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21|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爱中行走的冬泳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5 23: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水散人 于 2012-8-28 18:49 编辑

    滔滔凌河水养育了两岸百万生灵,但也吞噬了无数生命。
    8月20日晚,乌云压城,狂风大作,稀稀拉拉甩下了几个大雨点,天地又归于平静,但就是在这弹指间,凌河水又吞噬了一位47岁的生命。
锦州冬泳水上义务搜救大队于8月2122日,先后组织80余人,分成4个波次,在凌河南大桥至云飞大桥东2号橡胶坝十几万平方米的河面上进行全方位的地毯式摸排搜索,于22日11时搜捞成功,其搜捞难度之大,投入力量为锦州冬泳协会历年搜救之最。
    21日早7:30分,冬泳协会接到溺水家属求救后,我汇同冯海俊先期带领8名海豹冬泳队员赶到凌河南大桥北桥墩事发现场,详细听取了目击者介绍情况,鉴于河面广阔、最深处达2.5米左右,河水流速每秒0.8米,水下可见度为零。我们8名队员手牵着手,从事发第一现场处往下趟、踩、摸,顺流而下,排查800余米至游船码头无果,之后逆水反向摸排。
    9时,阳光冬泳队长赵剑涛带人增援,并带来铁锚、杨钩、救生衣、橡皮圈等简单设备,交换情况后,分工负责,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搜捞,每个区域,每个杂草窝逐一落实,脚下淤泥软软,深处可陷至小腿。河床上遍布坚硬刺脚的椎体状垃圾,很多队员腿部、腰部、胸部、胳臂被划伤刺破,但我们的队员仍坚持着,一步一步往前趟、摸,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快点找到溺水者,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
    飒风吹过,轻起微澜,细波微浪拍打着队员的身躯,小北风有些硬,吹在身上冷飕飕的,搜捞工作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一个上午过去了,下午16时,队员们力竭而止。岸上的溺水家属及热心围观的群众企盼的奇迹没有出现。
    翌日9时,30余名队员齐聚事发现场待命,冬泳协会会旗、红梅泳乐群旗帜烁烁生辉,红梅群主带众泳友姐妹早已做好了搜捞的后勤保障准备:备水、备药、忙着为挂彩队员换药包扎,有的分发装备,有的收管衣物、有的来回联络、有的摄影采访……,忙而有序,为搜捞工作争取有效的时间。
    经研究决定,由阳光队长赵剑涛带部分队员,乘水上公园娄经理提供的游船到2号橡胶坝南侧遗露死角摸排,其余由会长于庆金带队摸排水流分水处,回水湾等重点河段。
    早晨,微雨初过,空气新鲜,阳光明亮,繁花耀眼,滔滔河水,游人如织,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凭栏远眺,傍石看水,依树观云,指点江山,评判当下,搜捞成败得失。有的说:“人死前抓住草不放,人肯定在出事点那儿”;有的又说:“人死没抓头,手抓泥,很劲往里抠,冬泳队东摸西摸白费劲”;更有甚者说:“他们得钱了,要不咋这么卖劲”。面对众说纷纭,冬泳人的态度很坚决:“做我们的事,让他们说去”!
    我们冬泳人把无限的爱奉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队员们常说:“是凌河水养育了我们锦州冬泳人,我们怀着非凡的爱回报社会及家乡父老乡亲,却遭到诽谤攻击,不管怎么样,为爱付出代价都是值得的”!
    大约10点30分,前方搜救队员“快刀”报告:发现目标,在2号橡胶坝第3个墩子下,无法起运上岸,请求支援”,宽阔的河水溢过橡胶坝飞卷直下,有如瀑布飞泉,响声阵阵,坝下荆棘丛生,浅滩烂泥随处可见,地上遍布青苔,十分光滑无法行走,给搬运带来极大的困难,我和于会长与另5名队员赵剑涛、张有为、曹振明、牛志明及张宇英手牵手相扶,跌跌撞撞,摇摇晃晃,多次与遗体零距离接触,而每一次的大晃动后,赵剑涛都要为死者重盖一次遮脸布,以蔽天光,安息亡灵,仅仅500米的路程,却好像走了一年那么漫长,这一步、一步,是极普通的一步,平凡的一步,每一步都让人动容。冬泳人的爱在流动着,传递着,流经每个需要的地方,我想那一定会让酷暑清凉,让寒冬如春。
一切的一切,艰难险阻都成为过去,但我们
    锦州冬泳人的爱会留下来,在爱中行走的脚步会一直到永远!
                   山水散人
                   2012年24日于灯下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42 收起 理由
红梅花儿开 + 2
万里雪 + 5 赞一个!
首席顾问白冰 + 30 赞一个!
小李飞刀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36#
发表于 2012-11-23 18: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梅花儿开 于 2012-11-23 18:34 编辑

        爱有多种形式,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无言的爱”还是“无私奉献的爱”全都溢满温暖和感动。爱的奉献必须坚守吗?必须!尤其是商品经济社会,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中就更必须坚守。坚守爱的奉献,决不是自讨苦吃、自我折磨或自我标榜,她是自我选择、是修养,是冬泳人精神文明健康的表现。
        锦州冬协凝聚冬泳人的力量,十几年来坚守无私奉献,义务搜救溺水21人,搜捞溺亡者13人。有情有爱、有境界、无怨无悔、用非凡的爱回报社会……
《在爱中行走的冬泳人》是一篇搜老纪实通讯,从中可以看到锦州冬泳人在爱中行走的脚步,这爱的暖流,流淌、传递,一定会温暖更多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9-1 06: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梅花儿开 于 2012-9-2 08:22 编辑

        8月21、22日,搜救打捞的整个过程中,我亲历拍摄、尤其队员在水中最艰难地段往岸上运送尸体这个环节中,在岸边,我为身背相机不能近距离拍摄而焦急,为了涉激流过河拍摄第一手资料,我大声征集陪同,两个男士主动站出,他俩手拉手陪我涉激流来到第一现场,完成了无数张队员们运送尸体过程中的微距离拍摄(因是微距离拍摄,好多涉及溺水者近距离照片只能留存,不能发表),拍摄中,我亲历了山水散人所描述的情景“宽阔的河水溢过橡胶坝飞卷直下,有如瀑布飞泉,响声阵阵,坝下荆棘丛生,浅滩烂泥随处可见,地上遍布青苔,十分光滑无法行走,给搬运带来极大的困难,我和于会长与另5名队员赵剑涛、张有为、曹振明、牛志明及张宇英手牵手相扶,跌跌撞撞,摇摇晃晃,多次与遗体零距离接触,而每一次的大晃动后,赵剑涛都要为死者重盖一次遮脸布,以蔽天光,安息亡灵,仅仅500米的路程,却好像走了一年那么漫长,这一步,一步,是极普通的一步,平凡的一步,每一步都让人动容。冬泳人的爱在流动着,传递着,流经每个需要的地方,我想那一定会让酷暑清凉,让寒冬如春。
        是啊,我为冬泳人的大爱所感动。
        更为年已70的山水散人和海豹2007这两位亲临搜捞一线的主席先生的精神所震撼,你们是锦州冬泳协会的好领头雁。
        同时也谢谢为了我的拍摄所提供帮助、甘愿做拐杖的两位男士陪同者。
       锦州冬泳人,我为是其中参与的一员而骄傲!

       请记住吧,那个给锦城人们带来无限感动的两天多---8月21和22日。


领导坐镇


   

搜救队员们急切奔向事发地点



   

   
队员更衣




     
   
准备装备






  

     
仔细排查搜寻  


   
听从调动



指挥在前沿




岸边的观者


   
溺水者家属 的期盼





后勤保障 -----红梅群



稍息时刻再次研讨搜救方案


   

娄老板愿为搜救提供船只


[发现目标后艰难的运送




溺水不幸、尊严随行


     
克服困难运送到岸   



  
百姓的目光......


   
溺水者家属的悲痛


   



  
搜救队员身上的伤痕  


       
于会长婉拒家属的谢意



  
搜救队员上岸后悄然离去的背影




       搜救队员回到冬泳之家基地




冬泳协会、锦州的名片



   
红梅泳乐群体、搜救队后勤的保障  




搜救结束、队员自费AA在餐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2-8-31 20:02 | 只看该作者
十分感谢《央视网》管理者和广大网友对本文的热情关注与鼓励!



本文----

中国冬泳新闻 发表于 2012-8-26 18:06

本主题由 手心里的天使 于 2012-8-26 18:06 审核通过



“网管”第一时间核准上网充分说明:

《央视网》非常注重舆论导向;

“网管”工作胸怀大局,极端负责!



这在中央级网站中可称为率先垂范!


------------------------------------------

以上详见《央视网》----
在爱中行走的冬泳人(回复11/查阅4105)

http://bbs.cntv.cn/thread-16831740-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2-8-30 17:18 | 只看该作者
认真拜读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8-30 16:08 | 只看该作者
向在爱中行走的锦州冬泳人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2-8-30 10:10 | 只看该作者
中央电视台网站:

在爱中行走的冬泳人

统计到2012-8-30-09:46----
(10/3483)


http://bbs.cntv.cn/thread-16831740-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8-29 16:52 | 只看该作者
向锦州冬泳人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8-29 13:52 | 只看该作者
中央电视台网站:
本文由《中国冬泳新闻编辑转发
用户组: 编导

在爱中行走的冬泳人(回复6/查阅3155)

http://bbs.cntv.cn/thread-16831740-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8-29 11:1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搜救队员,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分小组仔细搜索

  
队员们手拉手进行摸、排、探


发现目标后的艰难运送


克服重重困难将遗体运送到岸


队员们上岸后悄然离去的背影


锦州冬泳协会----锦州最响亮的名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8-28 19:14 | 只看该作者
        高队既是这次搜救活动的指挥者、也是亲历参与的搜救者,高队文笔流畅,全部主题围绕爱的流动。高队,你的报告文学精彩动人,你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8-28 18:36 | 只看该作者
        锦州冬泳人是锦城的名片,我们要为弘扬冬泳人的伟大精神而呐喊,更为是锦州冬泳协会的一员而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水散人 于 2012-8-29 10:26 编辑

大家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水散人 于 2012-8-28 17:58 编辑

        感谢白冰老师、万里雪老师对(在爱中行走的冬泳人)的置顶、加亮与推荐、谢谢你们的高度评价与肯定。
        感谢小李飞刀细微入微的剖析点评,飞刀弟博学多才,大哥领教了。
       感谢冬泳网友尘埃落定、红梅、一宁等所有泳友的跟帖关注,你们的肯定与点评、跟帖与勉励,更加体现和弘扬了锦州冬泳人的那种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大爱精神。
        这次的搜救,我是亲历者,因为目睹,所以感动;因为参与,所以感慨;因为有激情,才会让我有感而发,连夜灯下抒发情怀。
        我真诚的感谢大家的关注!让我们都来弘扬人间的博爱,让人间的美好永恒延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8-28 14:56 | 只看该作者
在队员的努力下,二十二日中午,终于找到溺水者。他们又不顾尸体的腐臭,把尸体拖上岸交给家属。家属不知怎么来感谢这些英雄们。拿出钱来塞到队员手中,几次都被推了回来。家属要在饭店请队员吃饭也被婉言谢绝。队员们的壮举感动了家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也感动了锦城。


------------------------------------------

中国冬泳人的本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8-28 05:45 | 只看该作者
向锦州冬泳水上义务搜救队员致以崇高的敬礼!
珍爱生命 科学游泳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8-27 2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李飞刀 于 2012-8-27 22:26 编辑
尘埃落定 发表于 2012-8-27 22:17
小李飞刀的点评堪称完美,受益匪浅,欢迎到锦州做客!



从左至右:山水散人、小李飞刀与尘埃落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8-27 22:17 | 只看该作者
小李飞刀 发表于 2012-8-27 21:57
浅析《在爱中行走的冬泳人》几处景物的描写

        印象中,这是读到的山水散人先生的第一个帖子。可是 ...

小李飞刀的点评堪称完美,受益匪浅,欢迎到锦州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8-27 22:06 | 只看该作者

从左至右:山水散人、小李飞刀与泽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8-27 2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李飞刀 于 2012-8-28 07:24 编辑

浅析《在爱中行走的冬泳人》几处景物的描写


        印象中,这是读到的山水散人先生的第一个帖子。可是,就是这样一篇普通的报道,却让我领教了山水散人不凡的文学功底,亦再次认识了老朋友山水散人。
        文学作品里,对景物的描写,是很难把握的,一般人往往会为景物而景物。而写作高手,则对景物的描写驾轻就熟,使景物恰到好处的服务于主题而不是一般的堆砌。本文最令我折服的就是几处景物的描写,虽是简短数笔,却起到了极好的渲染、烘托之奇效。
        1、乌云压城,狂风大作,稀稀拉拉甩下了几个大雨点,天地又归于平静。异常的天气,是否预示着异常的事件?果然,话锋一转,“凌河水又吞噬了一位47岁的生命。”
        2、“飒风吹过,轻起微澜,细波微浪拍打着队员的身躯,小北风有些硬,吹在身上冷飕飕的。”说明搜救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3、微雨初过,空气新鲜,阳光明亮,繁花耀眼,滔滔河水,游人如织,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凭栏远眺,傍石观水,依树彩云,指点江山,评判当下。寥寥数语,将整个搜救现场以及各色人等,鲜活地展现我们面前。
        4、“宽阔的河水溢过橡胶坝飞卷直下,有如瀑布飞泉,响声阵阵,坝下荆棘丛生,浅滩烂泥随处可见,地上遍布青苔,十分光滑无法行走。”正是这光滑而布满荆棘的救援之路、爱心之路,将锦州冬泳人的大爱升华再升华。
        全文紧绕主题,张弛有度,层层递进。通篇围绕着一个主题,一根红线,这个主题与红线,就是锦州冬泳人的大爱。行走在这条用爱铺就的特殊的路上,虽然只有500米,虽是极普通的一步,但却足以“让酷暑清凉,让寒冬如春”!
        最后,画龙点睛。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大爱的锦州冬泳人的一个缩影,这样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冬泳队伍,多少“艰难险阻都成为过去,但我们锦州冬泳人的爱会留下来,在爱中行走的脚步会一直到永远!
        凝视山水散人先生的笔尖,我看到他的笔端流淌的分明不是墨汁,而是爱的暖流。
        穿行在《在爱中行走的冬泳人》的字里行间,我分明看到这样一支充溢爱心的队伍——光荣的锦州冬泳人,正向我们走来。他们的爱,也正在我的胸腔荡涤。

        看来,山水散人确实不愧为“擅长写作”【注】之人。


注:“擅长写作”,是锦州冬泳人“红梅花儿开”对作者的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7-28 12:23 , Processed in 0.08239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