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5-3-23 11:11 编辑 - S) U. Y3 F9 ~/ \
" v9 r; G8 y" Y! e9 V% v, Q冬泳队救溺水者逾200人 队员平均年龄55岁
0 G5 T% y$ b0 F2 y/ ?0 |+ ~, p* X7 U3 q9 K9 D$ V) f, d8 H
2015-03-23 07:30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2 @6 ~. g# R; k3 y
/ L4 y7 o7 O @$ u4 R6 `
M3 z2 ]1 u( |( X& ]4 M4 B8 k5 h1 m- W
: s9 B8 p' E( j7 y5 G
图为:王家巷冬泳队部分队员手捧陈忠贵遗照合影。 (长江救援志愿队提供) ' ^8 j1 _# h5 x) x
4 B: `) a( j; y8 _+ O# L/ s* a3 k; c7 b
湖北日报讯
6 M6 {& R' E4 X/ V7 G
: x0 W2 G1 q9 m 记者 成熔兴 实习生 刘艺霖
3 @0 r+ i' V* m* n0 O* | k8 V
! k* ~- l9 w: \7 q 昨日武汉,暖日融融。# Y: H( V/ r; o
* Y. L2 k/ F: K% I
长江武汉段王家巷码头,来自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十几位队员齐聚于此,游泳、聊天之余,交流救援技术,摆弄着救援设备。“一到4月气温升高,就有人开始下江游泳,我们也要提高警惕”,救援队总队长俞关荣来到这里交代工作。7 E6 z) ~5 M8 ~) x
8 x% t. R, t/ _0 L6 X; D 近半年来,老俞一直很忙。去年10月至今,志愿队人数由600人扩张到1000人,旗下冬泳队数量增至31个,还覆盖了武汉市远城区及市外部分县市。大量新鲜血液的加入,让老俞有了压力,“一定要及时培训‘新人’,树立正确的救人理念,掌握好救援技巧,老陈的悲剧一定不能再发生。”
' ?6 G: h' i A! k6 p E' G, O. c6 A/ D, z1 X o3 O: c
陈忠贵为救人不幸牺牲
4 j$ e. x# Q C9 _% L$ u% F& h: \4 o* V' g; }, Q
俞关荣所说的老陈,全名陈忠贵,是长江救援志愿队王家巷冬泳队队员,也是救援队目前唯一牺牲的队员。
7 ~" h' i; V& n3 `8 O! p. G( x3 L/ K: _8 h) q4 `8 P- C
去年10月25日晚8时许,同样是在王家巷码头,3位男青年在上游野泳时不慎遇险,被江水裹挟而下。
6 h& {2 T0 a5 _# l9 \. A4 f, _
5 Q* V6 t6 `! _2 Y4 R 时值深秋,江水湍急、暗流汹涌,江面上还漂浮着厚近半米的水葫芦,将3人团团围住,险象环生。7 w( ~' E! {! O' Z7 U; D: A0 T8 P
6 {1 K/ g8 G2 J3 R# K7 o3 C) p5 B: M 正在岸边值守的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闻声而至,发现情况危殆,“不及时下水救人,3个人肯定都没了。”
* u, C& \2 L5 s5 N6 Z5 D! g: C8 W8 J
没有任何犹豫,64岁的陈忠贵、65岁的童淑华和50岁的蔡从庆先后两次跃入水中,向溺水者游去,李首快等其他4名队员则在岸上指挥、接应。5 U. X: m0 ~6 `* Q( I0 q
2 b) L9 u* o) P. d
7人同心协力,成功将溺水者全部救起。但在营救最后一人时,一团顺江疾冲而下的水葫芦将陈忠贵兜头盖住,他没能探出头来……
% ?: O5 g2 V; b2 f1 F% i3 U/ z0 G/ d. P9 N
直到4天后,陈忠贵的遗体才在15公里外的长江天兴洲被找到。( A3 U/ i- ]: N6 X% M3 W" e( }
, [: G+ Y+ b+ R3 u( u
英雄长辞,秋雨含悲。
+ {6 @# z5 F4 W1 W3 `1 Z: l& d& H+ W& x
一同参与救人的童淑华说,陈忠贵加入王家巷冬泳队已有七八年时间,一直是队里的“热心肠”。冬泳队每年都会救出五六名溺水者,时常都有陈忠贵的身影。
8 f6 x( o) g# K# _; B% k5 R* _' h9 H! V
报名需签“生死状”
+ B8 M# Q7 p D" N' U0 T5 u$ h" q+ g; H/ j' V
人们发现,这样的救人故事,在长江救援志愿队,不胜枚举:
8 t* O. Z' C) n: E& F" v
0 X K. g! n& F" y' V. U 2014年5月,队员张纯详在青山建设五路江滩救人时,被溺水者踢中要害,几乎晕厥;7月23日晚,武昌汉阳门码头,队员赵汉清下水5次,救起6人,最后一次上岸时双腿打颤,体力完全透支……
" P5 _! {1 ~% j9 B% E 可以说,随便一位志愿者都有一肚子谈不完的救人故事,但别人不问,他们也不说。在他们看来,冬泳队员个个在水里打滚几十年,见过溺水险情无数,关键时“捞人一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8 x0 _/ x. y m7 Y+ O& B' {) u
( y; E, v( u$ ~0 F6 U
俞关荣等队委会成员称,这样的侠义行为,需要组织起来,才更有力量。4 n4 M3 l! z& i
6 P/ H* ]; R2 I6 _, i3 ?' a 2009年,俞关荣在网上发帖提议,“我们需要组建一支队伍,开展专业救援”。* V* t% v* m I! z+ f) O' N% x
9 M* p" U: I4 v) H; Z( [* m' T7 d5 u% j 此帖迅速引起响应。2010年5月18日,18支冬泳队齐聚一堂,拟定报名表、出台章程,武汉水上救援队就此成立,俞关荣全票当选队长。% e% S: X$ o$ z9 _5 z% _- l: H
" J7 S& m a1 e9 T, Y 拿着报名表,队员们不约而同留意到了“报名须知”第五条:
\4 E. U: ?" \& S8 t( j- T& Z6 d1 r) d9 V5 G
“本人在报名时意识到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所潜在的风险:包括人身伤害、物质和经济损失、工作受误,并且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赔偿。”+ v' |5 z, I1 a& C0 c
+ b8 D, g( {0 Z4 D5 W
俞关荣解释说,“救援是生死之间的事,不是儿戏,设高门槛,是要尽量确保每一位队员具备舍己为人的志愿精神”。
7 ?8 c7 t9 r7 G& V. N9 I& d; ^7 _8 V3 ?4 V4 v1 n6 P
不少人笑称,这成了张“生死状”。但笑归笑,发下去的128张表,最终收回了114张。到了2011年,又有4支冬泳队加入。+ y& @2 N6 m0 b! Z4 J: ^
$ ?: Y( R! z( O
17个月救起200多人6 c5 r& d2 ~5 [0 g
! `) C0 ~1 L7 u# v n5 ~
这22支冬泳队,覆盖了三镇各处亲水点:长江最上游有平湖门队,最下游有钢城建五队;汉江最上游有古田队,最下游有龙王庙队。
! n6 F5 @( X, ?+ b8 Y! J3 k
2 e2 G |5 Q* l" E% p$ R 队员中,有像陈忠贵这样的下岗工人,还有干部、银行职员、教师、公务员、出租车司机、私企老板、公司高管……4 w4 f" j' v2 ^: ^
. ?$ i7 h1 {3 ] o* p 他们中最小的41岁,最大的70岁,但不管身份如何,只要穿上泳衣,就是长江救援志愿者。
4 c, R U c4 ~& a- n3 b& e. h O* f# d
2014年5月,志愿队推出区域值守制度,在长江、汉江8个游泳人群密集区域进行值守。每天3个时段,每个时段2个小时,至少需2名队员到场。8 k1 B' X7 e& F& [8 L- O; _2 a
( J6 m* ~$ l& l, u3 g# y' q 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统计,在志愿者帮助下,2014年武汉市溺亡人数不到30人,同比下降一半,获见义勇为表彰的救援者有60多人,同比增加一倍,“这一升一降,足以彰显长江救援志愿队值守工作的成效。”
2 v8 _$ F3 Z; q- S9 b/ D+ M* m% ?5 M/ G Y; [* G0 v* a
据长江救援志愿队统计,自2013年5月成立到2014年10月,全队累计救起溺水者200多人。
5 V7 N! I; W. O* p8 C8 i
0 i, C! j/ B/ ?9 ~( L 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给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信中深情写道:“在长江边选一处合适的地方,为舍身救人的英雄塑像立碑,让活着的人们永远记住他们,让英雄事迹世代流传,让英雄精神成为永恒。”
4 B/ O, N- r2 F+ E% f
7 [$ M3 w# H r) S1 ~5 P 昨日,俞关荣告诉记者,武汉市已计划在集家嘴江滩建设一座武汉城市英雄广场,陈忠贵有望作为首位牺牲的“城市英雄”进驻该广场。6 [2 [: Z- h2 {. u5 P
) a0 V+ N! N: E$ s+ _( @
“目标还是最大限度减少溺亡”6 x0 u( T% m# R- D4 Q
- @. p. u+ O6 p/ q6 `! F: U: m
俞关荣说,陈忠贵牺牲后,整个志愿队受到了全社会强烈关注,媒体采访、宣讲交流络绎不绝,但整个队委会的目标仍然十分明确:尽快搭建起水上救援培训平台,对志愿队员进行救援培训,最大限度减少溺亡事故。% O3 [1 U' Y9 F( B6 ]9 K$ Y' D
`$ p; ]0 n$ ? 此前,志愿队曾组织多次救援培训,颠覆了不少人的观念。队员陈建钢说,“救了那么多人,直到上培训课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救人”。
8 C- \- n8 c2 p( l' V% i4 a; K% Q7 D# W* i
当时培训老师问:“看到江里有人溺水,不停地上下扑腾,应该怎么办?”3 Y! }9 O" t( E5 _; d) v% f" X0 J. R( E
( c4 o& v* ]& m4 A4 E, a
陈建钢脱口而出:“马上跳下去救人!”其他队员也纷纷点头。“不对,应该先呼喊队友,带上游泳圈等救生器材后再入水。”# A+ q1 _' ]; Z' M% A2 s+ [
: _3 F$ U. A" v/ \8 F “长江救援志愿队成立之前,救人完全凭一腔热血。”回想起自己多次在水中被溺水者“熊抱”的情景,陈建钢阵阵后怕。这堂课上,他牢牢记住了“岸上救生优于入水救生”、“器材救生优于徒手救生”、“团队救生优于个人救生”等救生原则。
4 t3 ]% H9 |( k2 J: O. ^! d" i$ ~% W4 Y) k% \9 b! z
俞关荣打了个比方:长杆、游泳圈、抛绳包被称为“水上救援三宝”,如果使用正确,救人者根本不需要下水就能够有效实施救援,效果最佳。可不少队员因为缺少练习,使用水平并不高,“这些还需要继续加强。”
# J5 f* W7 K$ Y: k' L" f) H
$ Z! g; t/ s8 H: b
- z3 D/ X: a4 M0 Z. |* z) e$ d5 O2 I
$ b* y$ c3 v" W6 e2 u4 C( I
, @8 @6 k! W6 m5 R. |( ~*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