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功横渡琼州海峡(图)
- H7 s8 \+ _: B8 H" E; e/ O { H * B+ \" ^2 V2 e; X$ X
被水母蜇伤 ![]()
Q% V/ x9 T9 h4 `, E8 |登陆三塘村
$ C) D) W, F% R “成功了,我横渡成功了!”在身体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今年37岁,右臂残疾的湖北黄石横渡琼州海峡勇士梅立军对着大海呼出心声。他凭着坚强的毅力、超强的体能和熟练的游泳技巧,耗时13小时零3分钟,游28.71公里成功横渡琼州海峡。
; b9 ]" n m& B! D) A* } 5月31日凌晨4点40分,梅立军与来自北京、重庆等全国7个省市的10位勇士同时下海。历经13小时零3分钟的挑战后,10位勇士当天下午在广东省徐闻县三塘村成功登陆。据了解,自2000年开始,海口海牛横渡俱乐部共组织策划21次横渡活动,截止目前共有164人成功横渡琼州海峡。 ; O7 u& E$ k5 v6 x. k
凌晨3点半在白沙门整装待发
1 ?7 p3 X5 N5 z 5月31日凌晨3点钟,天蒙蒙黑,参加横渡的11名勇士早早就在下榻酒店门前集合,努力抑制着内心的激动,队员们有条不紊地做着下海前的准备,在关节部位涂抹凡士林,做防晒防摩擦的准备,有的拿出鸡蛋等提前做好体能补充。% N9 w& F# F6 m! j8 s' }
凌晨3点半,到达横渡出发地点海口海甸岛白沙门渡海英雄纪念碑前海滩,队员们开始做热身运动,有说有笑,信心十足。“以前畅游过长江、黄河,但大海还没有接触过,这次就想放松身心地面对一次!”来自湖北武汉的李赤军与队友们说笑着,并没有因为大海的神秘面纱而心生忌惮。
4 T. }) P5 R( N+ Y% y1 f' Z 刚刚相处5天的队友们,因为大海结缘而友谊深刻。在即将下海前,他们围成一个圈,将手放在中间,高呼“加油”,给彼此鼓劲,企盼此次横渡行程平安顺利。 k' t# j8 G; y& m+ Z
独臂勇士中途遭遇暴风雨1 A1 p2 u0 x; ~% H0 l0 ?( g) U
在此次横渡中最为吸引人眼球的,便是湖北黄石残缺右臂的梅立军勇士。记者跟随梅立军的护航船只看到,整个横渡行程中,梅立军的游速都把控得十分均匀有张力,穿着潜水衣的他,像一条本就生长在大海中的鱼儿,身体融入在海浪里,或顺或逆,与大海进行着博弈。王斌春担任梅立军的护航员,他告诉记者,起初他曾担心,残缺单臂的梅立军体能、技巧等方面无法适应大海,但当见到在梅立军在大海中游刃有余的身形时,他笑了。
+ J! e$ l9 r" x 当天下午2点50分,西北方海域黑云密布,顿时暴风雨来袭,眼看海浪已超过2米多,于是护航员赶紧让梅立军靠近船边,然后抓住船舷向前行驶,由于暴风雨逐渐变大,海浪也越来越凶猛,众人又将梅立军拉上了船。到下午3点15分,暴雨减小,风浪缓和,于是梅立军再次下到海中,开始游行。, z6 m% K0 b6 i: l2 e6 f& y
暴雨过后,海面上能见度低,航线模糊,导航船前行缓慢。“刚才都看到海岸边的房子,现在却什么都看不见,不知道有没有走弯路。” 导航船船长说。大约在下午3点50分左右,又一次大雨来袭,随后直到登陆全程都下着雨,时小时大,这给梅立军的前行造成极大的阻碍。% R; ]* A8 a' _# w' @+ C# F% N' V$ h
浑身被水母蜇伤痛得喊救命& W# a: E( t( g( W' s- ?0 O$ A* Y
在前行的过程中,除了暴风雨之外,梅立军还遭遇了水母袭击,这也成为他横渡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在行至三分之一行程时,梅立军被海上养鱼的悬浮物拦住,他只好用左手死死地勾住拉线,然后向导航船求救。护航员发现后,紧急调转航船,帮其脱身。
' R/ z! g% I7 n7 @2 T, v 看到梅立军体力消耗大,前行较慢时,随船同伴李先生下海和梅立军一起游。没下去多久,李先生就痛苦地喊道,“快,快,快!我被水母蜇到了,就像针扎一样,一阵剧痛。”随后,李先生上岸休息,这时梅立军也发现自己被水母蜇伤,一开始只是手臂受伤,随后蔓延到全身。
/ p7 h0 R: u3 ~& v+ r- q; M; T% v 导航船上的家属和工作人员,开始用网兜为其打捞水母,为前行开路,但免不了有漏网之鱼。4 o3 `3 x' G H3 R6 g- `
梅立军之前都是在湖里或江河里游泳,水质和密度都不一样,这是第一次横渡海洋,又遇上水母,这让梅立军措手不及。在距离登陆海岸2公里左右的海域,水母非常多,大的水母还吞噬了很多小鱼。梅立军被蜇后,直接大喊“救命啊,救命啊!”护航员让其跟在导航船后面,让海浪赶走水母,但是逆水前行非常困难,于是只好几个人为其打捞水母,并安慰梅立军,“快到岸边了,坚持一下,不要着急,保持平和的心态,调整好节奏,继续前进,马上就成功了。”
$ L1 y6 f t5 Z 独臂划水多游弯路2公里
( I# q+ s6 A0 E0 r, L 从凌晨4点50分出发,在5点半左右,黎明到来,但是天气阴沉,并不能看见日出。梅立军像鱼儿一样不断地前行,导航船上能听到螺旋桨的声音和梅立军划水的声音。由于出发早,大部分随船人员困意来袭,但是护航员和随船同伴一直陪伴着。半睡半醒中,记者隐约感觉到梅立军就在航船旁,奋力前行。但是由于只有左手助力前行,梅立军往往要斜着前进,这一特殊情况,护航员也经常指导航船伴他左右,不让他距离太远。* K @) k+ H% ?. n) N
在前行过程中,梅立军的妻子也一直守在船边,并及时地搭配好食物,为梅立军补充能量,大约在1个小时左右就补充一次。每次的能量主要以甜食和饮料为主,比如红牛、八宝粥、矿泉水、鸡蛋等。第一次补充能量时,梅立军自己单手喝水,又要保持平衡,于是呛了一口海水,表情十分痛苦。对此,在以后每次梅立军要求喝水或吃东西时,都由随船游伴下海拉住他的肩膀,然后再给他吃东西。
. }/ ]3 z: m3 O# z) c% F5 o “由于他只能一只手划水,于是前行时都是斜着游,随后再折返回来,所以走了很多弯路。”护航员在梅立军登陆时,查看了行程表,大约28.71公里,但是一般人需要游26公里左右,那么他走的弯路大约就2公里多一点。
% Z+ `( L g. E9 d/ ^2 [7 i8 F/ k1 a3 g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