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有感
炒作也好直白也罢,都抹杀不了时代造成的后果,对社会贡献巨大的1700万知青糊里糊涂到了晚年,首先我们做到了不在城市吃闲饭,高举红旗义无反顾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我们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当时共和国的困难。知青大返城后,知青分布很广,出国的镀金洋插队的、教授、学者,领导、大商贾、当然工人最多,还有不尽人意的,还有需要我们帮衬的,还有永远埋在了那里,相比之下我们知足。
知青的经历多,阅历多,情趣多,故事多,没有雾里看花的飘渺和华丽,实实在在的过着平凡的生活,件件事,亲友情,都做的丝丝入扣唯美真诚,和谐,憨厚,善良,真诚,实干是我们知青的定格的特点。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1968--1978......?
上海人 发表于 2014-6-20 21:19 慢慢理解吧!
KK搏浪 发表于 2014-6-20 21:05 我也是70年代的下乡知青,我深知当年的艰苦条件和艰难岁月。所以我理解这位老知青的经营策略和良苦用心!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2-26 06:04 , Processed in 0.30693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