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
u" G- |! _) H# h$ a1 _0 m+ X# |6 H# D- M* a9 ~1 t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向来说法不一。不少人把它当作纪念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有人说,这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据文献记载,以及历代流传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3 i2 K9 X2 Z; ?6 ?+ E/ c" q/ M9 }
; ~- o3 h) L: L8 u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 u! p7 {% Y* ?! E+ R+ q {) P4 I v9 f0 u
c1 Z) P6 P$ p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船只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a! h; {& T6 L
( G& @3 T- B. X) r1 }2 y8 w5 Q
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Y: {% V* j5 Y" z3 O9 S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 c. M0 V0 [. l A& r3 s
& }, C Y( k% n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9 C! m, D! @$ d3 b1 [* e8 J1 z
. Q( Z5 p3 o" Z6 b9 A( _' L; a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X8 b$ s0 `3 X) J/ ]1 ^
" L9 Z0 u2 @- L; {. Y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众说纷纭,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 l/ T! T& T" Q) X. {- p% r; b9 U& O( @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预谋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 R# F; _3 }1 O1 b
5 e% [. @7 d1 [# u! R. |2 L1 c! Q v 习俗有包粽子、赛龙舟、戴香包、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U. l) f- ~6 k) }0 `1 J9 s
8 O s9 w5 ]# ?2 g7 k# l! z$ a0 H3 e' M H+ M
' z0 y# Y' ?4 o$ E" ^9 i: b
& C% K3 ?& U3 {/ s
1 s+ l. B8 M8 F1 x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呢,如果按照地域分的话,大致有南,北之分。 ' X7 b3 F$ L) E( x9 U3 F
另外,就是包粽子的叶子的种类,也有南,北之分。
6 H1 K: G6 Z7 Y) l7 _% G2 l) K4 U M( r6 W3 G
一:粽子的南北之分:
# j; t! f9 U; l/ Z% q f. ]+ ^$ |: ~
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
. f1 j) w o" j/ c% c8 \: G
' b1 f8 z! F% F$ u! E0 n' D7 N1 @而北方人呢,就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一两公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 G. E! {* E$ m- { {/ s& A8 \ `2 A( }8 f# v7 {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 Y/ |8 ?7 Q! K- Y% e
2 N- X% u# \5 U0 @4 I+ ^+ G4 }/ f$ I
+ W4 M0 R1 T, k7 k5 L7 z# U' f二: 粽子的种类:) Q4 W+ t) H# s- N6 r4 [
% x8 J; K H( `+ e! k, D4 ~
1.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蘸白糖来吃。
_8 u p; Z5 e& q, M1 {
# ?" j0 ]9 K3 X- ]: Q
& |! t" k1 }: S9 T" b2. 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3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替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9 s$ U' x5 y- ~0 [$ _' g$ G0 p
. q% g& Q* x6 }, J
( B9 O, T# f. W* G' X9 ^& F4 p: j) ^3.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两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为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G* { Z/ D3 Y, X
: J/ {) C n X0 E; B3 V* M1 t Z
4. 瑶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包“枕头粽”,形似枕头,每个约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
) o0 C4 b9 Z" M$ Y5 N( r; o9 y& a& M% E. R
5 u& ?' z4 _: f" r% @
5. 畲族粽子,民间称牯角。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龙草捆扎,十个一串,有的人家还要在包粽子时加菜、肉、红枣等做馅。煮粽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月。
& G6 V" Q. s" Q0 n" {2 v: `: m+ D4 x6 w$ r8 i
& ]' ?" ~& C+ \* `6. 傣族过端午也吃粽子,还要过“粽子节”。据说“粽子节”是为了纪念一对因婚姻遭父母反对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与姑娘们相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男女围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伙子吹叶子伴奏。然后小伙子把粽包送给中意的姑娘。! k- ~. L4 N" Z7 S8 n
9 n* A: y& F$ Z0 |) ]* n0 U& X O0 O3 x7 e- v* F& Q' O( { h/ j
7. 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过药节时,习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熬水饮汁,或用这些草药作馅包粽食用。民间认为端午吃这种包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1 i9 @) b" f$ r; h& A, K* W$ N; g4 m6 U: l/ q' ?9 u, I! V B, c5 {0 Q
三: 外国的粽子种类:# \& \6 ]6 `! x3 ^* y. n
5 |3 m6 l- m6 B9 x6 C1. 越南的粽子
, f0 _, }3 Z& r, { J6 Z% `+ Q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他们认为,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节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阴历端午节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虾米、瘦猪肉、红豆,再加半只咸蛋包成;碱粽,是用糯米粉加椰丝、虾米、绿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煮熟剥壳切片而食。
. P2 W8 s+ m& x* n$ Y% G; }
; J. @5 q7 P( g5 R! Q H Q( h0 \# ?. L" T
2. 缅甸的粽子* A; B o" T/ N2 E
缅甸人爱吃粽子,但不是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 u* ^- e! P0 K8 E1 ^$ |# e+ G# b6 |" r
* U* A9 Z7 e1 n& g8 s3 G* `
3. 柬埔寨的粽子
2 e; q. [8 d6 H; i柬埔寨的粽子称为“布袋粽”,它不用植物叶包裹,而是取一个布袋,将糯米、赤豆、红枣等一层隔一层地塞满布袋,然后扎紧口袋蒸熟。食用时剥去布袋,用刀切着吃。
+ f) w, V- }+ t) d0 U# W. O' ^% Q1 G& A! z
7 {9 V# t2 a* ^2 R- |7 J
4. 泰国的粽子
* K. h3 T) v) `: ]0 U W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头、地瓜,用芭蕉叶包成蒸熟后再吃。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3 r# u' \; D% p
" ~ A' s8 ?4 ?& o1 a9 d8 [$ @5 n+ f8 v
5. 日本的粽子+ _' e" a9 |. Q4 R' M' ^3 [0 C
在日本,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称粽子为茅卷,在阴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叶或菰叶包米粉,成长圆柱形。
- W$ r. C- [( c* ]5 B8 D$ V S$ b9 b4 t: y4 f a
8 y$ v( {( G2 r" \$ |2 Z+ l) N4 g+ Y6. 朝鲜的粽子* ]' b' ?7 N" q& ~# O2 M# U0 t
朝鲜的粽子被称为“车轮饼”。人们把鲜嫩的艾叶煮后捣碎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吃时味道可口。; u8 C! g$ I8 [( O
. O1 _) Y% @+ p4 S. x" l
% n! o/ E& E. R0 e4 L3 V) v
7. 菲律宾的粽子2 A* e6 X) Y$ X) _6 z
菲律宾人喜欢包长粽子,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不同。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 e u$ y2 w% _" d
. W+ Q7 a. h: [: l1 x" U
5 U6 S( }5 H9 q- k. e6 g+ Y8. 印度尼西亚的粽子" \: V' @$ k. }. y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特别讲究,常用鲜肉末加香菇、葱做粽馅。吃时香滑可口,多吃不腻。
5 r! u& O. N( g' R
& }. z% j: v X' f( {7 o" y) B$ Y
9.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
+ k2 p- |1 S" w6 L$ C. R哥斯达黎加的粽子是用经过特别加工的带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等,有的还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芭蕉叶包成扁方形。8 ~9 m) |* x- C# d0 e
, @, y0 d+ L$ C! g
+ z9 g+ i8 G9 u/ C0 f( u
10. 墨西哥的粽子 . C+ ]" B8 i, g2 b' F2 o" R1 Y1 D/ @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达玛尔”。主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有“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在节日中,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4 I6 N( I- [' w
6 J# ?0 v7 @3 X. x- G: S
" Q- l: _ I+ m6 F11. 秘鲁的粽子
5 l* l) G$ O% S Q" b2 G0 Q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圣诞节,边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再尝娘家粽子的风味。+ E$ `4 C' q' ^6 [6 a& v
& B! C4 b9 D) B* z
7 K+ d! H+ C. O V12. 委内瑞拉的粽子 W- E9 G9 N3 i! h
每逢圣诞来临,委内瑞拉家家户户包裹粽子,这已成了应节一景,届时,连平日卖点心的店铺也堆满了粽子。这种粽子以玉米面为主料,以火腿、腊肉或香肠为馅料,还加进橄榄、葡萄干,用新鲜蕉叶包成长方形,每个重约半公斤,焙干蕉叶,粽子即熟,剥开粽子,清香四溢。吃粽庆节,别有一番情趣。
7 l! o. G7 J' {. M5 a
, G8 v/ Y2 z9 T! b) |
) F- t- x. U5 ^
/ J, u2 f, b; x- q: ~ / N: o2 j# t5 m% R
, I9 N* G. _( @1 } ?; k5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