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21|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乡、鹿邑、郑州水上救援队大洪水长漂黄河新乡封丘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14 2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冰岩 于 2010-8-28 19:41 编辑
* U, ~6 A# u5 b+ R& H, k% `
" c  O% V9 E  l( \2010年8月14日新乡、鹿邑、郑州三地泳友大洪水长漂黄河新乡封丘段,新乡红十字水救队,、鹿邑水上救援队、郑州水上救援队共27人参与。长漂的目的既是为未来的洪水救援进行基础训练,也是保护母亲河的宣传活动。洪漂距离18公里。时间45分钟到1个半小时。长漂时正值近年来最高洪峰到来,浪高1米,流量2600.
: d9 Y( U: h& W, y5 x     8月14日上午9点三地水上救援队在新乡封丘东浮桥勘察地形和水情,讨论长漂方案,确定登陆地点。北岸地貌容易登陆,但也容易在强渡时被冲入浮桥船底,南岸是主流区,登陆点地势较陡,登陆较为困难,为了安全,经共同协商,登陆点设在南岸收费站上游100米处。; r8 ~9 e# s* @
为了进一步保障安全我们租了一艘快艇,船租300元,后来得知该快艇没有营业执照,出发时被强行扣下,经多方交涉又换了一艘有执照快艇,这使我们下水晚了1小时,下水2:50。- J' o0 ^  X" |* |: d- y6 _
     中午在渔家就餐,比较宰人,讨价还价后,共600元餐费。就餐以补充能量和蛋白质为主,就餐后很快长漂没有让大家吃太多淀粉主食,当然所有费用aa,每人费用41元(交通费各队自己结算,不列入),就餐后赶赴下水点浮桥,合影,考察地形和水清,确定从主流区的南岸浮桥下游下水。' d" l5 T* D, q5 v0 R' T
    下水后一部分胆大的直扑北岸石头堤坝,享受1米高的浪区,使得沿南岸土堤游进的泳友嫉妒不已,我让快艇快去北岸救援,以防意外撞堤事故,快艇在浅滩搁浅,但很快被救援正常。稍后南岸泳友也享受到1米高的浪区。稍后进入一段平缓的激流区,快艇前后照应并为大家拍照。随后在南岸出现较大回流区,有许多旋窝和小碎浪,使沿南岸游进的朋友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搏击。队友距离很快被拉开。一旦完全陷入回流会被激流冲向布满碎石的堤岸而擦伤或冲向不停塌岸的3米高土堤,会被困在哪里很难出来,我在探路漂时就被困在这里,好郁闷。
/ y$ @0 X- F+ ?  F3 w* q    大部分队员在快艇船老大的招呼下,在我们指定登陆地点以前提前登陆,我感觉船老大的主意比我们的设想更安全。我和几个胆大的(郑州水上救援队副队长长拿谦,新乡赵英和王宝珠)在我们预定的登陆点登陆,感觉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最后所有队员安全登陆。大家一致感觉很爽,还没有尽兴咋就登陆了,哈哈。当然,新乡无法和3米大浪的三门峡大洪水相比,但可以算小三门峡,嘻嘻。
! `9 L6 M3 p0 J3 S" I" T+ X5 i    新乡能独立开发大洪水长漂的游泳平台,意义是重大的。此次活动也是希望将这个资源大家共享。三门峡杨队、百岁,焦作董启温等都是好客的好汉,不怕承担大洪水长漂的组织风险,令人钦佩。没有这些先行者,也不会有新乡大洪水长漂活动的举行,再次向他们表示敬意!并借此向新乡、鹿邑、郑州水上救援队的好汉表达真诚的敬意!单就新乡救援队来说,许多人不敢参加,一是在我组织此河段的探路漂时差点出现死亡事故,二是洪漂当天气象台预报有雷阵雨,我发帖说要赌一把天气预报,三是需要搏击近年来最高洪峰。
: J# E+ r  }$ q) S) Q4 `) V* ]  此次活动总负责新乡水上救援队队长冰岩,活动顾问和长漂领航员新乡赵英。鹿邑领队海底森林(河南冬泳联盟主席),郑州领队苍耳(河南水上救助志愿者联盟副主席),感谢新乡志愿者司机小郝和长汉,感谢郑州美女摄像师那谁等志愿服务人员。
* {. P) j2 T* V! O: i( B* p8 t   欢迎上传图片,谢谢!
0 [( _  [9 B4 r% N- l7 p
下载 (51.86 KB)
8 k( r$ H/ K% [0 g8 P2 i7 t昨天 22:08
7 V  A' \5 d& @3 |3 m! |0 Q6 w4 o" X, t9 C5 s6 Q- p

/ ?6 b. Z( D" [ 下载 (40.96 KB)
本帖最后由 冰岩 于 2010-8-2 22:36 编辑 : r( \1 U  u0 M0 f* Z+ Y- R1 j, G" l
3 c; i- }' B$ E$ e
下载 (61.41 KB)5 \" H2 I, n+ C9 \5 s7 I, n
昨天 22:30% J( g4 Z( c& M2 F1 v& @( S

8 r: K& R1 G% j. o' V- _3 E1 [5 h0 F9 V, e
+ |  I) D( D) q5 `5 B
下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佰隆人 + 2

查看全部评分

41#
发表于 2010-9-14 01:02 | 只看该作者
祝贺封丘段,成功漂游黄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23: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岩 于 2010-8-24 23:07 编辑
1 ~- a6 ~1 b5 V5 G3 I8 B3 k
( Q" y6 a" J5 s' Z; `旋窝区和回水区都让苍耳赶上了,哈哈。记忆犹新吧。. W; X* w) Z. z& X5 E. v
" n9 x# _9 f8 j1 k; e; h6 g  F
下载 (75.78 KB)
4 J" l1 G- }* `; s1 B2 分钟前
/ }: D& v& E% n6 \6 x* _0 ~3 c& O* I: N# ?4 u
) J7 l+ i$ O- m! E; V1 v1 O

7 q) g3 Y. ?" _
+ h; W! O/ c1 k$ V4 d回水区! s; m6 E: N) w' q# D& S0 s
7 @0 D  N. W' v  ]1 L
  V; ?- |% {. ~- M4 F9 q: B9 u
可以看出前方4人(新乡的)刚刚逃出回水,这两位不玩命游就出不去。回水区也有旋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8-23 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8# 龙虎
, A& D- {: e" T* U
+ y; Z* ~; W" b: c
, n1 P0 l. }1 {  Z& ?  A* }! c  E+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8-23 17:36 | 只看该作者
认真考察,精心组织。祝贺新乡、鹿邑、郑州水上救援队大洪水长漂黄河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8-22 20:53 | 只看该作者
又看见了老朋友,祝贺你们漂流成功!
: S$ s# h. c& c  Z: m% r  |! m0 ]$ i冬泳缘 发表于 2010-8-17 16:27

1 }/ \  [1 ?6 S# D) n8 I
6 W3 G$ e& D) \. s
! \8 ?: j* ~7 t- r/ O; a4 D    欢迎冬泳缘老师抽时间漂游黄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8-22 15:59 | 只看该作者
冰岩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8-20 1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0-8-19 15:03 | 只看该作者

5 r9 U2 w" L# b& u0 c# U 33#
9 j( V( J4 U6 T) c4 ]( f% z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 K; [9 Z8 q8 S0 t& F

+ a8 I+ v) W4 l5 Q+ R" n* i" ^# ]3 e2 F
; C1 e' p! X; R( [* B& \" p& W
& N* m# d# g1 V  I# o9 M) o+ ?# u

0 R3 O9 m8 E- s
3 k* }5 A& K2 Z; {% C; o% n, J7 i
能者劳智者忧啊,冰岩为我们的漂流真是呕心虑血啊
4 W5 H7 O2 o" {* v+ u
, r9 F6 B& J  k        兄弟写的好啊,冰岩老师真是辛苦了6 n# u0 p; I! f6 F
! D) O, U/ O* }, I$ p% h
& y9 E( S5 _9 `* \

1 F; D4 S. G! t, N5 i7 `3 d- I* f& _" m: I- e7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8-19 14:24 | 只看该作者
能者劳智者忧啊,冰岩为我们的漂流真是呕心虑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8-17 22:37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一直很关注黄河,经资料考证,毛泽东曾多次想畅游黄河。1958年8月7日他视察兰考东坝头,就打算横渡黄河,保卫人员再三劝阻,终于作罢。1959年9月21日,他在山东泺口险段视察黄河,对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说,全国的大江大河我都游过了,就是还没有游过黄河。我明年夏季到济南来横渡黄河。但终其一生,毛泽东没有游过黄河。现在毛主席的老实孩---我们,屡次畅游黄河,这对毛泽东和黄河来说,可都是少了一种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0-8-17 17:09 | 只看该作者
你们是挑战自我的英雄。我佩服你们。
) Z1 X  O1 ?: C& I&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8-17 16:27 | 只看该作者
又看见了老朋友,祝贺你们漂流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8-17 13:45 | 只看该作者

2 Q# {% ]  v9 p( E8 B/ ]6 }.
& e$ d' G" U4 n6 ~; v8 M: `             详尽的资料,科学的主张。
5 X9 S5 F* Q2 a  B
3 l  V; k; l: a5 J' {! S4 g/ E$ j) d* D4 }* b: p1 Z. S
             有益的事业,泳者的榜样。! K6 t) B8 U1 {
         开发黄河漂流资源支持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8-17 08:35 | 只看该作者
  R% C; ~  @  @- h: |
             详尽的资料,科学的主张。
! N  R  x- \* h/ y : h3 t# a7 y7 r3 z8 m8 T) i

5 ], Y3 d0 i. [& p- _  h- \" ?             有益的事业,泳者的榜样。
0 q& j" U7 L( I/ e. h
  ~6 G3 q9 x: s+ R
- \; o9 q* N6 O4 o% d
2 P0 i- n$ i: ~! y5 q# V
: g; s! |' {+ l+ q. |4 J            开发黄河漂流资源支持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2:33 | 只看该作者
新乡黄河简介
$ h  W! Z0 V# A8 u; Z) _& W9 A' X  y$ @/ r) I# r' w9 @4 F9 c
黄河,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巨川,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她跨高原进峡谷、入秦川、跃龙门横贯全国九省区,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5.2万Km2。黄河根据其自然地理特点,可分为上、中、下游,其中河源至内蒙的托克托为上游,长3472Km;托克托至桃花峪为中游长1206Km;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长786Km。 黄河下游属平原型地上悬河,洪水主要靠两岸堤防约束。新乡辖区段,地处黄河下游之上端,上与武陟接壤,下与濮阳毗邻,河道长约165KM,流经原阳、封丘、长垣三县,其间有黄河一级支流天然文岩渠汇入。辖区内河道东坝头以上系明清故道,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两岸堤距5.5--12.7Km,平均比降2.03‰,弯曲率1.1,河弯半径2800--5000M,河道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段;东坝头至下界,系1855年铜瓦厢决口后形成的河道,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为河道由西向东北的转弯段,两岸堤距一般5—20Km,最宽处25Km,河道平均比降1.7‰,弯曲率1.07,河弯半径3000—5000M亦为游荡性河段,素有“豆腐腰”之称。 黄河新乡河段总的特点是:泥沙淤积严重,槽高、滩低、堤根洼,泄洪不畅,主流摆动频繁,极易发生斜河、横河危及堤防安全。 新乡境内的黄河堤防,根据其修建的年代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分为临黄堤、太行堤、贯孟堤。其中临黄堤153.212Km,太行堤44Km,贯孟堤21.12Km,总计218.332Km,其中设防堤防184.532km。临黄堤上有险工2处,(即曹岗、辛店,目前辛店已属二级险工)共有140座工程,其中:坝47道、垛56座、护岸37段。截止目前临黄堤上共建防洪坝270道。河道控导工程、护滩工程共计35处,其中控导工程15处、护滩工程20处,共有710座工程,其中:坝421道、垛256座、护岸33段。 为了充分利用黄河水利资源,更好的为农业服务,自五十年代以来至今,我市在临黄堤、太行堤上共建涵闸10座、虹吸4处,设计引水流量为455.42M3/S,设计灌溉面积1185.60万亩,此外还利用黄河水含沙量大的特性,有条件的堤段进行了淤临、淤背巩固了堤防安全。 新乡黄河滩区位于黄河下游上端之左岸,自西折向东北呈带状分布,长约165Km,宽1—10Km,涉及原阳、封丘、长垣三县,区内共有村庄508个,人口49.565万人,耕地71.23万亩。其人口约占黄河下游滩区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约占河南黄河滩区人口的近二分之一,是黄河下游滩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滩区。封丘东坝头以上为1855年铜瓦厢决口河水溯源冲刷下切河道形成的高滩,涉及原阳和封丘的上段,由于主河床多年淤积抬高现高滩已不复存在;东坝头以下是1855年改道后形成的低滩,涉及封丘下段和长垣。该滩区既是大洪水的通道,又是滩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其中原阳和长垣两县滩区人口和耕地均占其全县的1/3,经过多年的滩区治理和安全建设,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但由于近年来黄河河道的严重淤积,中小洪水漫滩机率增大,且避洪设施及撤退道路又满足不了避洪与迁安之需要,滩区群众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很难保障。 为防御特大洪水,顾全大局,减少损失,我市有两个防御特大洪水的分、滞洪工程,即北金堤滞洪区、大功分洪区。 北金堤滞洪区,涉及我市长垣县的2个乡,50个自然村,约3.00万人,耕地3.75万亩,滞洪面积72Km2。 大功分洪区总为面积2040Km2,涉及我市所辖的原阳、封丘、延津、长垣四个县的41个乡、1043个村、107.85万人,耕地208.87万亩。截止目前,该分洪区仍无任何避洪设施,一旦启用区内近100余万人的生命财产将遭受灭顶之灾。 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我市广大党政军民和黄河职工在“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治黄方针指引下,团结治水。对所辖堤防进行锥探压灌、修戗加固、补残淤背,并进行了三次大复堤,对所有险工及河道工程进行加高、加固,使防洪工程体系日臻完善,抗洪能力有所增强,改变了旧中国黄河三年两决口的险恶局面。战胜了花园口站10000M3/s以上洪水12次,特别是战胜了1958年22300M3/s和1982年15300M3/s两次特大洪水。取得了黄河五十多年岁岁安澜的巨大成就。 黄河泥沙是黄河危害于民之根本所在,因此在黄河泥沙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尤其是近年来,黄河来水偏少,大量泥沙滞留于主河槽,河床不断抬高,“二级悬河”形势加剧,而我市所处的地埋位置之特殊、防洪任务之重、蓄滞洪区之多,在其它沿黄市县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有“黄河防汛险在河南,河南黄河险在新乡”之说。日趋严峻的黄河防洪形势,仍是我市黄河防汛工作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2:33 | 只看该作者
新乡黄河简介. [9 }- J6 w. c* r4 e% I" F
5 \+ [) v4 b, {/ h% L
黄河,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巨川,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她跨高原进峡谷、入秦川、跃龙门横贯全国九省区,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5.2万Km2。黄河根据其自然地理特点,可分为上、中、下游,其中河源至内蒙的托克托为上游,长3472Km;托克托至桃花峪为中游长1206Km;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长786Km。 黄河下游属平原型地上悬河,洪水主要靠两岸堤防约束。新乡辖区段,地处黄河下游之上端,上与武陟接壤,下与濮阳毗邻,河道长约165KM,流经原阳、封丘、长垣三县,其间有黄河一级支流天然文岩渠汇入。辖区内河道东坝头以上系明清故道,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两岸堤距5.5--12.7Km,平均比降2.03‰,弯曲率1.1,河弯半径2800--5000M,河道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段;东坝头至下界,系1855年铜瓦厢决口后形成的河道,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为河道由西向东北的转弯段,两岸堤距一般5—20Km,最宽处25Km,河道平均比降1.7‰,弯曲率1.07,河弯半径3000—5000M亦为游荡性河段,素有“豆腐腰”之称。 黄河新乡河段总的特点是:泥沙淤积严重,槽高、滩低、堤根洼,泄洪不畅,主流摆动频繁,极易发生斜河、横河危及堤防安全。 新乡境内的黄河堤防,根据其修建的年代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分为临黄堤、太行堤、贯孟堤。其中临黄堤153.212Km,太行堤44Km,贯孟堤21.12Km,总计218.332Km,其中设防堤防184.532km。临黄堤上有险工2处,(即曹岗、辛店,目前辛店已属二级险工)共有140座工程,其中:坝47道、垛56座、护岸37段。截止目前临黄堤上共建防洪坝270道。河道控导工程、护滩工程共计35处,其中控导工程15处、护滩工程20处,共有710座工程,其中:坝421道、垛256座、护岸33段。 为了充分利用黄河水利资源,更好的为农业服务,自五十年代以来至今,我市在临黄堤、太行堤上共建涵闸10座、虹吸4处,设计引水流量为455.42M3/S,设计灌溉面积1185.60万亩,此外还利用黄河水含沙量大的特性,有条件的堤段进行了淤临、淤背巩固了堤防安全。 新乡黄河滩区位于黄河下游上端之左岸,自西折向东北呈带状分布,长约165Km,宽1—10Km,涉及原阳、封丘、长垣三县,区内共有村庄508个,人口49.565万人,耕地71.23万亩。其人口约占黄河下游滩区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约占河南黄河滩区人口的近二分之一,是黄河下游滩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滩区。封丘东坝头以上为1855年铜瓦厢决口河水溯源冲刷下切河道形成的高滩,涉及原阳和封丘的上段,由于主河床多年淤积抬高现高滩已不复存在;东坝头以下是1855年改道后形成的低滩,涉及封丘下段和长垣。该滩区既是大洪水的通道,又是滩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其中原阳和长垣两县滩区人口和耕地均占其全县的1/3,经过多年的滩区治理和安全建设,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但由于近年来黄河河道的严重淤积,中小洪水漫滩机率增大,且避洪设施及撤退道路又满足不了避洪与迁安之需要,滩区群众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很难保障。 为防御特大洪水,顾全大局,减少损失,我市有两个防御特大洪水的分、滞洪工程,即北金堤滞洪区、大功分洪区。 北金堤滞洪区,涉及我市长垣县的2个乡,50个自然村,约3.00万人,耕地3.75万亩,滞洪面积72Km2。 大功分洪区总为面积2040Km2,涉及我市所辖的原阳、封丘、延津、长垣四个县的41个乡、1043个村、107.85万人,耕地208.87万亩。截止目前,该分洪区仍无任何避洪设施,一旦启用区内近100余万人的生命财产将遭受灭顶之灾。 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我市广大党政军民和黄河职工在“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治黄方针指引下,团结治水。对所辖堤防进行锥探压灌、修戗加固、补残淤背,并进行了三次大复堤,对所有险工及河道工程进行加高、加固,使防洪工程体系日臻完善,抗洪能力有所增强,改变了旧中国黄河三年两决口的险恶局面。战胜了花园口站10000M3/s以上洪水12次,特别是战胜了1958年22300M3/s和1982年15300M3/s两次特大洪水。取得了黄河五十多年岁岁安澜的巨大成就。 黄河泥沙是黄河危害于民之根本所在,因此在黄河泥沙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尤其是近年来,黄河来水偏少,大量泥沙滞留于主河槽,河床不断抬高,“二级悬河”形势加剧,而我市所处的地埋位置之特殊、防洪任务之重、蓄滞洪区之多,在其它沿黄市县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有“黄河防汛险在河南,河南黄河险在新乡”之说。日趋严峻的黄河防洪形势,仍是我市黄河防汛工作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佰隆人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8:57 | 只看该作者
) L! [/ A6 n: W4 `3 Y) }
黄河兰考段河面非常宽阔
# s! f: M! U$ L. h* [/ f4 K
+ c- s6 l" `# L+ i' V; U) n1 M3 s5 }# D1 [4 C6 r4 n1 g
东坝头是黄河大转弯处,北岸水流较缓南岸较急。
! ?+ i7 ?7 B* i( b* q6 Z! s. m# W  A3 J2 E6 _

! \% K1 f5 A6 V: x) j! B" ]; l8月13日下午,黄河十年行考察团顶着滂沱大雨,经过近10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河南兰考县著名的黄河大堤——东坝头。
( S  _4 L6 K5 u$ \'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据说,母亲河“几”字型的最后一个弯就出现在东坝头。自古“大河向东流”,而到了兰考就会发现,黄河在这里是南北流向。
" ?, Z0 h* ]7 L# j. b$ I9 A- Q  据史料记载,清咸丰五年,即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即今日的兰考县境内)铜瓦厢决口改道,从苏北向东北方向的山东利津掉头转弯,摆回了北面,行经现在的河道,北流入渤海。这是历史上最近的一次黄河决口改道。而当初的铜瓦厢曾是一个热闹的集镇,也是黄河险工,如今却已在黄河河底,当地百姓现在基本都不知道它的所在了。5 [6 B# A# |) t
  1952年毛泽东第一次出京巡视时,面对黄河滚滚东来,怒触东坝头又掉头北折而去的景象,对当地的省委书记说:“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i' l/ e6 I- [" T! S- V
  黄河在东坝头的大转弯使得水流南侧较急,北侧较缓,同时河面也非常宽阔。随行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赵局长介绍说,东坝头是黄河历史上的险工段,水流较急,自1924年至今共修筑了28道大坝。由于上游小浪底水库的修筑以及上游用水量的增加,现在这一河段的流量有所减少,但当地生产和生活用水没有受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5-18 0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岩 于 2010-8-16 19:11 编辑 8 R! ^9 `' @3 p3 J

$ r* Q% z9 V2 G3 a8 G/ o2 ]5 U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毛泽东第一次渡黄河时,正是黄河的凌汛期,激流里漂浮着许多磨盘大的冰块,不时发出与船身冲撞的惊心动魄的巨响。毛泽东坐在东征的木船上,谈笑风生。船工们头上包着白羊肚的毛巾,赤膊坦胸,喊着悠远浑厚的号子。毛泽东说: " 看,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他又问警卫员们谁敢游黄河,几个人七嘴八舌,有人说给彭总送信游过,有的说发大水时游过,有的说枯水季节游过。毛泽东说,那太好了!来,我们不用坐船,游过去吧!卫士们都吓坏了,说河里还有这么多冰块,怎么能游?毛泽东笑了,他说: "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195210月,毛泽东第一次出京视察的地方就是黄河。毛泽东来到杨庄看黄河险工,在第9号坝上察看了工程和黄河形势。他不无忧虑地问黄河委员会主任王化云:“黄河涨上天怎么办?”毛泽东看到水面比开封城高出三四米的黄河柳园口,感慨地说:“这就是悬河啊!” 他对大家说: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我真想骑着毛驴到天上去,从黄河的源头一直走到黄河的入海口,我要看看黄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毛泽东一直很关注黄河,经资料考证,毛泽东曾多次想畅游黄河。195887他视察兰考东坝头,就打算横渡黄河,保卫人员再三劝阻,终于作罢。1959921,他在山东泺口险段视察黄河,对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说,全国的大江大河我都游过了,就是还没有游过黄河。我明年夏季到济南来横渡黄河。但终其一生,毛泽东没有游过黄河。这对毛泽东和黄河来说,都是一种遗憾。& a3 |5 _7 _) [( D+ L2 I5 a

+ }2 F" C6 E8 q! L* Z; n. G7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8:17 | 只看该作者
是的,著名的黄河大拐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0-10 17:06 , Processed in 0.07244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