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2|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杂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4 1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行 于 2012-12-4 15:57 编辑

            那时候,我们这个只有几千人的小县城,干部职工绝大多数都是在自治县成立时从各地调来的,一般是几十户人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全县也就那么几个大杂院,干部人家主要集中住在人委和革委会两个大杂院里,其余还有公安、学校、商业等部门人家大杂院。由于县城小,人少,家家户户都熟识,全县又似乎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对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情况了如指掌,每天有什么新闻趣事会很快传遍整个县城,家喻户晓。
      在那经济拮据的年代,住在大杂院里的人家,各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每家都有多个孩子(多的有67个),从大到小在大杂院里都有各自的同学,成为朝夕相处的学伴和玩伴。每到下午放学,大杂院就热闹起来。先是各家孩子把桌凳搬到院子里做作业。那时学习负担不重,学的课程也简单,语文学生字,数学就是加减乘除,做作业大多是抄写生字,时间长了,各有加快抄写速度的高招,你看我的,我看你的,有时还交换着抄写,有调皮的不做作业捣乱别人,弄的女孩子直哭。那时做作业常常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作业做完了,大人们也将饭做好了。吃饭就在院子里,各端着碗出来吃,看你家吃什么,我家吃什么——其实多数时候都吃得一样的饭,不外乎是小米饭或者是包谷面糊糊。吃饭一般也在说笑和玩耍中,比吃饭的速度,比谁吃的多,吃小米饭、吃包谷面的时候,很有讲究,一层一层剥着吃,用舌头舔干净碗边,还要比赛谁能将饭团剥的像墙一样立起来不倒,韵味十足。大杂院里有各家养的鸡,在院子里随意溜达,有时边吃饭边喂鸡,只把食物往自家鸡处仍,看到别人家的鸡抢食,就一脚踢开。邻里间经常相处,多少有些矛盾,为了发泄,有时就会打鸡给主人看。孩子间常常会打架骂仗,最后往往演变成大人之间的战争,无非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会很快了解,可有的战争会结怨,形成持久战,像鸡斗架,碰在一起就叨,成为大杂院里经久不息的精彩表演。
      吃完晚饭,大杂院就欢乐起来,一天中最有趣的游戏开始了。各家年龄、年级相当的孩子会聚在一起,摆开战场,玩起百玩不厌的游戏:这方弹弹子、跳皮筋、踢毽子,那方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抓特务......游戏玩具不是商店里买的,都是自制的,鸡毛、木柴、羊骨头、烟盒、布条、果壳、马尾巴等等,都可以做为游戏的道具,花样繁多,玩的多了就上了水平,大杂院里不乏有踢毽子大师、抓骨节大师、跳皮筋大师、弹弹子大师,斗鸡大师,这个大师,那个大师。这边游戏热闹,那边调皮捣蛋的也没有闲着,正在上房揭瓦,骑驴打架。喜欢安静的,就蹲在墙拐角,望着月亮数着星星,论着《十万个为什么》,讲着《天方夜谭》,说着妖魔鬼怪,传着奇闻轶事。此时,整个大杂院里吵闹声、欢笑声、哭声混杂在一起,此起彼伏,场面很是热闹。到夜深,东家喊猪蛋、西家叫尕球,前院喊狗娃,后院叫九娃,各自回家睡觉。大杂院习以为常的催眠曲随之响起:这家打孩子,那家小孩哭,这家吵架,那家猜拳。最后,大杂院里的人们在沉静中进入梦乡。
        大杂院时代的生活是单调的,条件是艰苦的,但大杂院的孩子们是快活的。想想现在的孩子,虽说生活条件比那时好,吃穿不用愁,可以上网打游戏,可以在商店里买到各种时髦玩具,但学习负担重,压力大,或没有时间去玩游戏,或只对新潮的东西感兴趣,传统的游戏不玩了,孩子们聚在一起快乐热闹的场面不见了,没有有趣的事可供回味了,似乎又是那样的可怜。

评分

参与人数 8威望 +61 收起 理由
青岛腊梅 + 2 赞一个!
紫荆花 + 2 赞一个!很好的回忆!
傲雪寒梅 + 10 赞一个!
郑点牛排 + 2
天涯寻梦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08:58 | 只看该作者
青岛腊梅 发表于 2012-12-13 19:35
过去的事还记忆犹新,没有经历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赞一个!

谢谢腊梅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2-12-13 19:35 | 只看该作者
过去的事还记忆犹新,没有经历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2:10 | 只看该作者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12-6 15:38
是的,小时候我们一个院子里家家都是好朋友,好邻居,不管有什么事情,家家都会出来帮助,晚上虽然没有电视 ...

过去的人比较单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就比较纯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2:04 | 只看该作者
KK搏浪 发表于 2012-12-6 13:48
相同的儿时趣事-------

相同的经历,不一样的人生,生活才会多姿多彩,其乐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1:59 | 只看该作者
缑城微风 发表于 2012-12-6 02:45
细腻的文笔 描写美好的童年

愿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2-12-9 07:3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童年是在沈阳度过的,不是大杂院但也是平房,六-七排平房每排十户人家,小伙伴们在一起嬉戏玩耍,做各种游戏一天无忧无虑的很开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一行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2-12-7 1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12-7 11:55 | 只看该作者
难忘的回忆,历史的再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2-12-6 15:38 | 只看该作者
是的,小时候我们一个院子里家家都是好朋友,好邻居,不管有什么事情,家家都会出来帮助,晚上虽然没有电视和网络,但大家欢聚在院落里,畅所欲言,现在倒好,世界变小了,人与人的距离却变远了。。。。我也很怀念过去的大杂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2-12-6 13:48 | 只看该作者
相同的儿时趣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12-6 02:45 | 只看该作者
细腻的文笔 描写美好的童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1:44 | 只看该作者
傲雪寒梅 发表于 2012-12-5 11:36
每个人都有久远的生活方式,仿佛就在眼前。

谢谢大姐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12-5 11:36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都有久远的生活方式,仿佛就在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1:27 | 只看该作者
雪上飞MA 发表于 2012-12-5 09:35
幸福的标准不同,也没个标准。我就感觉我们小时候比现在孩子幸福。

   我对幸福的理解:
    幸福在不知道不觉的生活中,当你感到生活中有烦恼困苦乏味时,也就没有了幸福。
    对生活的欲望少了,幸福也就更容易得到。
    幸福是不能用金钱权势大小来衡量的。一个小贩每做成一次生意就有了幸福,一个大老板一次挣到上白几千万也不一定幸福。
    幸福随处都在: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和老婆在田间小道散步就是幸福,家人团购聚就是幸福,一家人聊聊天就是幸福,劳累一天吃的多睡的香就是幸福,每一次生活体验就是幸福,每一次战胜自我就是幸福。
    要有好的心态,平常心,要多怀感恩的心,别遇事就愤世嫉俗,这样才能经常感受到幸福。

    享受太多,欲望过高,幸福就难以企及,所以有钱人的幸福就难以得到,穷人更容易获得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0:56 | 只看该作者
水上漂漂 发表于 2012-12-4 23:05
那时候,我们的大杂院和一行描述的大同小异。
我们的大杂院是十多户人家,大人、孩子,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

         这些场景我们都好像经历过。
      我的大姐结婚时就是将宿舍做为新房,把两个人的单人床合并就是双人床,桌椅板凳都的公家的,再买点锅灶就是一个新家了。结婚时,邻居、单位同事送来些生活用品。我记得送的东西也很有意思,其中毛主席语录、毛选送了一大摞,生活用品中暖水瓶送的最多,有七八个,上面用毛笔写上毛主席语录,顺手写上一些祝福的话。最为可笑的是,由于那时商店里没有多少东西可买,人们都看中了一幅松鹤延年的镜框画,结果送给我大姐做为结婚礼物的同样镜框画竟然有九个,在小小的新房墙上并排挂着,成了一道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0:33 | 只看该作者
戏言 发表于 2012-12-4 17:36
我们都是有年纪的人了,回忆如果形成文字将是有意义的,何不大家都来一段,天南地北的可能会挺好看-------- ...

期待看到天南地北的生活趣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12-5 10:18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年代我们这里不允许划拳猜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12-5 10:09 | 只看该作者
              记得有一部电视剧叫(血色浪漫)讲的就是60年代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一行老师的文章,通过对大杂院的描述一下子把我拉回到童年时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一行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12-5 1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7-25 11:56 , Processed in 0.06381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