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名人文化景区——象耳寺 象耳寺,在距县城以北十五公里象耳山中。层岩峭壁,神工鬼斧,奇态万状。"象耳"旁有一岩约十丈余宽,上刻"象耳"二字,字径约二尺余。李白留题:"藤萝蓊蔚中,恍然有蛟龙盘结之势"。山下有 宝砚、摩针二溪,龙池、蟹泉诸胜。山上有会昌村、商彭祖宅、唐李白读书台(《蜀中广记》、《蜀中名胜记》李白少时在此读书),李白题:"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泊于冰湖也"。半山尼阉,名象耳寺(据重修三门碑记:明以前名大圣寺,共有九楼十八殿三千一百间)。初建于南北朝,是蜀中有名大寺之一。唐道量大师《续高僧传》和明如惺大师《大明高僧传》记,隋、唐、宋三代(今乐山市)出四位高僧,其中三位在象耳寺,隋有法泰,唐有道会,南宋有圆觉大师,僧众千余。今斑竹林中有清代高僧大耳和尚墓。 象耳山题刻甚多,武氏岩上刻有"磨针溪"三字,相传李白读书山中,学未成弃去,适过一溪逢老媪磨铁杵,白问:"何为?"媪曰:"欲作针耳。"白感其言,遂还卒业。媪自言武胜。白后来将溪旁一岩取名"武氏岩",将磨针处取名"磨针溪"。关于李白读书台、晚唐诗人杜光庭有诗云:“风扫晴岚画幛开,山中犹有读书台。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何时来?”还有宋代游人题刻十七幅,如歇题孝宗淳熙十六年"蓝兴来自百仓路,喜得幽人陪枚履,想是山林泽旱苗,不关居土随轩雨"就是其中一幅。石刻中,有石窟、壁浮雕、壁刻等。石窟中有讲经图、壁浮雕、主要是千余尊佛像,技艺精湛,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天下名山僧占多。象耳山气势灵秀,地灵人杰。八百寿星彭祖家宅于此。象耳寺座落在象耳根上。象为灵物,是佛教的吉祥物。相传世尊释伽牟尼的母亲曾梦六牙白象入怀生释伽牟尼,故佛教又名象教,佛法又名象法,这是大圣寺(今象耳寺)选址于此的主要依据之一。她不但位居川西南岷江水陆要津,而且在一千多年前就成为蜀中有名佛教胜地,吸引历代名人留题吟诗。象耳风光迷人。寺周有象鼻山、象耳山、檫耳岩环抱,松柏茂密,斑竹万竿,青翠欲滴。寺前太白湖,主叉道总计长达10华里以上,曲折回环,山水一色,荡舟其间,静得出奇。令人浮想连翩,遐思悠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