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野泳者的政治观》(第七篇/共八篇) 转帖者按: 在《北京市河湖管理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两个地方法规的限制下,在北京市的任何自然水域游泳均属违法的!因此,北京的冬泳活动常被某些媒体斥责为“野泳”!目前,北京的冬泳活动只能在老传统和新法规的夹缝中生存!著名社会学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先生从社会学和法理的角度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批驳了这种对冬泳者的无理攻击!并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为冬泳者辩护.读了“郑文”,也可以使全国的冬泳爱好者更加了解北京的泳友,为坚持开展冬泳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 北京市冬泳俱乐部副主席、海淀区冬泳协会主席赵瑞英同志认为“郑文”写的非常好,委托我将此八篇文章传上中国冬泳网,为北京冬泳活动的合法性大造舆论!赵老今年80岁,有30年的冬泳泳龄,离休前曾任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副局长.赵老曾为北京的冬泳活动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也经常在《北京日报》上撰文宣传冬泳.离休后,赵老把冬泳活动当作一项事业来干!有人曾在中国冬泳网撰文—《赵老的人生三大境界》(此文可搜索或点击:http://www.china-ws.org/bbs/showpost.asp?id=6873),来赞美赵老对冬泳活动的执著精神! 北京冬泳人向泳友郑也夫教授和赵老致以崇高的敬意! 正文: 我主张就玉渊潭公园可否游泳之事开听证会.反对者以讥笑的口吻说:“就这小事还要开听证会?”我想反问:其一,历史悠久、持续不断、人数众多的一项群众活动可否单方面简单地宣布禁止?其二,已经陈述过的原因,诸如水脏、危险等,说服了游泳者吗?其三,说服不了对方,是走向听证会,还是强化未经听怔的决策?我以为,园方要么放弃禁令,要么开听证会.我很难想象园方会正式放弃禁令,因此,以为听证会将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 走向听证会意味着走向政治.一提政治很多人会心生反感,其实那是专制流毒所致,那是对政治本来含义的误解.什么是政治?一本《政治学百科全书》为之定义:政治就是一群在利益和观点上很不一致的人们做出集体决策的过程.没有分歧就没有政治.如果分歧能够通过交换意见达成一致,就避免了政治.而分歧无法通过交换意见达成一致,将面临两个可能性.其一,一方压制另一方.其二,交给一种程序,分歧双方在其中陈述、商讨,而后才由既定的机制来决策.大家接受该程序所完成的决策.能不走政治道路,即可以通过私下交换意见来解决,很好;走政治道路也不坏;唯有压制和暴力不可取.利益上的分歧不能私下解决的不在少数,因此,学习走政治道路应该是我们社会中的大课题. 博客上很多支持游泳的人认为我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做这事与一个有影响的教授的身份不符.我承认我发表过很多言论,但不认为我的言论对社会事物的发展变迁有过影响,我以为它们不过是在认识相似的人们中产生过共鸣.我不觉得在禁泳问题上搞听证是小事.成千上万人几十年的习惯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同时我看不到通过私下商议解决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政治不是老百姓们高不可攀的东西,就是用以解决他们间的分歧的手段. 我同意,还有比公园游泳更大、更严峻的社会问题,比如矿难问题、农民工子弟就学问题,但是大问题不排斥小问题,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它们是并行不悖的.而在民主化程序的学习中,所谓“小问题”有格外的意义.因种种原因,那些更严峻的大问题的讨论空间相对狭小,而小问题正因其小,讨论的空间会更宽松,较少受到约束.民主程序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来说是新事物,一个严峻的大问题是否率先进入这一程序是颇费思量的,因为有一个大家对程序不熟悉以及在不熟悉的程序中决策一个大问题的成本问题.“小问题”成本也小,用它来学习听证,学习民主过程,是极好的选择. 如同球员需要胜利来鼓励一样,民主参与也需要胜利来鼓励它的推动者.大问题反馈慢,难解决,很难形成鼓励.小问题反馈快,易解决,会对参与者产生具体的、良性的鼓励. 野泳者们是从维护自己的利益出发的.当禁泳的争论曝光于社会,接受舆论的评价,乃至进入听证会,我们以为对促进公民学习、参与公共事务,对建立和谐社会都是有益的.这或许是野泳者维权的一个副产品.维权关乎某一群体的切身利益,而这一副产品关乎整体社会生活. 作者:郑也夫 原载《新京报》2006年7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