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9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海蜇蜇到的处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3 0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5:45 编辑

海蜇皮炎(又称水母皮炎)是随着夏季到来而产生的疾病。海蜇的触手上有大量刺胞,刺胞内含有毒液,其成分主要是类蛋白、多肽和多种有毒的酶类,此外还有强麻醉剂、致痛剂、组胺等。当人体接触海蜇触手时,刺胞可刺入皮肤,引起刺胞皮炎,严重者可致死亡。 游泳者裸露的肢体被海蛰蛰伤后,感觉刺痛、灼痛或刺痒,继而蛰伤处出现条索状排列的红斑、丘疹,亦可有水疱、大疱及瘀点、瘀斑。轻者1—2天皮疹可消退,多数患者1—2周皮疹结痂而愈。若全身多处被蛰伤或被大型水母及毒性强的海蜇蛰伤,常在1—4小时内出现畏寒、发热、腹痛、倦怠、出冷汗,少数出现胸闷、口吐白沫、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肺水肿,严重者可致死亡。 一旦被海蜇蛰伤,切勿用淡水冲洗,因淡水可促使刺胞释放毒液。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粘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亦可用海水冲洗。有条件者可用酒精或碱性洗液冲洗或喷洒患处,如10%碳酸氢钠等。对皮损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〣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〣提现即时到账SO.CC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5:45 编辑

[/quote] 非常感谢 山水版主 的热情关注!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5:45 编辑

感谢海之恋大姐,在您这儿学到了不少知识。[/quote]   根据下海及刺胞动物的接触史结合皮疹的特点一般不难诊断。渔民和养殖工人多发生于指间、手背。潜水者多发生于裸露的手腕和面颈部。游泳者主要发生于下肢、躯干。在海边淌水者接触刺胞动物的碎片或污染的海水皮疹多发生于下肢。在接触后若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刺痛和瘙痒,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或风团、水疱等损害,呈条状或片状分布,要考虑有本病的可能。此外可镜检刺胞,被蜇后皮肤表面常残留大量的刺胞,可因洗涤或磨擦而破坏,因此要尽早用透明胶纸粘取,放于显微镜下常可发现刺胞。近来有人用免疫学检查,发现被水母蜇伤后血中可出现抗水母毒素的免疫球蛋白,通常为IgE或IgG增高,但其特异性不高。以上几种诊断方法难以确定为何种刺胞动物引起的刺胞皮炎,必须依据获取的实物进行鉴别。 治疗   发现刺胞皮炎后要尽早治疗,以破坏刺胞,控制病情的发展。胡绍清1993年报告在北戴河遇到的118例海蜇皮炎,用饱和的明矾水湿敷患处,20分钟后局部涂搽哈西奈德液,可很快破坏刺胞毒素,消退临床症状。对皮损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一般在蜇伤后2~4h内反应达高峰),要及时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并给予输液以加快毒素的排泄,以及对症处理。疼痛明显者用盐酸依米替丁或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或在伤面近心端皮下注射1%盐酸吐根碱3mL。 并发症   刺胞皮炎主要发生在渔民、海场养殖工、潜水者。每年夏秋季节多见,7~9月份为高发季节。裸露的肢体在水中常被突然蜇伤。其临床表现根据蜇伤动物的种类,蜇伤的方式、部位、面积、时间、现场处理情况,就诊的早晚和机体的反应状态均有密切关系。被蜇部位常突然发生刺痛、灼痛或刺痒,呈一过性或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这是由于刺丝穿入皮肤时的机械性刺激和注入皮内的毒液引起的化学性刺激所引起。刺痛发生后半分钟内在蜇伤处出现丘疹、红斑或风团样损害,半小时至1 h后皮疹略有消退,仅感微痒,再经半日至1 d,有的皮疹可全部消退,而重型皮疹即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丘疱疹或水疱、大疱、渗液,有的出现瘀点、瘀斑。 常呈线状、斑片状或不规则的地图状,伴有剧痒和刺痛,经1~2周结痂或脱痂而愈,留有色素沉着,一般无全身症状。若全身多处被蜇伤或被大型水母及毒性强的水母蜇伤,常在1~4h内出现畏寒、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肌痛、倦怠、出冷汗,少数出现胸闷、口吐白沫、血压下降及呼吸困难、肺水肿,严重者可致死亡。我国已有刺胞皮炎致死的报告多例。死亡原因一类是刺胞动物毒素引起的中毒反应,出现心跳或呼吸骤停或血管内溶血和血红蛋白尿引起的急性肾衰,或休克肾综合征引起的高血钾症。另一类是毒素引起的过敏,出现过敏性休克。 此外,在暴风雨时水母触手上的刺胞可被水浪冲落在水中,在几个月内仍有蜇人能力。还有些刺胞动物可向周围释放出变应性或抗原性的有毒物质,也能使人发生刺胞皮炎。人虽未直接接触这些有害的刺胞动物而发生的刺胞皮炎称为刺胞动物间接引起的皮炎。刺胞动物的碎片或脱落的刺胞及刺胞动物向水中释放的毒液可随飞溅的水滴或污泥不仅可引起刺胞皮炎,而且若进入眼内可引起严重的结膜炎和眼睑水肿。 预防   1、对在海上作业或养殖场工人要进行宣传教育,加强个人防护,绝不能用手直接抓取或捞取捕捞的海产物。在海上遇到海蜇浮游水面切勿用手推移。赶海时海滩上不明种类的海生物不能随便捡拾或用手触摸。夏季海水浴者要选择洁净的海水区,并在浴场架设严密的网具以防水母进入,并备有一定的急救设施。   2、一旦被刺胞动物蜇伤后要尽快去除粘在皮肤上的触手,以防止未放射的刺胞进一步释放而加重病情。切勿用淡水冲洗,淡水可促使刺胞放射。在现场可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粘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不可用手直接擦拭,可用海水冲洗。如有条件可用酒精(dafi注:有一说是不能使用酒精)或碱性溶液冲洗或喷洒患处,或用10%碳酸氢钠溶液冷敷患处,这样可清除残留在皮肤上尚未放射出毒液的刺胞,使触手或刺胞变性失活,能明显地减轻蜇伤的症状。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卐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卐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8-13 09: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5:45 编辑

感谢海之恋大姐,在您这儿学到了不少知识。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0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5:45 编辑

[/quote] 我是今晚看见上海人的帖子《朋友上海请注意海蜇》,看到帖子里的小男孩真的心疼死我啦,你没有亲身经历你完全不能理解到那种难以忍受的剧痛啊!我恨我的帖子发晚啦,没有及时的提醒大家!而我现在也不知该怎么办?因为我知道被蜇的及时救治,怎么才能让大家都知道?都会马上救治。 谢谢您的及时报道! 当我看到“请朋友上海注意海蜇”的题目,我便亟不可待的看下去,看到小男孩那惨不忍睹的伤痕,我的心近乎抽搐,连着打了三个寒噤!那小男孩的痛苦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我真不知该怎么办?我的心里十二分的痛楚!不!是震撼!我想把我原来的几篇文章在转发一遍,能否为解除泳友朋友少遭此劫而尽点力。有关水母的信息 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点5亿年前,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水母约250多种,我国常见的大约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海洋研究组织公布:海水污染和气候变暖及过度捕捞(海龟和金枪鱼是水母的天敌)为水母的大量繁殖创造了理想的条件,10年后,情况将更严重,水母的繁殖能力惊人,雌水母每天可产4点5万个未受精卵,为了增加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机会,几百万只雄性和雌性的月亮水母集合在一个地方举行配子交换大会,而且精子和卵子都蛰人。 一 水母为什么蛰人 水母是一种漂亮的水生动物,没有脊椎,身体的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从伞状体边缘长出须状条带叫触手,触手有的可长达20米-----30米,那些细长的触手是它的消化器,也是它的武器,在触手上布满了刺细胞,刺胞内含有大量毒液,像毒丝一样,毒液的主要成分是类蛋白多肽和多种有毒的酶类,此外还含有强麻醉剂,组胺等,当它遇到人体或猎物,触须就会缠绕上去,同时囊中弹出刺丝,刺进人体或猎物,释放肽类毒素,分泌酵素迅速将猎物或人体的蛋白质分解,瞬间麻醉、瘫痪、死亡。 二 蛰伤后的感觉 有如被皮鞭狠狠 的抽打,也像被电流击中,感觉刺痛,灼痛、带有刺痒,(1-----2周皮疹结痂)并出现红肿,出现条索状的红斑、丘疹、水泡、瘀斑,若全身大面积蛰伤或大型水母及毒性强的海蜇蛰伤,常在1----4小时出现畏寒、发热、腹痛、出冷汗等,也有人出现胸闷、口吐白沫、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肺水肿,严重者可致死。 三 蛰伤后的处理 1 千万不能用淡水冲洗和阳光直射,淡水和阳光可促使刺胞加速释放毒液。 2立即用海水或水中的沙、毛巾、衣物等使劲搓洗伤口,擦去黏在皮肤上的毒液和刺在皮肤里的毒刺。 3 用9度白醋清除残余的水母刺。 4 用饱和明矾溶液、氨水、碱性溶液清洗。 5 搓不掉的刺用镊子拔出。 水母比眼镜蛇更危险。名列榜首的是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北沿海水域的箱水母,也叫黄海蜂,是最致命的,能在3分钟内让人的心脏停止跳动。这些个不大(直径不到20公分)半透明的家伙,触须上有几十亿个毒囊和毒针,足够用来杀死20个人。它的毒液主要是损害心脏,当毒液侵入人的心脏时,会破坏机体细胞和跳动的一致性,从而使人的心脏不能正常供血,导致人迅速死亡,这些非常危险、毒性大的家伙,在水中难以发现,游速极快(每小时超过4点5公里)它们生活在澳大利亚浅水湾,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游向海滨浴场,在炎热的天气中,它们潜入深水中,只在早晨、傍晚出现,仅在菲律宾,每年就有20---40人被蛰而死。 具 体 事 件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报告指出,每年全球大概有1点5亿宗水母伤人事件。 2006年西班牙红十字会在布拉瓦海岸就治疗1点9万名被水母蛰伤的游泳者。 早在2007年数据统计显示,一种名为“蓝瓶”的水母大量聚集在澳大利亚东部海滩,这种有“葡萄牙战舰”之称的水母,曾在2006年蛰伤过3万名游泳者。特别是当年在澳大利亚世界杯游泳赛期间,由于水母突然“占领”泳池,一些运动员只得中途弃权。 2009年仅在8月份的一周之内,西班牙南部城市加迪斯就有大约1200人被水母蛰伤,几乎是前几年正常年份的9倍。这也让很多游客对西班牙的海滩望而却步。 2009年11月2日,日本一艘10吨重的渔船在日本东部海域因所捕捞水母过重而造成翻船事故。 写到这里,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咱们的姜国斌、赵文媛和好多孩子在澳大利亚的朋友,还有居住在西班牙“四虫宝丁”咱们这个朋友,希望有联系的,大家要互相转告,以免受其害。谢谢!
蜇出没,16岁小伙洗海澡“中招”
大连晚报 2012-08-12 00:04
文/首席记者 恒柳 实习生 由芳远■图/首席记者 李传报 实习生 高明萱
点评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α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α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8-13 0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2-3 15:13 , Processed in 0.03719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