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康愉 于 2016-6-29 12:08 编辑
组图:河南83岁老人卖废品10多年 救助贫困人群
1/4
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用一颗善良的心、一双勤劳的手,10多年风雨无阻捡拾废品,捐助8万多元善款救助了多位需要帮助的人。 老人叫胡新有,出生于金水区一个贫农家庭,今年83岁的他依然在外面捡拾废品,用这些钱去“捐款助人”。 “我是穷人出身,穷人老难,帮助他们也是帮助自己,帮助他们我是快乐的。”朴素简单的话语,体现了老人不平凡的大爱。 9月1日,郑州电视台《爱满绿城》栏目播出了胡新有老人的感人事迹,昨日上午,由郑州晚报、郑州日报、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郑州电视台、中原网等省会5家媒体记者发起组成的“省会媒体爱心联盟”来到了胡新有老人的家中,看望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并共同发起“慈善一小时”公益活动,希望能把老人这种不平凡的爱心传递下去。 爱心老人的故事 不愿给儿女添负担,老人坚持独居 “别看我83岁了,可我眼不花,耳不聋,身体特别好。” 昨日上午10时许,在郑东新区龙湖办事处一安置点内,胡新有老人面色红润,声音铿锵有力,他说,这是当兵的经历和现在注意养生的功劳。 1991年老伴去世后,儿女们都想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生活。“我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现在有手有脚,身体又挺好,自己能养活自己。”不愿意给儿女增加负担的胡新有老人拒绝了孩子们的提议。 现在,他坚持一个人生活,平时除了雷打不动的“第二事业”——捡废品外,还会看书、听广播等。 热心救人,捐款“有多少就拿多少” 据老人回忆,和捐助结缘,是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医院里认识了一位叫王琴的60岁老人。 “她得的是胃癌,家境非常不好,当时没想那么多,我就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她,让她有难处就给我打电话。”胡新有说。 一段时间后,胡新有真的接到了王琴的求助电话,得知情况后,他二话不说给王琴汇去了1000元,后来还陆续给她寄过几次钱,有时还会买些高档营养保健品送去,甚至为了帮助她还预支了自己的退休工资。仅2008年一年就资助了王琴9000多元。 “从2008年一直到现在,我每年都会给她寄去1万元,谁家没有难处呢?”胡新有说。 除了王琴,胡新有救助过身患淋巴癌的李自强、上不起学的陈小红……此外,在发生汶川、玉树地震等大灾难时,每次捐款胡新有都没落下,“有多少就拿多少”。 “到2013年,我已经救助王琴54216元,救助李自强7160元,救助学生陈小红3500元,让她完成了学业,汶川、玉树地震各100元……”老人拿出自己的一本“爱心账簿”用心地念着。 生活清贫,每天就是馒头、稀饭和青菜 据了解,老人的日常收入,主要来自政府和村里每月给他发放的救助金,一共900元钱,其余收入多来自捡废品所得。 “我的生活很简单,从不浪费,每天就是馒头、稀饭和炒一盘青菜,一周最多吃一次肉,穿的用的子女都给我准备好了,也不用花啥钱。”胡新有说,除去日常开销,所余下的钱他基本上全部都用来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了。 “有许多人都说我傻,有钱怎么不让自己吃好点、穿好点?给自己子女不也行么?我觉得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好,祖国培养了我,我总得报答这个社会吧,儿女们也特别支持我。”老人说,儿女的支持和理解让他特别欣慰。 “帮助别人是很快乐的事情” 在胡新有家的桌子上,有这样一个小红本,他一直珍藏着。 “这是郑州慈善总会给我发的捐赠证书,把钱捐给慈善总会,能帮助更多的人。”老人认真地说,“毕竟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光给个人捐款也改变不了他们的贫困状况,还不如让最少的钱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采访中,老人反复表达了他的感受:“我捐助别人,不图啥回报。我是穷人出身,穷人真的老难。人老了,必须自己找快乐,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我感到特别快乐。” 爱心在传递 快来报名吧,和我们一起献出“一小时的爱心” 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一个编织袋,每天,胡新有老人都会和这些最亲密的“老伙计”一起出门去捡废品。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人的年纪一天天变大,身体一天天衰老,他也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现在,他每天捡拾废品的时间也有所减少,有时候一天只能坚持1个多小时。 “我会尽力做好这件事情,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这样就会特别踏实和开心。”老人说。 面对老人这种充满大爱的无私善心和善行,“省会媒体爱心联盟”在采访现场,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发出呼吁:一定要把这位平凡老人拥有的这种不平凡的爱心传递下去,提议共同发起我市首个“慈善一小时”公益活动。 希望参与活动的爱心企业和市民,用一个小时来奉献自己的爱心,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城市更加和谐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温暖温情。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た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た提现即时到账S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