体力的方式,就是我与张家友等的顶游,边游边被冲下,最后在插红旗处起水。这是今后的一个常态了。
; p" }8 P+ r8 ^ 因为,今年的716渡江,有的群里已经开始报名,要练体能了。更重要的是,涨水是常态了。今后,长江的水流会越来越大,激流没有止境。比如今天(4月13日)12时,汉口水位20.41米,流量26600立方米/秒。 . `" U( z/ Y( R6 Z0 I
刘玉祥约定5月2日渡江,我将欣然前往。我知道,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和月湖桥冬泳队68岁的高文权老师,12日也一同渡江了。老李戴脚蹼用时28分钟在王家巷起水,是猴年的第5次渡江,用卡西欧手表实测主航道江心水温为16.8度,汉江口18.4度;高老师戴脚蹼30分钟在王家巷上岸,测量长江水温16.8度,是猴年的第1渡。
8 p6 |" Y0 l7 |0 v: K' K * ]$ d" i6 l* C0 t5 o
我们长江二桥水域的水温,我昨天测量大约为17.2度(去年同日为14度)。遇到曾志杰师傅,他测量的水温为16度。即使按照曾师傅的温度计来对比,去年的14度与现在的16度,今年高出2度。 水温高与“长江中下游流域水位比历史同期偏高2米左右”有很大关系。
, S5 \; f% C: J" a4 ^ 昵称夏天的刘玉祥告诉我。渡江从武昌的万达下水,一般要45分钟游回基地。我估计,那时的水温大约有19至20度,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渡江,没有任何问题。 6 ~& @' i) J: t2 |
上午游的班子里,罗医生已经79岁,但哪里像七老八十的样子,也根本看不出大我25岁。他一头未染的黑发,体格健壮,准备下水。下图左为罗医生,欣然与我合影。
. m- ]7 a/ H/ g-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