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8-13 20:59 编辑
坐在火药桶上的城市 蘑菇云、巨震、强光,无人机拍回的废墟照片如同世界末日。此刻的天津滨海新区,差一点就成了庞贝,成了大阪、长崎。 灾难当前,救援当然第一。可是,有两个问题缠绕着我们。第一个问题是,这已不是第一次。化工业似乎总是逃脱不了事故的魔咒。吉林、抚顺、南京、大连、黄岛等大爆炸事故殷鉴不远,至于零星的小型爆炸事故如瓦斯爆炸、化工厂爆炸更是屡见不鲜。为什么悲剧一再重演? 第二个问题是,无论是天津还是抚顺、南京、大连,都是国内有名的重化工城市,发生如此事故,当地的监管和安全措施到底是怎样的?是否重化工业注定了火药桶的宿命?今夜,我们都是天津人。这话不是矫情。因为这样的悲剧很有可能今后还将发生在那些有重化工设施的地区。 五年前的大连两次爆炸事故,通过记者的详细调查,可以证明,事故完全是人祸。当时的事发地油库密密匝匝地挤挨着大油罐99个,储有近千万吨石油,每6个油罐为一组,油罐之间的间距为30米左右,因油管密布而消防车无法通过。而爆炸油罐周围排列着6个10万立方米的大油罐,就爆炸意义而言,实属不折不扣的“集束炸弹”。距它们不足百米,还有51个液体化工品罐。这些罐子里共有12.45万立方米的二甲苯等16种剧毒危险化学品。 虽然大连爆炸事故的起因是工人作业中产生的火星引爆了罐内残油,但最终引起如此大的事故实属必然。这是当时大连消防支队的民警郑春生的原话,大家感受一下:“别说10万立方米储油罐爆炸,会引起连锁反应,就是那51个二甲苯罐,只要爆一个,我们现场的扑救人员全得中毒身亡。还有大名鼎鼎的PX项目,那里离大连市区直线距离只有50公里,毒气一旦顺风飘过去,整个儿大连都可能万劫不复。不是危言耸听,当时我觉得这可能是世界的一个灾难日。” 2010的南京大爆炸是类似的悲剧。南京大爆炸的起因看上去也只是拆迁公司挖掘地下管线碰断丙烯管道,引发爆炸。但要注意的是,爆炸发生地同样是一个炸药桶。在不大的一块地方,曾有塑料四厂、地板厂、石料厂、液化气厂、加油站、加气站等数家工厂。而这个炸药桶就在居民区之上。当地居民与地下的化工管线、地上的众多化工设施毫无防备地共存了很长时间。 此次天津发生爆炸的地点个是一家位于东疆保税港区的民营物流公司,但遗憾的是,它依然是重化工产业链上的一环。而且,从媒体先期的调查来看,这次事故依然摆脱不了人祸的阴影:要么是改期业自身安全程序发生纰漏,要么是对该企业的监管出现漏洞。 细数中国有名的重化工城市,几乎都发生过或大或小的爆炸事故,而事故几乎都造成了重大伤亡。这难道是重化工城市的宿命吗?如果是这样,当地居民都要逃离重化工城市吗?显然不是。虽然重化工行业具有较高的风险,但在精密的监管和制度设计下,人类仍然有能够避免的方法。 首先,重化工厂的选址要有严格规定。许多国家在建设化工厂时都会预留安全距离,比如埃克森美孚炼化一体化工厂与居民区距离为1.2公里,新加坡裕廊石化工业园与附近居民区的距离为0.9公里。我国对化工企业建设选址与城市居民区的距离也有严格规定,从过去几十年的实践来看,在没有规划环评之前,对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就已经相当严格,比如必须包括一个5到10公里的隔离带。但问题在于,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人口密度加大,城区不断扩张。很多原本远离居民区的工厂越来越靠近居民区,甚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就造成非常多的安全隐患。 其次,政府对企业要有严格监管。一方面,要监管企业的选址政策、安全设置以及危险品的风险控制装置,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安全生产程序要有严密监控,同时,在灾难发生之后,要加大问责力度。但我们在这方面,同样做得不够。大连两次中石油大爆炸,事后的追责非常轻,而南京大爆炸至今是一笔糊涂账。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巧合。以上发生事故的重化工城市往往媒体不大发达。其他我不敢说,在南京,重化工企业势力非常大,是碰不得的老虎。在南京,重化工业从选址建厂到事故报道再到监管问责,媒体几乎都处于失语状态。今天的天津,媒体反应同样堪称龟速,其舆论生态显然还处于前现代状态。 天津,一个正在崛起的北方工业中心,它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因这次大爆炸而受影响吗?而国内还有哪些城市坐在火药桶上却不自知呢? 每次灾难都是一次审判,我们造了火药桶,连同无辜的人,惴惴不安坐在其上,能救赎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转载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