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10|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台北 换个视角看老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4 0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万滨 于 2012-11-4 09:49 编辑

                            在台北 换个视角看老蒋
       上个月,我俩参加烟台国旅的台湾环岛八日游去了一趟台湾,这次宝岛之行,正值台湾101周年“双十节”,见的最多的恐怕就是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了。好在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意识形态方面的“生态环境”大有改观,我们可以零距离地去了解与我们隔绝了半个世纪,走上不同道路的同胞兄弟,可以
很放松地参观与老蒋相关的景点,也让我们有可能换个视角,平和、公允地对待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人物。
        换个视角看老将,我们首先在台湾导游带领下来到中正纪念堂,远远望去,纪念堂宝顶为八角形,造成无数个人字形聚於宝
顶,上与天接,仿佛意寓天人合一。宝顶采用天坛式宝蓝琉璃瓦顶,墙壁为白色大理石,配上堂前中国传统式如意图案的花坛,还真的有点青天白日满地红色调,让人感觉整座建筑气象万千。我们自东侧“大忠门”进入纪念堂,入口即见两部过去老蒋御用的凯迪拉克轿车,厅内的文物展示室主要陈列蒋介石的衣冠、文献、和那些大大小小的勋章,当然更多的还是蒋介石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与画像。望着这张年轻时相当帅气,年老后颇为慈祥的脸,我非常感慨。毕竟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秋,他是我们抗击日寇正面战场的总司令。在一个布置成大房间纪念室里,有个蒋先生的蜡像,他坐在一个很大的办公桌前,样子好像还在办公,两排沙发是接待客人用的。这个很大的办公桌对着客人的一面也有抽屉和扶手。据说,是蒋先生为了缓解客人的紧张,让他们感觉像在自己办公室一样而特别订制的。导游告诉我们,本室内一切文物,均系移自总统府原蒋公办公室,而室内摆设完全根据原办公室陈列方式呈现。而所有陈列文物,除蒋夫人亲绘之国画外则完整呈现总统府原来的蒋介石办公室原貌。最令我瞩目的也是两边橱窗里挂着的花卉国画,那都是出自蒋夫人宋美龄的手笔,据内行人评说很有名家的功底和才气,反正东方女性雍容华贵的气质隐约画上。


     纪念堂有个拱形的正门,进门就可以看见穿着长衫的蒋先生坐在那里,基座的两边是青天白日旗,下面也没有摆放花,只
是在基座上刻着蒋先生的遗嘱,看得出老蒋始终耿耿于怀没有完成他“剿共”的大业。不过,超过他老先生想像的是兄弟相残的战争已经永远过去了,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能抚慰历史的创伤,甚至还能让下一代的感情再度水乳交融起来。不光是老蒋,也包括我们自己也没有想到,如今这么多共产党人会来到这里看望蒋公。
    纪念堂五楼大厅置有蒋介石铜像,两名头戴白色钢盔的卫兵一动不动地护卫在两侧。下层则设文物展示室、电影室、摄影
艺廊、图书馆、视听中心、以及儿童教室,为市民文化教育活动提供方便。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就有一个什么培训班正在报到,他们的图书馆等设施也都是实行开放式管理。对比咱们的相应设施会这样吗?是不是不可能吧。
    走出纪念馆,来到园区,只见满目是五颜六色的各种园艺花卉,加上假山、水池、小桥,俨然一个高水准的休闲公园。对
称立于大道两端的国家戏剧院及国立音乐厅,则属台湾岛内一流的文艺表演活动的厅堂。我们看到,这里由于占地广阔、环境与建筑美丽,已经成为民众活动聚会及婚纱摄影的胜地,更成为观光客必访之地。    沿着大道前行,前面就是著名的“自由广场”牌楼,牌楼高30米,据说其规制是“五间六柱十一楼”规格,与古代帝王陵寝前“神路”建筑的牌楼相同,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最高等级,气势磅礴。是至今台北市区内最大的牌楼。牌楼之上的牌匾题
字原为“大中至正”,2007年陈水扁时期被更改为“自由广场”。
    离开中正纪念堂,我们又来到台北士林官邸,这里是蒋介石夫妇从大陆败退后逃到台湾后居住了26年的住所,是全台湾最
神秘的地方。导游告诉我们,他年轻时曾在这里当过卫兵,保卫对象就是那座二层楼洋房的建筑。据说洋房地下就是密道,当时这里可是禁地。可惜我们来的时间不对,没有机会进去参观,只是隔着铁栅栏瞭望了一下,在林木参天、绿树幽深中,洋楼显得格外神秘。当年蒋公的住处,如今为台北市第一座生态公园。是当地百姓亲近绿地和休闲活动的良好去处。士林官邸园中、我们先后逛了蒋夫人钟爱的欧式花园、玫瑰园,蒋公钟爱的中式庭园、及当年蒋公夫妇作礼拜的凯歌堂。据说这里是宋美龄最喜爱的花园,其实就是中式庭园和西式庭园的合称。我们看到西式庭院里的苗圃、花艺、雕塑、水池都洋溢着浓浓的西方风情。而中式庭园里的拱桥、曲池、流水等东方庭园造景,则令人彷佛置身古代中国。中西两种风格同时聚合在一个地方,并没有显得突兀和怪异,却有一种别样的美。从这里可以看出蒋介石和宋美龄各自的喜好和风格,一个完全西化的知性女子和一个仍然残留着封建思想的军阀官僚的结合,却犹如这花园般令人惊异地和谐。可以说整个园区古树参天,群花竞秀,景色清幽。外花园种植着蒋介石与宋美龄喜爱的梅树、玫瑰、芒果、杨桃等花木,望着四季交替的花卉,想到这里曾经是蒋公夫妇二人挽手散步的好去处,感觉如沐于皇宫的後花园。我们看到士林官邸外墙漆成了深绿色,与背后的青山绿树融为一体。 在士林官邸
的外花园,还能隐约看到花草覆盖下的碉堡,不仔细看,完全是个花坛模样。如今台海波澜渐平,碉堡也好,秘道也罢,其原有功能都在走进历史。士林官邸,已经由戒备森严的禁区,变为游客休闲踏青与寻访历史之所在。

    据说蒋介石在士林官邸之前,居住在阳明山,如今阳明山已辟为国家公园。我们今天的第三站就来到了阳明山公园,这里海拔约445米,地势起伏较缓,到处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让人倍感凉爽,不愧为台北地区的避暑胜地。公园内的建筑式样采中式庭园布局格调,亭楼台榭均力求典雅,池塘喷泉皆顺应自然,一向有“城中山林”与“台北市后花园”之美誉。因为我们傍晚还要赶飞机,因此没有更多的时间,只好沿着林间步道,直奔瀑布。一路之上,似乎让人感到身置江南秀色之中。没走多元,我们就看到半山腰绿树丛中有一道小巧的瀑布,水量不大,却也终年长流,洁白如练。虽说无法与国内的名山大川相比,但作为台北后花园,在金秋时节,看红叶片片,小桥流水。却也自然古朴,自然景致也十分宜人。
    下山来到集合地,看到公园广场边有一直径达22米的巨型“花钟”,钟面以绿草为底,其间栽植五彩缤纷的花卉,据说整
点还会播放悦耳音乐,为阳明山最知名的地标之一。花钟后方山坡上有一“辛亥光复楼”,为一座富丽堂皇的中国传统式建筑物。我问导游,蒋介石的行馆在那里?导游告诉我们,1949年12月,民国政府迁台,蒋介石以阳明山草山行馆为居处,而成为总统官邸,可惜草山行馆于2007年4月发生大火,全馆付之一炬,所以现在见不到了。
        慈湖陵寝是蒋公和蒋经国先生二位的陵寝,这里有前后两湖,其间有小溪相连,据说蒋公感觉这里酷似故乡淅江奉化,为此把这里命名为慈湖。我们到达陵寝时正好赶上卫兵换岗,有幸再次目睹了卫士换岗仪式。十分钟之后我们步入陵寝,而此时那黑色大理石棺中的蒋公,大概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如今会有这么多来自大陆共产党那边的人会来这里看望他。这座看似平淡的四合院,遍植松柏、山茶,气氛宁静安详。蒋公看来精于风水,据说慈湖集天地灵秀之气,湖光山色近似浙江奉化山水,因蒋公陵寝及行馆选择此地,使得慈湖名声鹤起。漫步慈湖,望山清水秀,颇有江南山水之貌,好一派绿意盎然的花园风光,据说这里常年百花盛开,漫步其中,还真是心旷神怡。特别是青山绿水宁静超然,间或虫鸣鸟叫,蝴蝶飞舞,仿佛自己就像当年的蒋公携夫人,漫步湖边悠然悠哉……
        在慈湖雕像纪念公园,有260多座蒋公的铜像。原来不光是毛泽东时代,在台湾也有一个类似的造神时代,于是台湾各地塑
造了数百座蒋公铜像。在不久前的阿扁去蒋运动中铜像被取缔。如今国民党当局把这些铜像集中在这里,建成这座纪念公园,把铜像作为艺术品来欣赏,我看这也挺不错的。
    在桃园机场边检之后,警官收回了我俩的出入境许可证,我们最后向八天里一直陪伴我们的台湾导游姚先生父女挥手告别
。坐在山航波音737返回烟台的航班上,我依然沉浸在换个视角看老蒋的思绪中。平心而论,从人品道德上讲,蒋介石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至少是一个讲究传统道德观念,爱家人,讲孝道,讲人情的人。我们看到有那么多追随蒋的人,哪怕是犯上作乱的都能得以善终,更不用说其他袍泽下属了,起码国民党对待老兵就很讲人情。然而,蒋公还是只能在小岛上了此一生,抱憾一生了。望着舷窗外渐渐远去的台北灯火,我在心中默默念叨:再见蒋公,再见台北,再见宝岛台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8威望 +37 收起 理由
玻璃球 + 2 很给力!
沧桑里个门 + 2 赞一个!
渤海辽河 + 5
风萧萧 + 10
水中游泳的鱼 + 10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40#
发表于 2017-3-13 09:55 | 只看该作者
杨万滨 发表于 2012-11-4 09:44

八路军的游击战、地道战是赶不走日本鬼子的。

蒋介石也不会搞文化大革命让人民自相残杀(叶剑英说文革互相残杀死资料人民死了三千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4-6-21 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4-6-21 07:35 | 只看该作者
是啊 七十年过去了 这样的历史我们真的了解不多 真不知道抗日战争中国军事主力 还原历史 尊重历史就是对流血牺牲的将士们最好的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4-6-19 04:4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感谢图文并茂检查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4-6-18 2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4-6-18 17:35 | 只看该作者
哈 哈 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4-6-18 16:43 | 只看该作者
千秋功罪只有历史去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4-6-18 15:06 | 只看该作者
再光辉的人也是两面人生,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4-6-18 14:27 | 只看该作者
有了老蒋才能显是毛的伟大.横空出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3-1-5 10:04 | 只看该作者
杨万滨 发表于 2012-11-4 09:46

宋美龄为抗战五次遇险险些被日军机炸死(转腾讯新闻)
[导读]司机飞快地钻出车门,迅速打开另一扇车门,将宋美龄拖了出来,扶着她拼命朝前奔跑,只听身后一声巨响,小汽车被完全炸毁。气浪将二人掀倒在一个高坎下面,逃脱了敌机飞行员的眼睛,捡回了性命。

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为了抗战事业经常奔波于前线,武汉会战之际,有几次险些捐躯沙场。

首次遇险,由于军官们的掩护宋美龄没有受伤

1938年6月,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薛岳,命令第二○○师副师长邱清泉、第二十八军军长桂永清率部前往兰封县阻击日军进攻武汉。当二人赶到兰封后,桂永清不屑一顾地对人说:“这些敌人算得了什么!看我们来打他个落花流水。”果然,他打了一场小胜仗,更是忘乎所以,将其夸大为“兰封大捷”。

不久,日军大部队发动反攻。桂、邱二部抵挡不住,兰封很快失守,使得前敌总指挥薛岳围歼日军土肥原师团于兰封附近的计划流产。蒋介石得报大为震怒,责令桂永清在两天之内攻克兰封,否则军法处死。桂永清吓得不敢呆在军部,亲自到第一线督战。

由于兰封城四周地形开阔,日军居高临下,又有飞机助战,占尽优势。反攻部队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牺牲很大。师长李良荣泪如雨下,哭着对桂永清说:“军长,你看到的啊,我这个四十六师全完了!全完了!”桂永清也难过得转过身去。突然,他一下子惊呆了,他发现宋美龄一身戎装,在几个军官陪同下正朝他走来。他迅速迎上前去,吃惊地问:“夫人,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宋美龄泪眼婆娑,哽咽着说:“你这个军长怎么当的?什么黄埔高才生!哪有这样打仗的?这不是拿弟兄们的肉体去塞敌人的炮眼吗?”说着,泪水顺颊而下。正当此时,忽然一排炮火射来,爆炸声震耳欲聋,宋美龄应声倒下。由于军官们的掩护,她倒在了掩体下面,没有受伤,只是弄得满身泥灰。

湖北黄梅县前线,遭遇日机轰炸,宋美龄多处受伤

1938年7月初,宋美龄一行在赴湖北黄梅县前线慰劳前方将士返回途中,不幸被日军侦察机盯上。日机发现由3辆卡车组成的运输队,后面还跟着一部小汽车,认定小汽车内是位重要人物,便对其穷追不舍,不断投弹、扫射。

司机见势不妙,想停车掩护宋美龄脱险,但宋美龄认为,四周都是开阔地带,根本无法藏身,就叫司机加大油门快跑,虽然小汽车左躲右闪,避开了好几枚炸弹,但最终还是被掀翻在地,宋美龄的头、臂、腿好几处负了伤,好在伤势不重。

司机飞快地钻出车门,迅速打开另一扇车门,将宋美龄拖了出来,扶着她拼命朝前奔跑,只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巨响,小汽车被完全炸毁。猛烈的气浪将二人掀倒在一个高坎下面,二人就势紧贴在坎壁下的沟缝里,逃脱了敌机飞行员的眼睛,捡回了性命。

武昌市区,一枚重磅炸弹在蒋氏夫妇身边炸开

1938年7月23日,蒋介石和宋美龄正在武昌市区的“军事委员会”的办公大楼内,大约是日方得到了有关他二人行踪的情报,派出日军机群飞临武昌上空,在凄厉的警报声中,对着大楼反复投弹、扫射。

此时,蒋氏夫妇已由几个卫士护卫着躲进了楼下的防空壕,但仍有一枚重磅炸弹在防空壕附近炸开。随着一声天崩地裂般的巨响,几人全部倒下,因有卫士掩护,蒋氏夫妇没有受到伤害,但宋美龄却被震昏过去,几分钟后才清醒过来。而几个掩护她的卫士都牺牲了。

去前线给战士送慰劳品,宋美龄弄得污秽不堪

1938年9月,七十一军军长宋希濂率部在河南抗守富重山,阻止日军西犯。从9月2日开始,宋希濂部与日军拼死血战,重创日军十二师团,使其五次补充兵员皆未占领山腰一线主阵地。到了第九天,守军旅长沈芝生、张绍勋突然发现宋美龄出现在战壕里。二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立即举手敬礼:“夫人,您,您怎么来这里啊?”宋美龄笑吟吟地握着沈芝生汗泥污垢的手说:“你们在这里浴血奋战,我还不该来看望看望?弟兄们,七十一军打得好哇!你们大长国威呀!不愧是中华男儿,民族英雄!运输困难,我没带什么慰劳品,只给你们带来几卡车弹药,机枪、步枪和手榴弹!”沈芝生兴奋地说:“啊呀呀,夫人,这当儿,再没有比军火更好的慰问品了!”

消息传来后,战壕里一片欢呼声。沈芝生忙将此事报告给山头指挥所里的宋希濂,宋希濂大惊,忙嘱咐沈芝生要保护好夫人安全,他马上就下来。宋美龄一把抓过电话严肃地说:“荫国(宋希濂号荫国),你是一军之长,战斗这样紧张,你万万不可离开指挥所!我一会儿去看望你。”并要宋希濂半小时后派军械处官佐下来接收军火。正说着,日军新一轮的进攻又开始了,飞机凌空投弹、扫射,霎时间阵地上枪炮齐鸣,弹如雨下,许多官兵伤亡,连担架队也死伤不少。宋美龄则在战壕里来回奔跑,帮着抢救伤员。

其随从后来回忆,她的力气还真不小,能独自将一个伤员抱上担架。直到打退了日军这一轮冲锋,她才由4名士兵护送前往山头指挥所。不料,还未走出多远,敌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投弹、扫射,山坡早被炸得寸草无存,宋美龄等人或滚动,或跳跃,从这个弹坑到另一个弹坑,总算赶到指挥所,宋希濂惊讶地发现,眼前的“第一夫人”已是一身泥土,军装被划开了好几道口子,一脸泥土、汗渍经过硝烟熏染,更加污秽不堪。宋美龄说:“慰劳就该到火线上,与士卒同甘苦、共生死!”

在九江以南的万家岭,宋美龄险些陨命沙场

1938年9月下旬至10月初,武汉会战已进入后期。此前,日军沿瑞武公路进犯,企图迂回德安,被第九集团军司令吴奇伟在杨坊街、白水街、麒麟峰击破,歼其一部,但其余部仍分两路抄袭德安后路。其中一路由杨坊街进入哔叽街、万家岭等地,给德安、隘口造成很大的威胁,吴奇伟亲自率部在万家岭阻击,全歼日军四个联队。

在这次战斗中,宋美龄与吴奇伟的夫人龙文娱一同到前线慰问。龙文娱大革命时期肄业于中央军校武汉分校,也是一个有胆有识的奇女子。二位夫人军装绑腿,步履矫健,风尘仆仆地奔赴前沿阵地。

此时,日军倚仗着“空中优势”,飞机轮番轰炸,密集的炮火又倾泻在阵地上。日军估计中国军队已无还手之力,先以飞机进行低空侦察,看到中国阵地上的掩体大部分已被摧毁,日军步兵这才放大胆子发起进攻。然而,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当他们冲到阵地前沿时,机枪、步枪子弹突然从战壕里猛烈射出,无数手榴弹劈头盖脸砸来,日军顿时成排成排倒下,只有少数残敌狼狈逃回。

原来这是吴奇伟的用兵妙计,在战壕厚壁横穿许多壕洞,洞顶土石很厚。敌机和大炮肆虐时,官兵们都钻进这些横洞里,等到日军冲锋时,他们就像猛虎出洞,给侵略者以致命打击。但这种壕洞也非绝对安全,如果炸弹或炮弹刚好打进壕洞入口处,那么躲在壕洞里的人就会全“军”覆没。

宋美龄和龙文娱也同其他官兵一样,钻进了这种防弹洞。一颗炸弹刚好落在紧邻宋美龄所藏洞口的右侧附近,如果炸弹再偏左一些,宋美龄就极可能陨命沙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12-5 09:24 | 只看该作者
顶顶,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11-30 18:44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活生生的历史,历史,真实的历史不是那个人那个党派可以随意篡改和抹杀的。当谎言被剥去,当阳光真正普照大地的时候,真实的历史像金子一样呈现在人们眼前。在这里,在冬泳人的园地能看到“南阳散人”这样的灼灼文字让我们感慨万千。在接受严冬的洗礼之余,我们向提供这篇文章的“南阳散人”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钦佩。还历史于真实,把自己的良心放到公正的天平上“南阳散人”给了我们榜样。让我们祝福“南阳散人”朋友,希望能不断看到他的文章获取他提供给我们的精神食粮。

   

这里我们把原《南方周末》总编江艺平女士1999年为南方周末撰写的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中的一段话送给“南阳散人”朋友和所有真正有良心的人。这段文字虽然很早了,但是它曾经打动无数人心灵: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兰州冬泳网友:不是红二代







又及:谢谢龙王提供开心的娱乐节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11-30 1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王 于 2012-11-30 16:12 编辑

    都闲得慌了吧?看看这个吧http://v.163.com/zongyi/V7MIJR9OB/V8G53LK9R.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11-30 15:11 | 只看该作者
抗战期间的中国教育奇迹
  以常理论,抗战期间山河残破,民生凋敝,教育事业出现倒退,也在情理之中。但事实却相反,恰恰在这段最艰难的时期,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惊人的大发展、大飞跃。
这种发展,究竟有多大,又是怎么做到的?
抗战八年教育大发展
  抗战八年,中国教育事业竟于战火纷飞中得大发展。仅以高等教育为例,大学数量由战前的108所增至1945年的141所;在校师生数量增加了48%,学生数量几乎翻了一倍。
抗战爆发后,最主流的舆论意见是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
  自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东南沿海教育发达地区首当其冲,相继沦陷,中国教育事业损失巨大。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统计,战前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共计108所,战争爆发后,77所被迫内迁后方,另有17所被迫停办;原有公立中学,多数设在沿海地区,战争爆发后大多停办,青年失学者极多;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初等教育,学生年龄过小,学校无法内迁,只得随国土一并沦陷,其所受日军奴化教育也最深。
  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如何处理教育和抗战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国民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教育界内部也围绕着如何制定新的“战时教育方针”,而展开了论战。最主流的意见,是认为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不但学科要调整,变为以军事课为主,如“化学师生可从事军用品制造”;教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即停办”。这种意见,在师生内部也相当普遍。南京失守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准备再度南迁至昆明,决定甫一颁布,即在校内师生间引起激烈辩论,许多批评者认为:在国家急需调动三湘民众起来抗日的时刻,学校内迁至昆明,有损道义。学生自治会甚至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前往武汉,向国民政府请愿,反对内迁,要求参加抗战。但也有部分教育界人士对上述意见持反对态度。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俊升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只可因战争做若干临时调整,而不能全盘改弦更张。最具代表性的,则莫过于胡适向蒋介石的进言:“国防教育不是非常时期的教育,是常态教育”。但这类意见,在当日并不占主流。
  最能体现当日教育方针意见分歧的,可推张治中和陈诚在“长沙临时大学”的两场演讲。张治中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其演讲劈头就骂:“际兹国难当头,你们这批青年,不上前线作战服务,躲在这里干么?”陈诚时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其演讲高度赞成学校内迁,将学生誉为国宝,鼓励他们于国家危难之际努力完成学业,因为十年之后,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
蒋介石等人力排众议,认为国防教育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教育部为这场论战做出的最终“裁决”是“战时需作平时看”,虽有各种暂时措施,“但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换言之,也就是否定了张治中等人的教育完全服务于抗战的意见。教育部如此决策的理由有二:其一,“抗战既属长期,各方面人材直接间接均为战时所需要。我国大学本不发达,每一万国民中仅有大学生一人,与英美教育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为自力更生抗战建国计,原有教育必得维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其二,“以我国人口之众,尚无立即征调此类大学生之必要”。
  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教育部如此决策,与国民政府最高领导层的认知关系极大。陈诚的意见已如前述;1938年3月上任的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也认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陈立夫的意见,与蒋介石高度一致。在蒋氏看来,战时教育不仅仅需要满足抗战救国,更需要满足战后建设——1939年3月,蒋氏在重庆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说道:“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弃了基本。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中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初等教育:以乡镇地方财政50%为主要经费来源;抗战结束时后方入学率维持在50%以上
  因为年龄问题,初等教育,也就是初小、高小教育问题,没有被“战时教育方针论战”所波及。自抗战爆发到1940年,初等教育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义务教育的普及。1940年,初等教育又增加了另一个工作重点:对成年失学民众的补习教育。自此,“每乡镇设中心小学,每保设国民学校,均包括儿童、成人、妇女三部分,使民众教育与义务教育打成一片。”初等教育属于地方自办事业,中央政府每年有专门的补助费,但主要经费来源仍以地方自筹为主。为保证教育质量和适龄儿童入学率,1940年,教育部颁布规定,指定乡镇地方财政中至少50%须用作初等教育经费;稍后,又由行政院和国防最高委员会出台规定,将初等教育经费列为“特种基金”纳入预算,严禁地方政府挪作他用。
  至1945年,四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其他大后方省份,云南43%、西康57%、陕西58%……总体保持在50%以上。1936年,大后方10省市在校小学生为300余万人,至1943年,已增至676万余人。
中等教育:1936年在校学生48万,抗战结束时增至126万
  1936年之前,中等教育素由地方省市教育厅办理,中央并不直接负责。抗战爆发后,为安置从沦陷区流亡到后方的中学生就学,国民政府开始创办国立中学,至1944年,共设立国力中学34所,国立大学附属中学16所,国立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14所,遍及后方12个省区。国立中学的主要职责,是收容来自沦陷区的中学生就学;以及吸收来自沦陷区的骨干教师,解决其生存问题并保证教育质量。
  在沦陷区,国民政府的主要措施是设置“教育指导区”。1938年,沦陷区9省4市曾设置50个“教育指导区”,派遣大批教育干部赴沦陷区从事公开或秘密的教育活动。随着战争的推进,“教育指导区”不断增加至18省6市102个之多。“指导区”的主要工作,是联络、吸收敌占区的仍忠于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借以消灭奴化教育。1940年,国民政府还特别通过《津贴沦陷区中小学教师办法》,对沦陷区内暗中为国家服务的中小学教师给予津贴补助。接受津贴的教师须宣誓效忠国家,其誓词如下:“我是中华民国的国民,矢志尽忠国家,遵守政府法令,拥护抗战国策,绝对排除奴化教育,不作教育界败类,遗羞子孙。如违誓词,愿受政府最严厉的处分。”同时,教育部还特别制订了沦陷区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后方大学就学的规定。1936年在校中学生为48万余人,正因为当局的努力,至抗战结束,在校中学生数量不降反增至120余万。具体增长数据如下图:
▲1936~1945学年度全国中学教育发展概况统计表(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
学年度
学校数
班级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1936
1956
11393
482522
76864
1937
1240
6919
309563
48264
1938
1246
8472
389009
52532
1939
1652
10024
524395
64285
1940
1900
13063
642688
83978
1941
2060
14392
703756
126673
1942
2373
17575
831716
179111
1943
2573
19229
902163
202209
1944
2759
20122
929297
212783
1945
3727
28352
1262199
255688


高等教育:1936年在校学生4万余人,抗战结束时增至8万余人
  1936年之前,中国的高等学府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其学费普遍“年须数百元”,非家境富裕者,一般无力入学。1927年,教育界人士周谷城即指责过中国的高等教育“以富人为中心,以权贵为中心”。抗战爆发后,学费问题转由国民政府出面解决,不但保证了来自沦陷区的大学生可以继续求学,而且打破了中国高等教育旧有的贵族化倾向。
  解决大学生学费问题的同时,国民政府还竭力解决私立大学的运营经费问题。较典型者如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全系中央政府大量拨款补助,才得以继续运转。此外尚有大批省立大学因资金紧张而申请改为国立获批,而得以继续维持。因为当局的种种努力,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在抗战期间也不降反升,由1936年的4万余人,增至1945年的8万余人。具体数据如下表:
▲1936~1946学年度大学专科以上教育发展概况统计表(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
学年度
院校数
教员数
学生数
毕业生数
1936
108
7560
41922
9154
1937
91
5657
31188
5137
1938
97
6079
36180
5085
1939
101
6514
44422
5622
1940
113
7598
52376
7710
1941
129
8666
59454
8035
1942
132
9421
64097
9056
1943
133
10536
73669
10514
1944
145
11201
78909
12078
1945
141
11183
83498
255688
1946
185
16317
129326
20185


高校研究所:从1936年的22所75人,增至1944年的49所422人
  战前,各大学的研究所, 大多由各大学自动发展成立,1936年共计有研究所22个,仅招有研究生75人。抗战爆发后,大学大量内迁,多数研究工作中断。1939年,教育部认为“抗战建国正在迈进之际,学术研究需要尤大”,开始从政策、经费上扶持各大学成立研究所、招收研究生。到1944年,大学研究所已增至49所,研究生增至422人。研究所的运转经费、设备经费、研究生的学费等各项费用,基本上全由中央政府负担。
绝大多数大、中学生享受政府免费教育、免费伙食及一定的医疗保障
  将战时教育如平常时期那般维持的最大困难,是大部分离乡背井的大、中学生都丧失了经济来源,政府不但要负担起对他们“教”的责任,还必须承担对他们“养”的义务。1938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贷金制度”,规定家在战区的专科以上学生,可向政府申请“贷金”,毕业后三年内再向政府无息偿还。但抗战既系持久,学生毕业后并无正常就业环境,加之自1940年以来国内通胀日趋严重,“贷金制”在1943年被“公费制”取代。其发放范围也大大扩大,连家住重庆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也可以享受公费待遇,私立学校入复旦学的学生,同样也可以享受政府的“公费”。高等教育当中,每年获得国民政府的“贷金”和“公费”者达5-7万人,约占了全部学生的80%以上。这些“贷金”和“公费”不但包括学费、生活费,还包括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障,故学生看病相当便宜。譬如:中央大学政治系学生唐飞霄1946年1月7日的日记写道:“今去卫生室治牙,可笑挂号金仅一元,药费亦寥寥五元”——当时从重庆往湖南寄一封平信的邮资是20元。
  “贷金制”和“公费制”不仅仅面向高等教育,同样也惠及中等教育。按教育部规定,国立中学招收的学生,不仅免除学费,而且免费提供伙食、制服和书籍。
40年后物价飞涨,大、中学校师生生活艰难,但有政府特殊补助,比其他公务员好很多
  教师方面,1940年以前,后方大学教授平均每月可获得200余元左右的工资,收入虽不如战前,但较之大城市,后方物价低廉,其实际购买力较之战前并无多大下降,某些教授甚至把课堂搬到了餐馆里。学生方面,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罗文锦,1940年以前“每月可领贷金法币八元,以六元缴纳学校伙食,剩下二元做零用”。当时,八块钱的购买力是相当高的,西南联大“学生的伙食费1938年每月7元,还可以吃到肉和鸡蛋”。
  1940年,因日军的封锁,大后方物价暴涨。教育部及时制定《战时救济大中学生膳食暂时办法》。该办法要求财政部于每年的一、七两月向学生预发半年的救济费和生活费,由各校支配,其目的,是使各校可以在春季一、二月间和秋季七、八月间尽量购买粮食储存,以备青黄不接时的粮价高涨。该办法实施三年后,又做了一次大的修订,负责救济大中学生膳食的部门,由财政部变换为了粮食部。如此修订的原因在于:各地粮价不同,荒歉地甚至无粮可购以及粮价持续上涨等因素,使得财政部的统一拨款无法做到因地制宜,故改由粮食部向师生员工“免费发给公粮”。此一时期,大、中等学校师生的生活水准虽然大幅度下降,但薪水之外,尚有政府补助的“平价食粮代金”,较之其他公务员(如国民党中央及地方党部的工作人员),已算比较好的了——1942年,《中央日报》社论明言:靠薪水收入维生者,早已靠典卖度日,生活苦不堪言。
结语
      抗战八年期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巨大,“这一笔庞大费用在国家财务支出上仅次于军费”,确非虚言。也唯其如此,才得以在战火纷飞中造就中国教育的一次大飞跃、大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08:25 | 只看该作者
南阳散人 发表于 2012-11-29 12:36
还原蒋介石  (转)

        2006年三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开了《蒋介石日记》 ...

       半个世纪以来,两岸对蒋介石的评价,因政治立场不同,存在极大的差异。台湾难免于“完人”的歌颂,大陆则责以“罪人”之名。持平而论,蒋既不是“完人”,也不是“罪人”,然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在铺天盖地袭来的各方压力下,蒋介石忍辱负重,竭力护卫国家,实不愧为民族英雄,功不可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11-29 1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散人 于 2012-12-2 14:07 编辑

              还原蒋介石  (转)

        2006年三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开了《蒋介石日记》。最近,负责主持整理和研究这批文物的郭岱君教授在美国各地发表专题演讲,试图从历史事实给予蒋介石公允的历史评价。

蒋介石(1887~1975年),浙江宁波奉化人,名中正,字介石,是**第1至5任总统。他追随孙中山参与革命,领导北伐,统一了中国,并领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但在1949年败给中国**,离开大陆到台湾执政。“艰难革命成孤愤 挥剑长空泪纵横”,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含泪挥毫写下这句诗后,搭机离开成都,飞往台湾,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奋斗几十年的中国大陆,这是他一生中最悲哀的时刻。
从此,在中国大陆,蒋介石被斥为“独夫民贼”、“不抗日”的“人民公敌”。直到2006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开了蒋介石日记,一个完整真实的蒋介石才展现在人们面前,随着中国大陆的不断开放,当下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公正评价蒋介石的声音。
长期研究蒋介石日记的学者杨天石在《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中说,五四时期许多新潮人物大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强烈批判态度,而青年时期的蒋介石则不同。他虽然研读新思想,却并不废弃旧学。他研读王阳明、曾国藩、胡林翼三人著作,自称“研究至再,颇有心得。甚至梦寐之间亦不忘此三集。”从日记中看出,1926年以后,蒋介石的读书逐渐发生方向性转变,即废弃新学,专读古书。儒家:修身是人生的第一大事,也是各项事业的起点。道家:存天理,去人欲。他研读古籍,如鱼得水,常常用以作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或用以作为治兵、从政的规范。
他严于律己,不沾烟酒,不断告诫自己戒色、戒奢侈、戒贪。“欲立品,先戒色;欲立德,先戒侈;欲救民,先戒私。”“邪心不绝,何以养身?何以报国?”1925年5月,自觉“心志渐趋安逸,美食贪乐,日即于腐化”,他严厉自责:“将何以模范部下,而对已死诸同志也?”他立誓作到“四定”,即“体定、心定、气定、神定”;“四不”,即“口不骂人,手不打人,言不愤激,气不嚣张”;“三要”,即“谨言、修容、静坐”,以革除自己动辄易怒、骂人、打人的恶习。
外界一直传蒋介石年轻时候生活浮荡,得了花柳病无法生育,以致与宋美龄没有孩子,但这是误传。蒋介石1928年日记:“耶!宋美龄怀孕啦!”他很高兴。可是那一年8月有刺客进入他家,宋美龄受到惊吓而小产:“妻病小产,其状痛苦不堪”,“妻病频做,心生郁闷……”蒋介石还特别请了五天假到上海去陪她,他非常爱她,尊敬她。
20年代的中国,各种思潮汇集,蒋介石与当时所有知识青年一样,受新思想吸引。他于1919年开始阅读《新青年》,日记中不断出现有关记载。如:1919 年12月4日:“看《新青年》杂志。”12月5日:“上午,看《新青年》。往访林士及执信。下午,看《新青年》。”等。蒋介石也读过“马克思经济论”、“**宣言”等,并向往共产主义。1923年,孙中山派他去苏俄考查,蒋介石在船上还不停的学俄文,说:“终于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的祖国了。”但是,三个月访问,蒋介石从崇拜共产主义到慢慢放弃,得出了“共产主义不适合于今日中国”的结论。
到1926年,蒋介石8月30日日记:“他党在内捣乱,必欲使本党纠纷分裂,可恶也。”他怀疑:“**加入国民党,是为了革命事业,还是只是为了扩大**的势力?”他“不能理解”。而且,蒋介石的早期革命主要财务支援来自江浙财团,而**到处搞暴动、罢工抗议,让资本家很不满意,“为什么**到哪里,夺权和抗争就带到哪里?”各方面他都觉得难以忍受,这才决定在1927年清党。
同时,他也读了很多孙中山的书,并流露出崇拜之意。1925年1月16日日记:“《三民主义》一书,博大精深,包罗万有。”1926年8月7日日记:“总理规画于前,中正继述于后,中华庶有豸乎?”
蒋介石的日记中,一直贯穿着大量对**的看法。他比较**与国民党的不同:第一,**反对私有财产,国民党保护私有财产;第二,**要阶级斗争,国民党要跟阶级合作;第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国民党代表全部民众、各阶层的利益;第四,**讲的是仇恨,我们儒家讲的是忍,耶稣基督讲的是爱。他说,如果我们用“仁、爱”可以治国救国,为什么用仇恨?
但是,他也反思自省,在日记里问:为什么妇女不听我们的?为什么大学教授老是跟着他们走?为什么青年学生老是相信他们讲的话?他在1939年曾经拟了一个问卷,让国民党员来回答,本党为什么组织训练比不上**?为什么不能做基层工作?为什么不能掌握青年?那些教授为什么要反本党?
很多人以为,蒋介石离开大陆一定会骂**,如同**在大陆批判蒋介石的做法一样。他没有骂**,整个1949年,他都在自责:“平生最大耻辱”,“愧悔无地自容,几无面目见世人。”“遁迹绝世,了此一生”,这种话非常非常多……
1949年的蒋介石是彻底失败了,但同样一个蒋介石,同样一个被指为“腐败”、“独裁”的国民党,为何在大陆失败,却在台湾成功建立一个经济繁荣和民主政治的社会?实际上,蒋介石一直想搞改革。抗战刚开始,曾经有两个省实行了三民主义的土地改革,陈诚在湖北省,陈仪在福建省,他们都做了二五减租,这跟后来的三七五减租很像。但是很不幸,之后又开始打仗了,所以都没有做成,没有机会,每天都在战争中。
1949年,台湾进行土地改革,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由陈诚主导土改。而那时国民党还在大陆打仗。1950年,76% 的产业是国营的,政府控制的,可是10年后,计划经济就成功的转为市场经济。1950年年底,蒋介石决定实施地方自治,那时的台湾生产停滞,农业工业都落后,对外贸易连50万美元的外汇券都开不出来,失业率非常高,上百万的军民从大陆涌到台湾,吃都是个问题,到处乱七八糟,而且美国已宣布放弃台湾。
蒋介石身边的很多人都说“这太危险了,到处都是台湾人,国民党还能有立足之地?”怎么敢进行乡、镇、市长,县市长,省议 员的选举?而且结果是蒋介石最不愿意看到的台湾本地人当选为台北和台中市长,期间他很挣扎,甚至让人家退选。最后还是同意他们继续竞选。非国民党员当上了市长,本省人才看到政府决心实施民主,以致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加入国民党,成为国民党候选人参加选举,这奠定了后来国民党在台湾55年的基础,不但是土地改革,而且也是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成功。
没有蒋介石垫下基石,台湾就不会有今天的经济成就、民主法治,因此,以“一代领袖”尊称蒋介石,应非溢美之辞。尽管最后的民主政治是蒋经国完成的。
蒋介石在台湾,早期念念不忘**,但他几次拒绝美国欲对大陆使用核武器的建议。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在积极考虑对入朝中国军队使用原子弹。蒋介石12月1 日日记:“杜鲁门与美国朝野主张对**使用原子弹,应设法打破之。”1954年10月20日,美国空军部计划处长提议,台湾方面可以向美国申请借用“原子武器”,他表态“对反攻在国内战场,如非万不得已,亦不能使用此物。对于民心将有不利影响。”1968年12月,他对美国国务卿鲁斯克说:“你们永远不应设想以核武器对付中国。”
日记中,蒋介石崇尚“仁义”施政。在大陆遭天灾人祸时──54年大水灾,58年大跃进、74年中越海战等,都有人劝他趁机打击大陆,而他说,我的黎民在受苦,应该如何救民于水火之中,不能趁此时去反攻,否则不是仁义之士。1969年,中国和苏联发生珍宝岛冲突,苏联派人与蒋联络,蒋开始有点动心,但他说苏俄对我们绝无好心,不愿做吴三桂,做苏俄的马前卒。1950年中国开国周年大典,国民党空军准备轰炸天安门,他在最后时刻取消:“我不能做项羽,英法联军”。
蒋介石在抗战时曾讲,中国人地域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每一吋山河都是抗日的地方。抗日战争中,蒋介石领导的中国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389310次。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也让日军死伤近250万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蒋介石日记》的出炉与研究,让我们有机会认识蒋介石的另一面,或许也正是历史还原真相的契机。半个世纪以来,两岸对蒋介石的评价,因政治立场不同,存在极大的差异。台湾难免于“完人”的歌颂,大陆则责以“罪人”之名。持平而论,蒋既不是“完人”,也不是“罪人”,然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在铺天盖地袭来的各方压力下,蒋介石忍辱负重,竭力护卫国家,实不愧为民族英雄,功不可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11-28 14:5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要尊重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11-28 12: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中游泳的鱼 于 2012-11-30 15:40 编辑
杨万滨 发表于 2012-11-28 10:30
我们都要尊重历史!


历史从来就是成者王侯败者寇 ,实际刘邦不一定有项羽值得尊重。尊重哪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尤其是蒋公统一中国,结束了军阀混战,及其对日战争中不投降,逆境求胜。团结国内外的力量(包括苏联 中共)抗击法西斯日本。为国为民还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0:30 | 只看该作者
南阳散人 发表于 2012-11-27 09:26
[/td][/tr]
[/table]

       我们都要尊重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30 02:15 , Processed in 0.06286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