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1-22 21:05 编辑
《人的年龄与中国的寿诞文化》 受“鱼王”之托,在为冬泳老寿星黎丁先生撰写祝贺黎老九十华诞的小文里,最后曾写有“相期以茶”四字,此写法生僻,令人费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关于人的年龄与寿诞有不同的说法,现收录于此,供网友们读书时参考。 20岁称弱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有达到壮年,所以叫做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为弱冠之年。 30岁称而立之年。《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到三十岁时为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指人到四十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来用“不惑”指人到四十岁时为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天命之年。《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指人应尽的道义与职责。人至五十应该知道人生在世自己应尽的道义与责任。 60岁称耳顺之年。《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順。”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意思。后来用“耳顺”指人到六十岁时为耳顺之年。六十岁的人生刚好经历过一个花甲子,因此六十也称花甲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指人到七十岁时为古稀之年,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乾隆皇帝七十岁时曾刻有一方印“古稀天子”。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耄耋之年泛指老年。 100岁称期颐之年。对百岁老人,亦可称寿登期颐。 在中国的寿诞文化里,对不同年龄的寿诞其称谓不一。六十为花甲寿,七十为古稀寿,八十、九十为耄耋寿,百岁为期颐寿。未到整十数的,七十七为喜寿,草书的“喜”字似由“七十七”三字组成。八十八为米寿,因“米”字由“八十八”三字组成。九十九为白寿,因“白”字为“百”字顶上缺一横,百缺一即九十九。一百零八岁为茶寿,“茶”字上为“二十”,中间为“八十”,下为“八”,合起来为一百零八。 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在他八十八寿辰时,曾自己撰写一联挂于墙上:“岂止于米,相期以茶;心怀四化,意寄三松。”三松是指先生的“三松堂”书斋,联意是:我岂能止于米寿,还要向茶寿迈进!表达了老人心怀四化,壮心不已的情怀。 在我国为老人祝寿时,一般都有送茶叶的习俗,表示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即源于“相期以茶”,这一礼节甚至传到英国和日本。
[此帖子已被 虾米人 在 2006-10-10 20:49:3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侯哥 在 2007-12-26 14:21:2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