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网络连环画】西域漫游记(一)从成都—拉萨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18
标题: [原创]【网络连环画】西域漫游记(一)从成都—拉萨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3-15 14:43 编辑

【发帖者按】为了积极响应冬泳网白冰首席顾问的号召中国冬泳网的《心情驿站》,应当是冬泳人的文化长廊,冬泳文学艺术的会展中心,冬泳文学艺术创作者品茗赏月、交流切磋的驿站茶楼!

        版主“侯哥”的“品诗赏石”佳作,必将引起冬泳界诸子百家的和弦共鸣,引来高朋满座,随之而来的冬泳文化佳作----诗歌、散文、小说、音乐、舞蹈、书法、雕刻、剪纸、鉴赏、收藏……等必将让《心情驿站》乃至中国冬泳网蓬荜生辉!

        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推出更多冬泳文艺上品,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冬泳网首届冬泳文化展示盛会!』

我把我这个图文并茂的帖子,大约有1000多楼,分成四集,重新发表在这里与网友们分享快乐。在前,我曾在《心情驿站》发过此帖(只发了几十楼),但那时图省事,是把我在另外的网站发的图片文字直接复制粘贴过来的,谁知别个网站为了保护版权,到了冬泳网照片就看不到了,我这次发我硬盘里的照片,虽然麻烦一点,但会永久留存在冬泳网了,特此敬告网友们。

超长帖【网络连环画】西域漫游记




连环画文中有很多资料来自网上各网站,照片是《往事如烟》(即老往)摄影,并向网站和作者致谢!特此声明!

我不是摄影家,所以我的照片算不上什么艺术佳作,如果觉得好,回个帖支持鼓励一下,如果觉得不好,笑一笑就行了,但它总还算是我的行走印记....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20
         前言
    
2006.7.19——8.19.历时一月,行程一万一千公里,我一人背行囊从川藏南线入西藏,途经康定,新都桥,巴塘,八宿,波密,林芝,到达圣城拉萨。继而西进到日喀则,然后沿青藏公路北上到青海省格尔木,继续北上到甘肃省敦煌,参观莫高窟,游览鸣沙山,月牙泉后沿敦乌公路到新疆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来到具有瑞士风光的喀纳斯。回程由兰新铁路到甘肃省张掖市,翻祁连山到青海省西宁市,回到我十七岁花季读书的故地,追思往事,无限感慨。余下行程则是经甘肃夏河,郎木寺,到四川的若尔盖,松番达省会成都,回到家中。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一书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是不可偏废的,我的驴行西域虽然结束,然而上千张照片即是见证,一人独乐不如与众同乐,我抽时间加以整理,将拙作编成连环画发表,以博网友们一笑耳!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21




我的漫游路线图

这个帖子在冬泳网我准备分成四个部分发:

(一)从成都——拉萨

(二)从拉萨——乌鲁木齐

(三)从乌鲁木齐——喀纳斯

(四)从喀纳斯——青海湖——成都



[此帖子已被 老往 在 2008-3-6 12:46:17 编辑过]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22


川藏南线入藏示意图

中国古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间接地了解人生,行走可以直接了解人生。而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陆游">陆游ersonName>老师的经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这个层面上看,一个人大可不必真要读万卷书,但万里路却非放步走不可。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游山游水,苦乐人生。行走途中实在是认识人生最方便的地方。fficeffice" />

旅行路上,乐趣无穷。云淡水暖处,或许遇上些奇情异事,或许感悟出点拈花妙语,更是人生中难得的宝贵财富。其实人生不就是一次长途旅行吗?旅途中的经历最终决定了个人生命的精彩程度。我们来到人世间,行走于生命的长河中,各自经历着不同的风景,只有在历经各种风雨之后,才能真正体悟生命中的美好。毛主席的一句诗说得好:东方欲晓,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莫道">莫道ersonName>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那还等什么?朋友们,收拾好你的行囊,带上你喜欢的书,向着梦想的地方出发吧!(文/孤松)




[此帖子已被 老往 在 2008-3-7 10:55:27 编辑过]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24



川藏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25



二OO六年七月十九日,是一个宜出行的黄道吉日,我策划很久的“驴行西域”就选在了这一天,从泸州乘空调大巴四个小时就到了成都,我找到骑迹车行,这里是骑友和驴友的大本营,我把到这里当成漫游西域的起点,第一站......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26



在成都住了一宿,买好到泸定的车票,开车前,我把要乘坐的大巴照了一张像,目的是万一有什么事情,如遗失了东西在车上等等,我可以从照片上辨认出车牌照(车号)......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27


汽车经过成(都)雅(安)高速,来到了二郎山脚下的一个小镇,司机叫大家下车吃饭,上洗手间,我把在成都买的锅盔下榨菜,权且应付了一顿午餐。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28



远处的大山,我估计是二郎山了,多么雄伟,多么险峻......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29



这时,山上起了云雾,二郎山更显出一种神秘的气氛.....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30



看着远处的大山,我心中徊荡着一首五十年代的歌曲“二呀嘛二郎山呀,高呀嘛高万丈......”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32



汽车翻上二郎山,二郎山隧道远远望见,司机不停车,我只好从车窗抓拍,以下有很多照片都是这样拍摄的......

我选定的漫游西域路线是:
成都(宿)——康定(宿)——新都桥(宿)——巴塘(宿)——八宿(宿)——波密(宿)——林芝(宿)——拉萨(宿)——日喀则(宿)——拉萨(宿)——格尔木(宿)——敦煌(宿)——哈密(宿)——吐鲁番(宿)——乌鲁木齐(宿)——布尔津(宿)——喀纳斯(宿)——乌鲁木齐(宿)——张掖(宿)——西宁(宿)——夏河(宿)——朗木寺(宿)——若尔盖(宿)——成都。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33



要进隧道了,我想把隧道拍下来,但又是正对隧道,我心中一急,干脆从驾驶台正面拍.....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34


汽车开出隧道,我幸好坐的是最后一排,从后面抓拍下一张隧道洞口的照片..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35



一出隧道,蓝天白云,与川内的那种阴霾简直是两重天,只见盘山公路象长蛇一样盘绕在二郎山腰上,大渡河水在山脚下流淌....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36



我又赶紧抓拍了峡谷对面的风光...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38



我的这次出游,是在青年时代就打下了烙印的,一九六零年正是国家困难时期,我当年十七岁,初中刚毕业,由于家里无钱供我上高中大学,我一个人独闯青海西宁求学,在那里,有我很多的回忆,我早就有此打算到西宁去看看。再则,我生性好旅游,曾有三次独游全国的经验,如果我完成了,我就基本上游遍了全中国。所以,我计划从川藏南线由四川入西藏,然后再到青海,甘肃,新疆,再甘肃,青海,到我梦寐中的青海西宁,去忆及当年(四十六年前)的往事,了却一桩心事,而且完成了漫游大西北(西域)的宿愿......看着车窗外急速闪过的风景,我不禁浮想连翩......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39



正在浮想连翩,泸定县城就到了...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兴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为该桥题写“泸定桥”桥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是泸定桥的主要组成部分。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桥宽2.7米,踏上桥面,整个桥身起伏荡漾,如泛轻舟,它是连接川藏交通咽喉之地。   1935年5月29日清晨,红军先遣部队——一军团二师四团飞速赶到泸定,占领西桥头。下午四点,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亲临桥头指挥,向敌人发起总攻,二连连长廖大珠、政治指导员王海云、四班副班长刘梓华等22我勇士手持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手榴弹,爬着光溜溜的铁索向东桥头冲去,三连紧跟其后,边铺桥边冲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夺取了泸定桥。   泸定桥不仅以悠久的历史、川藏交通的咽喉称著于世,更以红军夺桥的英雄业绩驰名中外,载入中国革命 的光辉史册。1961年,泸定桥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40



我看了下路牌,左面到红军强渡的大渡河铁索桥——泸定桥,右面是到泸定县城,于是我就往左行....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41



远远望见了大渡河铁索桥,我又遥想当年红军在枪林弹雨中飞渡的情景,一晃七十多年过去了,真是换了人间,我感叹...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42


大渡河水千百年来一直是这样流淌着,然而世事却天翻地覆,

新中国成立后,泸定县城也是旧貌换新颜.....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43



来到泸定桥头,买了一张10元的门票。(忘记出示老年证)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43



暂且不忙上桥,从桥的侧面先拍一张看看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44



再把对面桥头拉近来拍一张特写..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45



这时,大渡河中一只皮艇飞快地驶来,啊,原来还在开展“漂流”呢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46



人们聚集在桥头观望对岸并摄影留念,我便走上前去...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47



快要走拢对岸了,我隐约看到了一面红旗..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47



啊,我终于来到了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强渡的泸定铁索桥上了,桥有点幌,我小心翼翼地向前行进..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48



啊,原来是一面仿制的红一方面军的军旗..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49



从桥上往下看,奔腾咆哮的大渡河水使胆小的人怕怕的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51



桥头上有供游人骑的马和化装成当年红军照相的军装,当然是要付费的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52



回过头来看对岸,当年贫穷的小青瓦房舍荡然无存,看到的是一片钢筋混泥的楼房....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53


再朝下游看,也是一片林立的楼房..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5:54




我不无留恋的再度深情地看着河水,因为我马上就要“打的”到康定城了。再见了,大渡河,英雄的河!再见了,泸定桥,红军走过的桥! 我这一次独行远游,行程大约11000公里(泸州——成都273公里,成都——拉萨2140公里,拉萨——乌鲁木齐2699公里,乌鲁木齐——喀纳斯1000公里,喀纳斯——乌鲁木齐1000公里,乌鲁木齐——张掖1456公里,张掖——西宁342公里,西宁——成都1214公里,成都——泸州273公里),两万多里的路程是怎样"坐"下来的?我想,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对我是有极大的鼓舞力量的,是我精神力量的源泉,每当我感到疲劳,辛苦,饥饿的时候,我就想到大渡河上的铁索桥,红军飞渡的身影,想到七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此帖子已被 老往 在 2008-3-5 15:26:58 编辑过]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9:13



花20元打个“合伙”的士,很快就到了康定.. 康定古称打箭炉,蜀汉时诸葛亮南征孟获,遣将郭达在彼处(今康定)造箭得名。传说郭达将军昼夜造箭3000支,造完箭乘仙羊而 去,后人为纪念郭达造箭有功,把康定城东北一座大山取名郭达山。 在清咸丰年间还在郭达山下建有郭达将军庙。后人考证,诸葛亮远征 孟获,纯属南征,不是西进,派郭达造箭纯属虚构。其实打箭炉,是 藏语‘打折诸”的译音。‘打”指大地山流来的的打曲河(雅拉河) 折为折多山流来的折多河。诸,是雅拉河,折多河两水汇合之处。   到清光绪康定已成为康区最繁华的商品集散地。但汉族裔人一旦 出南门或北门进入藏区(今甘孜州南路、北路地区),由于语言、文 字、服饰、生活习惯等的殊异,宛如置之异域,有了身离乡之感,便 称之为出关或到关外。而出东门则如还乡,故称之为进关、关内。   解放后,康定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五十年代起相继修通了川 藏公路前线和北线,从康定出南门拥折多山可到川内除沪定以外的 十七个县和西藏。过去出南门、北门的入康巴小道由于不通公路和行 走的人稀少,被废弃了,这样关外便成了折多山以西的战区的代名词, 折多山以东称关内。相沿日久,遂成习惯。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9:14


在一家卖旅游纪念品的店铺门前,我忘情地浏览着这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我眼花缭乱.....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9:15



回头看,紧临城市的一座大山上的藏画吸引了我的目光... 康定,一座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座跑马山名扬五洲四海,一曲情歌千古绝唱醉天下人。    康定幅员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8万,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的聚居县。   康定城座落在群山层叠的峡谷之中,两岸峰峦夹峙。折多河、雅拉河浪卷雪山之水穿城而过,城南有跑马山,高出街市约300米,山顶有草坪,白塔掩映于密林中由跑马山攀登50里,有五色海一处,深不可测,每逢斜阳,四山映入水中,呈现千奇百怪之景。再登山顶西望,雪山万里,洁白无瑕,屏峦般的雅加雪峰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银辉。 城之北郭达山,山腰插有铁箭杆一支,俗称三国诸葛亮与牦牛国王相约,借一箭之地,此箭射此为界。每逢午后,有烟出岫,带紫红色者,预兆来日必有大风;带浓黑色者,次日必雨;如呈白色,则必晴空。故称郭达山为“康定气象台”。   康定城周围温泉资源极为丰富,自古又以二道桥温泉美名远扬。   康定城北,有一美景,人称“野人海”,藏语叫“木格措”,离城二十余公里。这里有雪山草原、温泉湖泊、叠瀑碧潭、杜鹃花山、奇峰异石、茂密森林,交相辉映。四季景色变幻无穷。   康定西山子耳坡,坡上野花遍地,松林茂密,依坡凭眺,雪山在望。沿子耳坡西边,是有名的“柳林双寺”——南无寺、金刚寺。   作为茶马互市的重镇、“锅庄文化”的发祥地,民族文化走廊的腹心,藏区特有的民间歌舞、文学艺术,在这里融合交流,加之外来文化的碰撞渗透,产生了世人称绝的《康定情歌》。   康定地形观山望日,分折东、折西两地,古有“西出炉关天尽头”之说。折西紧连乾宁、雅江两地,木雅立曲河贯穿塔公、营官、沙德等地,浩浩荡荡奔入雅砻江。雅拉贡布雪山洁白无暇,古老的塔公寺,金碧辉煌。文成公主进藏,汉藏联姻,留下佛像,护佑草原。沿木雅立曲河前行,你所体悟到的不是绿水青山的悦目舒适,也不是溢光流彩的富丽堂皇,它的夺人心魄恰恰是那种现代文明看来一无所有的残破的“荒”与“古”。没有比“荒”更博大和接近原始自然的意境,没有比“古”更曲折漫长的时光。时空的延续和纵深在这里以史诗般的景观,让你感受到人类远古文明的最早形态,遥想人类文化发展与毁灭生生不息的无限循环。   “蜀山之王”贡嘎雪山傲然耸立于群山之上,名为:白马洛珠。贡嘎山的美、奇、秀声名远播,大小冰川三十多条在康定境内,茂密的原始森林、古老的贡嘎寺,梦幻般沉睡于岁月中,这里有你想象中的天地,还有你永远无法破译的千古之谜。   折东地区以鱼通、金汤、孔玉等为代表的河谷文化,沿大渡河两岸繁衍生息的藏汉人民,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山地文化。康定地区金汤、鱼通、孔玉等地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战国、商周时代、汉代留下的很多石棺墓和陶体、陶器、石器等珍贵文物,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康定境内大渡河沿岸群峰叠屏、江河奔流。雪山冰川、荒野草甸、河谷农田、原始森林密布其间。至今在崇山峻岭中还能见到野牛、熊猫之类的珍稀动物。   康定,是一幅永远画不完的画,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情歌……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9:16



过去,我想象中的康定(打箭炉)是清末驻川藏重臣赵尔丰囤兵之地,是镇压藏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的根据地,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虽然解放后有巨大的变化,但比起内地,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我想错了,今天的康定,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一座民族团结,和谐的城市...以下几张照片,足以佐证。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9:18



高楼林立,带有藏式风格的建筑是整个城市的特点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9:19


整个城市的风格是有厚重的藏文化作为基调,处处都彰显出藏民族的特色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9:21



各民族团结,和谐相处。傍晚,当太阳的余辉洒落在广场上,这时广场上响起藏族锅庄的优美旋律,几百人合着节拍,欢快地跳起锅庄舞...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19:23



入夜,华灯初上,整个城市一片辉煌...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06



美丽的城市,美丽的夜康定,“跑马溜溜”的故乡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09












美丽的城市,美丽的夜康定,“跑马溜溜”的故乡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10



在康定住了一宿,次日清晨,拦了一辆到炉霍的面包车,花了25元人民币,买了到新都桥的票。汽车出康定就开始爬折多山,折多山海拔4298米,爬上山才知上面较平坦....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11


从山上看,公路象哈达,缠绕在折多山上...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12



于大雪山中段的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以往,不过折多山不知川藏公路之难,这里的山口海拔4298米,路面极窄,塌方常见,冬季雨雪不断。如今,改建后的川藏公路已不复往日的艰险,道路平整、宽敞。折多山一线的地理地貌由于受岷江、大渡河等水系的强烈切割,地形高差大,沟壑密布,山岭纵横,且林木茂密、气候温润,带有典型的亚热带 温湿谷地特征。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14



这是2004年10月6日,星期三《华西都市报》的新闻,原文照登如下,可以看出翻越折多山的艰险——

                折多山积雪一尺  

                              本报记者龙灿康定报道   

昨日晚9时许,本报前线打探记者紧急报告,从稻城、亚丁回成都的游客需要当心,折多山上风雪交加,积雪已深达一尺,路面出现冰凌,已经有车遭遇冰雪路的伏击受伤,后来者需要高度警惕,最好选白天通行折多山!   据本报前线探路记者介绍,他们于昨日晚8时许抵达海拔4200多米的折多山南麓,折多山已经笼罩在漫天的风雪之中,越靠近山顶,能见度越低。在靠近山顶的地段,路面积雪已经深达一尺,能见度不足5米。山南面已有一辆奥迪翻车,在山顶,由于路面太滑,一辆北京客人驾驶的面包车受困。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15



用10倍光学变焦的相机镜头拉近了看,原来是在折多山顶要建飞机场!?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15



隐约看到远处有一红布横幅....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16



60多公里的石子烂路过去,远处出现了藏民的房舍,看来新都桥不远了....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17



果然,汽车又开行了十多公里,一座美丽的小镇出现在眼前——新都桥到了!摄影家的天堂到了! 新都桥,令人神往的 “ 光与影的世界 ” 、 “ 摄影家的天堂 ” ,这里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秋天那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如果说起 “ 小桥流水 ” ,理所当然认为是江南了,但你会知道在川西这个雪域高原之地 ------ 新都桥,也有极美的小桥与流水,它的风格完全出乎人们的想象。 车从山边开过,只见一个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两旁,一条浅浅的小河顺着村前缓缓流过。村前村后矗立着棵棵挺拔的白桦。村后的山坡上漫游着星星点点的牦牛和山羊。再远处,山脊缓缓地在天幕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碧空如洗,阳光低低地斜射着,小河泛着粼光,金色的白桦树叶在微风中轻摆,民居的屋顶上冒出缕缕炊烟,绿色的山坡上牛羊在安详地吃草……极目远眺,贡嘎山主峰皑皑而立,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毫不吝惜地展示她的自然亮丽,视野中蓝色(天)、白色(塔)、金黄(白桦叶)、黑色(土地、牦牛)、墨绿色(山影),交织成流畅的色彩线条,恍如置身油画之中。怪不得这里被誉为 “ 光与影的世界 ” 、 “ 摄影家的天堂 ” 。   那散落的藏式二层楼房也是极有特点,有很宽敞的白墙和朱漆大门,房屋采用乱形石料建造,朝阳而居,采光极好,每座楼房的每面墙上开着较小的扇窗户,窗檐上用红、黑、白等色彩描绘着,象征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    早晨,大地苏醒,阳光侧射大地,山峦呈金黄的暖色。河水荡起浅浅的涟漪,泛起淡淡的金黄。天空色彩幻变无穷,真是天工造物,美妙无比,令人舍不得离去。另外,距此4公里的千年古寺居寺及神秘的木崖天葬台,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18



在国道318川藏线南北岔路口,有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连绵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的藏寨,星星点点的牛羊……这,就是新都桥,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这座小镇美丽,宁静而安祥,藏式风格的房屋比比皆是.新都桥在有的地图上没有标明新都桥,原来的名字叫瓦泽,在它前面11公里,有一个叫东俄洛的地方,是通往川藏北线的炉霍县的分叉路口。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19



小镇上店铺林立,人来车往,很是繁荣。徜徉于新都桥镇里,三轮摩托车、面的、小客车川流不息。街两旁的百货商店和小吃店一字排开。在这里,衣、食、住、行样样方便,过往旅客谁都愿意在这里歇脚。据一位多年在此经商的老板介绍,新都桥现在常住人口达到二三万人,流动人口终年保持在几千人左右,服务业和多种经营是新都桥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20



在新都桥,印象最深刻的应该算是牧民们沿着川藏线而修筑的民房了。这些藏式二层楼房,带有很宽敞的白墙院子和朱漆大门,房屋大都采用石料建造,朝阳而居,采光极好,每座楼房的每面墙上开着三四扇窗户,窗檐上用红、黑、白等色彩描绘着象征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的日月或者三角形图案。房屋整体造型美观,屋内装璜考究,设计科学、舒适,远看既富藏民族文化特色又不乏现代都市小洋楼的气息。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20



新都桥真是摄影家的天堂,相机举处皆是景。原来,在川西高原这个叫新都桥的地方,也有极美的小桥与流水,只是它的风格完全跳出了人们的想象。江南的小桥流水,是要配上烟雨、垂柳,在朦胧中展现的。然而新都桥则像一个明艳开朗的少女,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毫不吝惜地展示她的自然亮丽。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21



在新都桥,印象最深刻的应该算是牧民们沿着川藏线而修筑的民房了。这些藏式二层楼房,带有很宽敞的白墙院子和朱漆大门,房屋大都采用石料建造,朝阳而居,采光极好,每座楼房的每面墙上开着三四扇窗户,窗檐上用红、黑、白等色彩描绘着象征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的日月或者三角形图案。房屋整体造型美观,屋内装璜考究,设计科学、舒适,远看既富藏民族文化特色又不乏现代都市小洋楼的气息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23



野花星星点点绽放,新都桥则像一个明艳开朗的少女,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毫不吝惜地展示她的自然亮丽。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24



这样茂盛的草地,恐怕好多草原都少见吧?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3 20:25



我在新都桥邮局开设的网吧上网,认识了临时网管——一个在内地学校读书的学生,一个热情的小青年,他惊奇于我会电脑,上网聊天,写文章,发照片......相互交换了QQ号码,成为了忘年交。这是他下楼来为我照的一张照片......
作者: 颂歌    时间: 2008-3-3 21:08
好棒啊
作者: 侯哥    时间: 2008-3-3 22:31
希望大家去看看老往的博客,里面有许多好东西,随他免费旅游吧!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08:08

原文由 [B]颂歌[/B] 发表: 好棒啊

早上好!谢谢颂歌朋友的支持!

这个藏族同胞很有意思,见我照相,也想要我为他照像但又有点腼腆,于是用毛巾顶在头上,我照后他过来看效果,看后想要照片,我说这是没胶卷的,只有以后寄给你,他说:“土及其(谢谢)”。我叫他留地址,他连说不好留....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08:19

原文由 [B]侯哥[/B] 发表: 希望大家去看看老往的博客,里面有许多好东西,随他免费旅游吧!

谢谢侯哥斑竹的光临和支持!

下面是一组我在新都桥附近随拍的风景照片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08:22



我在新都桥雇了一辆三轮车,藏族车夫说拉我到居里寺去,说那里有藏区第一古塔,有千年天葬台,有十八颗舍利子,还可以朝拜居里活佛。三轮车在坎坷不平的崎岖道路上跑了半个钟头,终于来到了居里寺...

  居里寺是康定县黄教寺庙之一,位于新都桥居里,藏历第十三饶迥年间,瓦泽喇嘛 罗桑巴登经申请将寺址从营官寨迁到现在的居里。

  寺庙建筑在金刚女神神山簏,第二任堪布阿旺多丹(第七世达赖喇嘛的帝师),第二十四任堪布桑吉更登时期和1983年居里寺开放兴德时期都分别对居里寺进行了修建和扩建,对三依文物和精品五佛铜像等珍贵寺庙文物进行了保护。

  在该寺第一位转世活佛格桑云登时期创建了木雅藏剧团,并使木雅藏戏团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木雅流派藏戏。居里寺每年6月28日开始都要演出为时三天的藏戏。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08:23



我让藏族司机为我照一张像...

作者: 求实鱼    时间: 2008-3-4 11:37








[此帖子已被 求实鱼 在 2008-3-4 11:53:22 编辑过]
作者: 求实鱼    时间: 2008-3-4 11:37








[此帖子已被 求实鱼 在 2008-3-4 11:54:04 编辑过]
作者: 求实鱼    时间: 2008-3-4 11:38








[此帖子已被 求实鱼 在 2008-3-4 11:54:54 编辑过]
作者: 求实鱼    时间: 2008-3-4 11:40








[此帖子已被 求实鱼 在 2008-3-4 11:55:33 编辑过]
作者: 求实鱼    时间: 2008-3-4 11:41








[此帖子已被 求实鱼 在 2008-3-4 11:56:15 编辑过]
作者: 求实鱼    时间: 2008-3-4 11:43







[此帖子已被 求实鱼 在 2008-3-4 11:57:12 编辑过]
作者: 求实鱼    时间: 2008-3-4 11:44








[此帖子已被 求实鱼 在 2008-3-4 11:58:19 编辑过]
作者: 求实鱼    时间: 2008-3-4 11:46







[此帖子已被 求实鱼 在 2008-3-4 11:59:59 编辑过]
作者: 求实鱼    时间: 2008-3-4 11:46








[此帖子已被 求实鱼 在 2008-3-4 11:59:04 编辑过]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2:06
谢谢求实鱼朋友的顶帖支持!不过我认为太多了,影响了帖子的连贯性......建议候哥斑竹删掉八个,剩一个顶帖就行了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15





我怀着虔诚的心情,缓缓走进庙宇,感觉整个庙宇规模不是很大,但整齐清洁....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16


五彩斑澜的门廊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16



喇嘛起居的房舍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17



偷空回答几个问题:
1,你今年63岁了,就不怕有高原反应?
答:年龄不能说明身体的好坏,我虽然63岁了,但我年轻时喜欢体育锻炼,踢足球,长跑,骑自行车(现在是市里骑游队的),体质较好,行前每天坚持骑自行车10公里,连续两个半月,又去医院全面查体,没有任何毛病,而且,我是循序渐进,如走到哪个地方,自己感觉坚持不了,我就马上回头......但我没有感觉到什么高原反应!所以,一直就走下去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都年过花甲了,此时不博,更待何时?往后,身体会一年不如一年....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18



2,你一人独行,就不怕孤独?就不怕危险?就不怕劫匪?
答:我喜欢一人独行,自由自在,任何事情用不着商量,一切自己作主。孤独有时是一种很美的感觉,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事情,漫无边际的暇想,思考宇宙,人生,世界,社会,生活,自己......还可以发呆!!!何况,路上驴友多多,随时都可结伴,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再则,路途中要想找人说话是很容易的事情。我每到一地,只要有网吧,我都要上网,和朋友们在网上交流,自己就更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了。所以,一个人并不会孤独和寂寞的。危险?不冒险就最好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但坐在家里也有危险,比如一些入室抢劫案...劫匪?劫财?我只有几件换洗衣服,钱有很少一点在身上(悄悄地与你说:其余的钱藏在皮带里),只要能到拉萨就行了,就可以取钱了,劫色?我老头一个,不是美女啊!呵呵.....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19



3,你行前做了些什么准备?
答:有物质的,精神的,身体的三种准备。
A.物质的:   一是钱款,穷家富路,多多益善。我这次旅行要经四川,西藏,青海,甘肃,新疆五省区,行程上万公里,时间估计一月多,因而我准备了一万元人民币,最后算帐,只用了六千元。
      二是衣物,考虑到西藏,新疆,青海气候早晚凉,中午热,一天之内温差大,“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因而带了夹衣,秋裤。
      三是其他的必备东西也要带齐,像机多买了一张XD卡和四节充电电池....另外,还准备了一个食品包,里面装火腿肠,莲子八宝粥,涪陵榨菜,大饼,馕,农夫果园饮料,矿泉水.....
B.精神的:   一是在电脑上查资料,看别人的游记和功略,设计路线和要看的景点,地图必带标有公路里程的..
二是不断鼓励自己要有信心,要有决心,自己一定能行,一定会成功。信心和决心是很重要的,只有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开弓没有回头箭”。

C.身体的:   一是以两个半月时间,坚持每天骑自行车十公里,星期天和车友们骑五十公里以上,使体质增强,耐力增加....
      二是药物要带上止泻的,解暑的,治感冒的,还有防高原缺氧的葡萄糖,肌苷片,红景天....(事后证实是多余的,但要做到有备无患)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20



4.你一人出游,家里亲人同意吗?不耽心吗?为什么你不带上夫人呢?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家人是理解我的,我一人出游又不是第一次,而是第四次了,我特崇拜明朝大旅行家,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他是我学习的榜样,古人一人出游,母亲,妻子都不反对,反而支持,何况今人啊!耽心是肯定的,我每天晚上都要通过手机报平安的。带上夫人??她脚动过手术,走路困难,而且是件很吃苦的事情,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当然也有一定的危险,所以,还是我一人漫游为好....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21


居里寺的正殿(左下是藏族司机)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22



塔林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23



问题答复完后,又回到居里寺,我和小喇嘛,隔壁学校的小朋友合了一张影。 


  居里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原在折多山上,六百多年前搬至此处,是当地最有威望的喇嘛寺。寺里有些墙壁还保留了最初的有佛教意义的壁画,不过现在都用板壁封存起来了,拿钥匙打开了一些,有一幅壁画表现地狱轮回,还很清晰。能看到了喇嘛们做的酥油画,一块过去的一个喇嘛磕等身长头的木板,印上了清晰的人身,尤其是脚印很深。

  居里寺藏经阁里面所珍藏的是一千四百年前所书的珍贵经书。一个喇嘛搬出了一个小匣子样的经书,打开,是略有些残破但文字还很清楚的藏文经书。这些经书,以及那些保存下来的壁画,都是用掺了纯金粉的原料所书或画成,所以才得以保存至今。藏经阁没有电灯,白天也光线幽暗,存放经书处的下部有一个暗道,更是伸手不见五指。据说从其中爬过让经书“压身”而过。可以消灾免难。

  关于那些经书,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说的是文革期间,有一个喇嘛为了保存经书,独自一人在一个夜晚,将所有经书搬至山中藏好。文革后,那个喇嘛让人从山中将经书搬回寺中,当地一村的人都去搬,竟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搬完。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不由说,那个喇嘛能在一个晚上搬完所有经书,一定是精诚所至,神人相助也。

  藏宅,学校,寺庙,天葬台,灵塔都在同一片山头,却如此和谐,在这里你可以其它接触 藏族最神秘、神奇、神圣的藏传文化------天葬(观看此内容时,请怀着尊重的心态去看,请一定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及遵守寺庙管理)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24




我没敢去天葬台,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时间不够,只好在网上找一张照片

这就是天葬台的特写照片。

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出殡一般很早,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师首先焚香供神,鹫见烟火而聚集在天葬场周围。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骨头用石头捣碎,并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块放置一旁。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直到吞食净尽 。

天葬是藏地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也是大部分西藏人采用的丧葬方法。



[此帖子已被 老往 在 2008-3-4 13:26:55 编辑过]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28


回来的路上,浓荫蔽日,但尘土飞扬...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28



庙宇附近还有卖食品,饮料的摊点...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30



居里寺渐渐地从我的眼中变小,变模糊,直到消失...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31



这就是青稞,很像小麦,一大片青稞在地里还未成熟,只待成熟变黄后开镰收割...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32


土路两旁的大树参天,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下,万籁无声中只有三轮车发动机在突突突地吼叫着...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33



多么美丽的高原风光啊!
作者: 老往    时间: 2008-3-4 13:34



多么美丽的高原风光啊!河水清澈见底,远山一片碧绿...

作者: 拉登    时间: 2008-3-4 15:32
太美了!帖了几天了,没有太注意,刚发现!希望快一点看到下面的美景!
作者: 笑笑妈    时间: 2008-3-4 17:03
原文由 [B]拉登[/B] 发表: 太美了!帖了几天了,没有太注意,刚发现!希望快一点看到下面的美景!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08-3-4 18:28
真漂亮!看老往的照片,真是一种享受!
作者: 一石击水    时间: 2008-3-4 18:47
我一直跟着老往走了一趟西域,当然是看帖走西域,老往长我三岁,很佩服老往的西域之行.为我们奉献那麽多的西域精美图片和风土人情.我真想也走一趟西域,起码到西藏也好!
作者: 初来乍到    时间: 2008-3-4 19:47
原文由 [B]快活鱼[/B] 发表: 真漂亮!看老往的照片,真是一种享受!

作者: 初来乍到    时间: 2008-3-4 19:53
原文由 [B]求实鱼[/B] 发表:






[此帖子已被 求实鱼 在 2008-3-4 11:59:59 编辑过]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