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底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1 2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灾面前记者的底线

汶川大地震,世界震惊,举国悲痛。作为记者,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报道灾况伤亡、党委政府的部署、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最新的进展、现场突发的事件,等等。这是新闻记者的职责。因为公众需要了解真相、了解进展、了解有关事件的一切。作为曾经的新闻工作者,我也非常理解记者的心情和处境。和救援人们一样,他们非常辛苦,扛摄像机的记者甚至要冲在武警战士的前面,别人吃饭的时间他们只能打开笔记本搜肠刮肚撰写稿件。面对失去亲人、流离失所的灾民,他们还要承受心灵的煎熬。作为现场的目击者,他们的眼泪只会比电视机前的你更多!

但任何职业都有自己的底线。做人如此,做事如此,即使“无冕之王”的记者同样也应该如此。“512”大地震发生后,中国记者的报道可圈可点,但是也有让人质疑和遗憾的地方,有的甚至突破了记者的底线。简单概括为“四忌”:

一忌做催命使者。比如,坚强乐观的陈坚,被三块水泥板压了72个小时,当消防官兵营救时,濒临死亡的陈坚最重要的是保存体力。昨天看电视,北川中学初三(2)班被集体掩埋时,面对黑洞中恐慌的求救声,班主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任任">任任ERSONNAME>老师在给孩子鼓气的同时,一再要求孩子不要慌,少说话,要节省体力,那时距离灾难只有24小时。陈坚呢,已经72个小时!而且是被压在几吨的石板下。现场记者看到幸存者,激动的不能自持,一个劲地采访,还电话连线。陈坚看起来确实状况没有想象的糟糕,但是悲剧的伏笔已经埋下,当水泥板被抬起,陈坚抬上担架,却再也没有了回音。生与死,瞬间转化,令人痛惋。事后看,也许陈坚之前看起来不错的表象是俗话所谓的回光返照,和记者的对话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作为记者,必须明确,此时,对于石头下的幸存者,核心的一切都是为了他活着。一切对他生命延续不利的因素都要封闭,包括记者要闭嘴!不是有摄像机吗,你只管记录救人的过程就是了,难道没有采访,就不是一篇好的报道吗?此时此刻,任何人,职业必须服从于生命!而此时此景,采访的环节客观上是对生命的威胁!当陈坚闭上眼睛的时候,记者哭着喊:陈坚,为什么你不能坚强一点!生命已走,现在要坚强也许是记者自己。

在电影《真实的谎言》中,汽车停在断桥上,当车中人庆幸自己没有葬身桥下时,一只小鸟落在悬于半空的车头,在惨叫声中,汽车掉下去了。面对命悬一线的幸存者,我们的记者,尽管承载着正义与良知的名义,但是无意之间可能就成为那样一只小鸟。这是生命的遗憾,也是值得我们回味的代价!

类似的催命使者还有一例。一营救员在紧急营救,挡住了摄像机位,某女主持对营救员说:“你让让好不好,我们先拍。”大家都说救人要紧。女主持说,“只要5分钟就好。”遇难者上方有一块板,随时有可能垮塌,营救员说,“我们把这个搬开。”女主持说“不用,就保持那样别动。”女主持继续播报。被营救的老人一直痛苦呻吟,大家劝老人不要发出声音,保留体力。女主持说,“在我们的下方还掩埋着一位老大爷,一直发出呻吟,我们现在试试把话筒放下去看能不能听见老人的声音。”女主持喊,“大爷,能听见吗?大爷?说说话。”大爷又发出了呻吟声。还能说什么呢?电视画面再感人,不能建立在生命之上。
  二忌火上浇油。失去亲人之痛是生命难以承受之痛,他们最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回味,而记者的惯性思维使他们问一些看似随意其实是残酷甚至让人愤怒的问题。比如一位女民警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和女儿。男记者冷漠的问她在地震中是否失去了亲人?怎么能在痛失亲人的情况下,还在拼命工作?最后不可思议的问:“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女民警悲伤的话都讲不出,很快昏倒,被掐人中送上救护车。古话说,杀人不用刀。这位记者的话不比刀锋利吗?再比如一个女记者采访一个男孩,男孩的哥哥被压在废墟里的,她问男孩,哥哥还会回来吗?男孩答“会回来”,女记者追问:“说实话”?冷酷的是不是像冰块。

三忌唯我独尊。记者是“无冕之王”,但不能无法无天。517,俄罗斯救援队救出第一名幸存者时,一名队员对着镜头怒吼。为什么?因为摄像机的强光灯正对着幸存者的眼睛!俄罗斯队员把门关上,记者又冲了进去。还有某记者在直播时竟然进入手术室采访,消耗掉一件无菌手术衣不说,还强行采访即将要进行手术的已消毒完毕的医生,将其手术衣污染,医生怒不可遏,喊道:“你把我搞脏了!”该记者不立即退出,继续问医生已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好的病人的伤情如何,耽误医生重新消毒的时间,以及病人的手术时间。真可谓勇往直前,哪管他人死活。在生命攸关之时,不是尊重生命,脑海里竟然还是一个字:抢!平时抢新闻是为了饭碗,现在抢新闻是为了什么呢?还是所谓的职业习惯吧。不过通过这次地震的检验,这个习惯真的应该反省了。
   
四忌愚蠢之极。说实话,现场混乱,记者因为紧张、悲伤情绪失去控制流眼泪都可以理解,甚至值得肯定。但是千万不要说愚蠢的话。比如有个记者问挖掘者,你现在挖出一个人来了,是什么感受?结果那个人悲恸地说,还是不要讲了,因为,因为……(已经遇难)。你说什么感受?你不是有摄像机吗,他脸上的表情和眼神已经证明了一切。还有一家重庆的4口人自发开着车子赶到灾区送些吃的,记者就在那里采访,最后一个问题竟然问:“你觉得他们需要这些吃的吗?重庆市民给这个白痴问题给问住了,隔了几秒钟才说:需要!

因为是国难,所以面对这些愚蠢的问题,我们只能苦笑。

关于这次抗灾的报道,中国媒体得到境外媒体的肯定。中国媒体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世界传递真相,让中国赢得世界的理解和同情,凝聚了世界炎黄子孙的爱国之心,功不可没。以上一些记者的出格言行,瑕不掩瑜。明晰底线,也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在此,依然向坚持在一线的中国新闻记者致敬!

(原作:纪明珠)

3#
发表于 2008-5-22 22:37 | 只看该作者
瑕不掩瑜。总体而言,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各路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及时向国人反馈现场一手信息,还是直得赞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5-22 12:21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位战士救了无数个灾民,却在上飞机时为救一个女记者牺牲了。

记者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25 18:56 , Processed in 0.08652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