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月二 龙抬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2 0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 h4 ~9 [! H1 G
+ h5 d( b8 J: w% h0 ^9 Y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 ~6 S$ j1 t! t% Q
* E3 X+ I4 p' o  y8 E- `# k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5 d0 [+ J! m" I" i' t

7 Q. b& \% k/ ?# E2 ~  g% k2 `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 R3 I% B! p4 U$ k" k# ]" H3 Z
3 `1 t' P1 k$ M% T  o9 H: F, C. U7 a" q) W

4 f; o8 f  A0 c4 k+ Y2 I7 ]: V$ `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 c7 E$ o! U, F% O- k3 i' s* H- |: [, a% S- H- H
    作为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e! u# o4 @) B: w  X
7 n9 f" i6 H. X" {8 R
    那么,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这和我们民俗中喜欢双数有关。 : P) r  L) l5 d) n9 n
" f8 y/ N; g. P" s( ?1 Q2 o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 Y! I, V: y1 W! i& N0 y
8 m7 R1 l- n& f
    天文专家解析“二月二、龙抬头”
# @) I+ R* n- |' g$ r( z) _
3 q1 I  ^% c- |- o- F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在哪里?它是怎样“抬头”的?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 x, d8 j2 T( ~8 Z9 y5 ^
' Z# ~% k+ q6 V+ x( W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与古代西方天文学不同,中国把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
6 w" y& R$ N# W1 `% }$ c
* N$ y2 A& l8 W% {; x2 a) }! F    所谓“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 |# p6 t/ l4 |; k, A  [
$ o" h* r& m$ {/ w$ m' O    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 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 q+ P( }# N# C' D0 L
: B4 U2 w! b! e, K
    “二月二剃龙头”
& P3 i% o$ ^2 O" H. }  |! C
8 w. o1 H+ j, i! t+ A0 V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 d! J/ J8 `8 J3 O0 T
3 H) D3 x0 O0 R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 n: Q6 t$ j5 ^' P, b9 z1 A9 ~5 f. ?

$ o* h% W. }! a7 E, P! u! c8 I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f7 o$ v% z9 r; I$ A$ l5 R0 v
1 B  F0 v4 B9 w& C, |
     “正月剃头死舅舅”习俗实为讹传 ' ~+ d! T4 Z% v2 N
# q2 Q6 f: O$ j: e/ I( g; I
    二月二的民间习俗
2 w  N8 f" Y0 _$ P# j7 Z% D4 D* P! x) Q8 e( |
    在春龙节这一天,我国古代民间都要焚香设供祭祀龙神,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w# X- Z$ x1 Z: B: t9 H3 A6 }+ r1 ~( o- e4 o0 p
    我国山东等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江苏南通民间有用面粉制作寿桃、牲畜,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再插在田间,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赶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
! Q: a6 Z; N7 T# A
% W6 v6 {, w7 C% m# Y, e8 D4 M0 T8 F    是日,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食“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 8 O5 J0 j5 }9 l' R

7 z  Q6 s( T) T; e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 {1 I1 v+ D, F8 |

7 r" O: L) U" w  ]$ [4 ~, j    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
) _( h/ Y% m- V& N7 ~. d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 ^; X- j% j7 g! M
) ]% L8 [6 f' q: a( {$ p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 u1 U" w) W  Q) q" Z
" o% R* q4 g' u! A3 X6 M: R7 a6 ?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c  K$ p, s; o) b- F- }. ?7 a

2 z- {: v9 y/ E7 e+ {9 j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 e: q! L5 J2 \" m/ `: ~% B+ M
  j( ?* q6 |% I, k% F# D5 ~# k5 ]( ~! t! A9 I! T2 H/ b; j* Z

5 v0 m* m0 j7 e4 N" ]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F3 J8 ~: r4 d& K" m& ^9 r' N

6 r( X' t! }! h' |/ W. c    作为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0 ^# s+ r' B8 g  k- L& x
' @. k3 ~' S* F3 m. ~
    那么,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这和我们民俗中喜欢双数有关。 . I3 A8 p  |8 }; v7 \( H

! M4 V3 f6 G* {) R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9 K: o" q7 s) }8 _4 t5 P3 P+ ?/ k& l2 X6 X
    天文专家解析“二月二、龙抬头”
. h9 F" o! T% S4 {  a0 l% A8 G6 V$ W+ f) J, p( O$ R0 a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在哪里?它是怎样“抬头”的?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5 W% Q  t) i  s6 C- N' B

# b. k7 E9 n4 S3 u  U7 f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与古代西方天文学不同,中国把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
7 q& d* ]% X3 d
& ]5 k- z: `5 O& @! M1 M    所谓“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3 F0 X$ u2 d, ~; u* B+ x" E: V5 q5 ?; X, d9 t# ]. T6 c/ ]; [6 J
    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 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0 E; p2 O3 c+ }) w5 z1 m, A' ^

' L% i$ q' q0 U: A  _    “二月二剃龙头”+ M( ^6 v9 i! U1 i- Z8 s
( H' p5 i/ x4 k5 }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 Z7 Q$ b9 }( Z6 d3 Q
/ A8 F3 x+ Y3 u9 `# F6 h7 ^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 S3 G$ r9 j. y3 m. u+ b& ~

: }; C1 I; }0 h" \$ G/ z) \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 J7 E5 E8 w7 [! \& l& E$ [$ q+ \+ O3 n; R2 u4 H5 a: J
     “正月剃头死舅舅”习俗实为讹传
$ e6 w1 g" w7 v/ m- T; z6 _3 x$ U3 M. k& e+ n0 K  Y! K1 Y% g
    二月二的民间习俗
4 J- f" b6 J( E, M
- L9 j5 D$ J7 q  \' t( }5 R    在春龙节这一天,我国古代民间都要焚香设供祭祀龙神,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 A2 J% W7 l* I" k

7 |4 {- z* \2 V# m: E0 a! R    我国山东等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江苏南通民间有用面粉制作寿桃、牲畜,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再插在田间,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赶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 # ]% j* N- v9 |# o6 Q. F, J3 _* R
  ~  b  i3 @5 o& c( x0 k
    是日,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食“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 ) f) q8 r1 r$ b2 S
8 ]* r6 f; s; ]% [7 H6 ^3 Q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 p1 P; k/ E. @1 ^- e/ R; j% J
" x- V' R% F; {# q; e# h1 A/ S" [" g9 N
    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 % |0 h4 R3 S! C' P3 f! _* E/ E

0 J5 v% D+ o* b  
, H" E& s' E) l0 W6 d! I9 {& K! s
$ j3 ?$ b' R! P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收起 理由
幸福冬泳人 + 2 赞一个!
大自然郝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12#
发表于 2013-3-18 16:37 | 只看该作者
讲 的 太 好 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3-17 22:52 | 只看该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大自然郝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3-15 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3-14 10: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马驹!!学习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大自然郝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3-14 00:34 | 只看该作者
二月二龙抬头,冬泳健儿都有好兆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大自然郝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3-14 00:08 | 只看该作者
5 q! H. `! ~8 F: k6 F) @0 D9 U4 c#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3-13 12:59 | 只看该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大自然郝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3-13 02:1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大自然郝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3-12 23:50 | 只看该作者

/ t7 m/ O% s! S! e4 n                         介绍的非常详细。赞赏!       $ N3 r$ ]* E5 C8 `. W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大自然郝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3-12 14: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自然郝 于 2013-3-12 15:09 编辑 2 C% A$ N$ Y2 |1 G" V5 U

5 ?6 E0 p* e- f- }# K! P
8 D6 u9 Q' L6 _3 R1 y记得我小时候,老家河北邯郸广平县 有一句顺口溜,二月二,刮大风,是柴火,摊煎饼。这说明在这个季节刮风多而且大,老百姓为了能拾到柴火做饭,对大风的赞美!' d' ~/ h* N( t0 |+ O& p-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3-12 09: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大自然郝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8-10 10:27 , Processed in 0.06210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