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8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数据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0 1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青数据资料

 表-1 1962—1979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统计 单位:万人

时 间

合 计

插 队

国营农场

知青集体农场

1962—1966

129.28

 87.06

42.22

1967—1968

199.68

165.96

33.72

1969

267.38

220.44

46.94

1970

106.40

 74.99

31.41

1971

 74.83

 50.21

24.62

1972

 67.39

 50.26

17.13

1973

 89.61

 80.64

 8.97

1974

172.48

 119.19

18.66

34.63

1975

236.86

163.45

23.73

49.68

1976

188.03

122.86

23.66

41.51

1977

171.68

113.79

15.99

41.90

1978

48.09

26.04

3.13

18.92

1979

24.77

7.32

1.01

16.44

总计(人)

1776.48

1282.21

203.08

291.19

 

  编制说明  
  1. 单位:除总计为“人”外,均为“万人”。
  2. 插队知青:在农业、牧业、渔业生产队落户的城镇知青; 在工分制定点军马场、工分制土方工程队、工分制滩涂作业区等纳入农业人口管理的单位落户的城镇知青;通过投亲转插方式回老家生产队或亲友所在地生产队落户的城镇知青(不含农业户口回乡知青)。
  3. 国营农场知青: 在农垦系统、侨委系统安置农场、林业系统营林场(采伐场除外)落户的城镇知青以及在各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落户的城镇知青等。这些知青的身份可以是工资制农工,也可以是工分制农工、供给制军垦战士或半供给制军垦战士(生产建设兵团的现役军人除外)。
  4. 集体农场知青:自1974年起,在部分地区开始组建除管理人员外均为城镇知青的,相当于公社或生产大队的独立核算制“集体农场”。在这种农场落户的城镇知青即“集体农场知青”。
  5. 插队知青、国营知青和集体农场知青在落户地从事的具体工作,可以是农业、牧业、渔业、营林和养殖劳动,也可以是“离土不离乡”的矿业、土方、社队工业和商业劳动,以及当地基层的医疗、教育和管理工作(包括实行工分加补贴制度的各级干部)。
  6. 数据资料来源:请参见
知青数据资料(14)的注释

·  瞎溜达答问:
  “一千七百万知青”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1966—1977年的城镇下乡知青总数是16 560 600,为了行文方便,四舍五入后即称之为一千七百万。至于
高默波说是1966—1976年的下乡知青有一千七百万,此处的“1976年”我猜是“1977”的笔误。关于历年知青上山下乡数字,我和小高所依据的其实是我前些年找来的同一套数据(这套数据基于国务院知青办和国务院安置办的历年原始档案文件编制,共有一百多页),他在这里将1977说成1976,大概是马虎了。此人我熟,他不是下乡知青,当年是回乡知青。
  那“三千万”知青的说法从哪儿来的呢?
  从广义的知青说“三千万知青”也不算错。但是,如果按照“知青”这词汇仅指城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通常用法,说“三千万知青”就不对了,因为这个三千万包括了回乡知青。自1962年至1979年,城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17 764 800 人;相同时间从高小或初中(包括农业中学)毕业的农业户口回乡知识青年 12 432 200人。将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这两种“知青”加起来,一共是 29 497 000人,四舍五入后可以说是三千万。对了,提前说一句,还曾经见到过有“七千万知青”的说法,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 1949—1979 这30年的全国中学毕业生,才六千万多一点儿(其中还包括建国初期一年制“工农速成中学”和大跃进时代两年制“社办农中”的毕业生)。
  大跃进时代的“社办农中”和“县办大学”,绝大多数只办了不到一年就都饿垮台了。可是,这些“大学生”的学历不被承认,“中学生”却都算念过“中学”,是有知识的劳动者了。



[此帖子已被 赤心 在 2008-11-10 19:29:24 编辑过]
8#
发表于 2009-9-26 21:52 | 只看该作者
难忘的知青岁月。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那里度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2-31 10:16 | 只看该作者
俺68年下乡,如果搞文学的可以写500万字的小说!

有机会一起交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1-17 11:3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七二届的毕生,下乡五年回来的,人生一生的美好的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1-18 09:01 | 只看该作者

许多下过乡的知青们对那个年代很感慨,苦过、累过,更多的是大好的年华就那样虚度了。没有办法,领导人的决策错误,耽误了一代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9:06 | 只看该作者

表-2     1974—1979各年度全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落户地死亡人数统计    单位:人 

时 间

死亡人数合计

其中:非正常死亡

非正常死亡人数

非正常死亡人数
占死亡人数%

1974

3 118

1 752

56.2

1975

4 299

2 689

62.5

1976

6 758

4 970

73.5

1977

5 111

3 051

59.7

1978

4 150

2 290

55.2

1979

2 254

1 147

50.9

六年总计

25 690

15 899

61.9

 

  编制说明  
  1. 单位:均为“人”。
  2. 死亡人数不包括失踪人口。除因先天性或获得性一般疾病逝世外,正常死亡还包括地方病致死、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非因公或因工致死等。
  3. 非正常死亡人数,主要由自杀致死、在政治运动中被迫害致死、被刑事犯罪伤害致死、在救灾或减灾中因公牺牲或因工殉职、劳动事故伤害致死以及在落户地发生的意外事故致死等原因构成。

 

 

 

 


表-3       1974—1979各年度全国迫害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案件统计      单位:案 

时 间

案件合计

其中:处理案件

处理案件数

处理案件占发案数%

1974

8 435

5 909

70.1

1975

9 983

6 831

68.4

1976

9 921

6 536

65.9

1977

7 667

5 148

67.1

1978

4 274

2 984

69.8

1979

  992

  724

73.0

六年总计

41 272

28 132

68.2

 

  编制说明  
  1. 单位:均为“案”,其中多数是一人一案,少数为一案涉及多人,个别为一人涉及多案。
  2. 迫害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案件:主要为对女知青的性侵犯案件、在民事或刑事案件审查过程中对无辜知青的严刑逼供,以及当地居民针对下乡知青的大规模械斗;不包括在政治运动中对知青的暴力行为和拘禁,以及在工种、工分、分红等方面对知青的歧视。
  3. 处理:对多数造成迫害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案件者采用党内处分(由警告至开除党籍)或行政处分(由调离原职至开除公职就地安置),对少数造成迫害致死或强奸多人等严重案件者追究刑事责任。

 

 

 

 

 

表-4      1974—1979各年度全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党团员人数统计      单位:人 

时间

党 员

团 员

党员人数

占当年在乡知青总数%

团员人数

占当年在乡知青总数%

1974

 72 242

1.1

1 484 067

21.8

1975

 93 824

1.2

1 991 895

26.3

1976

121 523

1.5

2 348 041

29.0

1977

118 353

1.4

2 604 328

30.2

1978

 68 631

1.1

1 810 528

28.0

1979

 17 444

0.7

  591 105

23.9

 

  编制说明  
  党员:指中国共产党党员;团员: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

 

表-5 1974—1979各年度全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参加落户地生产队以上领导班子人数统计 单位:人 

时 间

当年知青总数(人)

占当年在乡知青总数%

1974

293 194

4.3

1975

277 310

3.6

1976

325 543

4.0

1977

247 367

2.9

1978

143 317

2.2

1979

 38 040

1.5

 

  编制说明  

·  参加落户地生产队以上领导班子成员:主要是在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或生产队队长以上各级职务、在军垦农场担任政治指导员或连长以上各级职务的知青;包括身份为下乡知青,实行工分加补贴制度或保留供给制待遇的中共县委、地委、省委和中央成员或县、地、省革委会成员;不包括实行工分加补贴制度或保留供给制待遇的各级宣传队、报道组、技术革新组、军体代表队等机构的一般成员。

 

表-6      1962—1979年全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脱离农村后的去向分布     单位:人 

去 向

人 数

脱离农村后的去向%

招生

1 264 600

 8.5

征兵

  860 300

 5.8

招工

9 123 100

61.2

提干

   59 600

 0.4

转制

   64 500

 0.5

其它

3 532 500

23.7

·  1962—1979年城镇知青上山下乡总计:17 764 800人;

·  至1979年12月20日,陆续脱离农村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共计:14 904 600人。

 

  编制说明  
  招生:大学和专业院校(含地区师范院校)的工农兵学员和恢复高考后的学员。
  征兵:年度征兵、补充征兵和特招征兵入伍的战士和军校兵役制学员,不含非供给制军工企业招工。
  招工:各种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按国家或地方指标招收的正式工人;各级事业单位按国家或地方指标招收的正式工人;招工包括征地农转非就业,但不含合同制工人。
  提干:各级政府机关按国家或地方人事指标招收的工资制干部;不包括实行工分加补贴制度或保留供给制待遇的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1-10 19:1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你,关注命运的细心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1-11 11:55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下过乡,开眼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5 16:43 , Processed in 0.04273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