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怎样活过一百岁
# t4 |; o0 M' E东方文捷评论】 作者认为:决定着我们的健康与长寿是先天的基因和后天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二者缺一不可,我们的寿命就是被这内外两大因素牢牢控制着。 关于“先天的基因”问题,我们活着的人好像已经无能为力了。关于“后天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作者只提到“节制饮食”防止“饮食过饱”,我认为,此提法比较片面。 我的养生原则是:1、控制饮食 2、适当运动 3、保证睡眠 4、调整心态 5、防止各种伤害。 我的口号是:不怕年龄大,不怕头发白,不怕有皱纹,60刚起步,80正年轻,活到100不是梦。吃得快,拉得快,睡得快,走得快。 ' L& ~8 b R4 V5 i5 Q5 o- B8 A: R
据专家推断,公元前275年时,人类的平均寿命为26岁;到了1900年,因为营养、卫生条件的改善及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的平均寿命上升为49岁。近50年来物质文明的空前繁荣,使人类从饮食到健康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和高度,平均寿命又增长了近20岁。于是,有人断言,按此速度增长,150年后人类可以轻松活到120岁。 2 e/ x8 M* p# l/ A* s# p
最近,英国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年龄高达405岁的蛤。因为它出生在中国的明朝,所以将其命名为“明”。它有幸成为地球目前已知的寿命最长的生物。想想自己只有几十年的生命,很多人不禁发问,人类的寿命是否能够更长些?
; f' a- O* M8 D3 X( h 人类的长寿梦想几乎与人类的文明史同步。但不幸的是,千百年来探求长生秘诀的人士,不是误入歧途,害人害己,就是遭遇坑蒙拐骗,弄虚作假,或是陷入伪科学的陷阱,不能自拔。 0 y6 \, q0 U2 Q# T. s% c, D# n* b
如今,以生命科学的发展作支撑,医学界通过研究,将为人类实现长寿梦想提供可能的选项——
- U5 M4 c) I, V! K5 u8 ] 据统计,近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百岁寿星出现激增。以美国为例,60年前,美国百岁以上的人只有2300位,现在美国百岁以上的人已接近10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50年后,全世界百岁以上的人口将从目前的30多万猛增至3200万。 6 W: B* Z: H& k- B4 u
决定长寿的因素 3 V9 k. w- `# f& l" i9 M
现实中,让不少人深感困扰的是,为什么有的人喝酒抽烟,一辈子不注重均衡饮食和养生保健,却仍然可以长寿;而有的人生活规律、无不良嗜好,做任何事都首先想到是否有利于健康,岂料刚拿到退休证便撒手人寰。每遇类似事例,“胡吃闷睡”者总会大发感慨,对讲究养生保健人士极尽讽刺和嘲笑。
( M3 G# I1 C s 那到底是什么在决定着我们的健康与长寿呢?是先天的基因,还是后天所选择的生活方式?
# O E. q3 ?# W2 c 答案很简单,二者缺一不可,我们的寿命就是被这内外两大因素牢牢控制着。美国著名的人口学家杰伊·奥利昂斯基和他的研究小组,用11年时间,对410名百岁老人进行寻访调查后发现,他们父母的平均寿命比当时一般人要高9~10岁。科学家得出结论,遗传基因对人类的健康长寿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百岁老人的基因都是完美组合,除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功能的基因外,有害基因的数量相对较少,故而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罹患各种老年病的风险。 ; `7 l/ U) B+ t9 E4 t
另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人群是在日本冲绳。这里是世界百岁老人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检测发现,90%以上冲绳人的基因良好,包括染色体端粒长度、DNA耐损伤度和甲基化等指标均排在已知人群的前列。从生活习惯看,冲绳人喜欢运动,70岁还坚持工作的人占该年龄段人口的84%。海产品、粗粮和水果是他们的主要食物,饱和脂肪酸的摄取量很少,而且绝不暴饮暴食。此外,冲绳乃至日本人健康长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以积极乐观、认真进取的心态憧憬生活。在健康学家看来,冲绳人长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正是完美基因和良好生活习惯兼具的代表。
- t3 E0 J2 z, F' P) E# @/ U; w 不求年轻,只为健康
* L2 O' r- I6 a: N 长寿前提是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疾病缠身、举步维艰,或是浑身插满管子度日如年,都与长寿的内涵相去甚远。失去活力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5 w. w0 E; V- X 你也许想象不到,绝大多数百岁老人的生活,是既有条理又讲究质量的,不仅是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高过小他们二三十岁的隔辈人,连生命体征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顽强与坚韧。
+ y2 {+ `, y7 p+ d/ K1 R 杰伊·奥利昂斯基早就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他说,过去没有人会质疑,慢性病、行动不便、痴呆症的概率会随着时间的脚步无情地增长,但是,根据调查研究证明,与80岁的人相比,那些90岁以上的寿星们的身体更加健康,行动也更利索。 7 X; w/ b; |1 a L3 b) @: D
美国波士顿托马斯·贝勒斯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现象。临床发现,老年痴呆在85岁以上的老人中的发病率为40%,在90岁以上的老人中发病率是50%,但在百岁以上老人中的发病率却只有25%。
# n7 z2 U$ T7 J% b. p; b9 Q 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老年人活得岁数越大,对抵御老年病似乎越有准备,开始是心理的准备,逐渐反映到机体上。不是对老之将至的恐惧,而是从容积极的应对。从历史的角度看,那些活过90岁以上高龄的老者,一定是长期以来拥有健康体魄的人。这些具有强悍生命力的个体,具有延缓时间脚步的神力。他们不仅活得长久,也活得更加健康。即使走到生命的尽头,他们也不会遭受疾病的困扰,而是清爽地享受“无疾而终”。 l9 ^5 J/ o% ?+ }& ]8 l1 i
需要说明的是,抗衰老不等于变年轻。科学不可能,也不应该帮助老年人重新年轻起来。因为返老还童是错误而又不可能实现的想法。科学和科学家要做的是延长人类进入老年之后的寿命,并且要保证他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惟其如此,才能让他们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 _$ u* B$ q9 f该知道的和能做到的
. x' u! E& ~ _) ?/ v3 | p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20年,在日新月异的生命科学大背景下,抗衰老医学得到迅猛发展,在延缓老年病的出现和减轻老年病症状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在基因层面对长寿、抗衰老的研究同样获得了可喜的进展。过去虚无飘渺,渴望不可及的字眼,现在变得越发清晰明朗了。
( w% ]' j/ [+ m5 ^& ]0 ?/ G9 W0 M' ?# A 根据美国医学会对全球1850位90岁以上老人的问卷调查,其中93%的人具备以下五个特征:血压低于120/80mmHg;血总胆固醇低于5.20mmol/L;没有糖尿病;不吸烟;没有心血管疾病或中风病史。
0 y% @. W2 L, S6 R 基因科学已经揭示了衰老的原因,其罪魁祸首就是自由基,它可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甚至会破坏酶和DNA,使细胞逐渐萎缩死亡。
2 \; x4 v8 q- }. E# V' K: H 既然基因是决定人类寿命的重要因素,研究自然就从基因开始。通过对人类基因图谱的反复观查比对,科学家发现人体的4号染色体上存在长寿基因,而载脂蛋白E2型也有延长寿命的作用。同时,科学家已经追踪到自由基的老巢——藏在血液中的(NADPH)氧化酶,假如能够抑制这种酶的表达,便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小白鼠实验证明,上述两种方法双管齐下,可以使它们的寿命延长35%。 ( L" @+ ^3 N- D6 S'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