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 冬泳要严格控制泳量和时间,不然对身体有害。但怎么来控制呢?下面有具体的办法来实现。
(1),在17度水温以下的低温水中冬泳时,一般0―1度的水温水中对应游1分钟,随着水温每高1度多游1分钟左右。在水中冬泳的时间控制,耐寒能力较差的人和老年人还要再减少一些在水中冬泳时间,要有严格控制、宁少勿多。当然也有体质特别耐寒的冬泳强者,愿意在冰水中锻炼更长的时间,属于特殊的例外情况,最好谨慎掌握,不要贪多给自己带来危害。注意!冬泳者最好不要重复下水。
(2),要随时注意冬泳时间不超过自己的手指和脚趾对寒冷水温的耐受限度。手指和脚趾的感觉是控制冬泳泳量的灵敏信号:手指和脚趾首先感到疼痛时就出水。我感觉冬泳在1-5度水温以下时,若冬泳时间超过普通人的耐寒限度时(1-5分钟左右),手指和脚趾会首先感到疼痛,这时,若不出水,手脚就会麻木失去痛觉,严重时会造成手指和脚趾的冻伤。所以当手指和脚趾首先感到疼痛时,应该及时停游和出水保暖,否则会冻伤的。特别是要在北方的冬季室外低气温,若不具备更衣室保暖的条件,更要注意防止手指和脚趾的冻伤。
(3),要以自己在水中没有感觉第2次寒冷前就出水,冬泳泳量还是以游后感觉温暖舒适最合适,出水后在室内更衣时应该无发抖现象,10分钟后就恢复到正常体温为在水中游泳时间的控制原则,微有寒颤也是身体热能不够的表现――对身体有害无益!
科学冬泳不提倡挑战极限。要牢记-少则受益,多则有害,这是老冬泳者的冬泳秘诀。
泳友第一年冬泳时,冬泳水中时间稍长或者出水后整理运动作得少,有时会出现指尖发麻、身体颤抖的情况,最好能控制在水中冬泳的时间,就可以减轻和减少手指麻木和身体颤抖情况的现象。可以带上胶皮手套,能明显减少手指麻木现象。
经过循序渐进地冬泳锻炼和恢复,第2-3年冬泳时,身体已经适应了冬泳,而且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冬泳锻炼时间和方法,就不会出现指尖麻木了和身体颤抖现象了。
冬泳运动强度的控制 冬泳时对泳友的心血管系统压力较大,最好不要追求游泳的速度,曾经有老年泳友在参加冬泳邀请赛跳水出发时昏厥在水中的教训、在全国各地也有几例报道,因为泳友体检不及时、没有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身体过于疲劳、泳量过大、整理活动过于剧烈等原因造成猝死。
建议一般体质的朋友不要去参加冬泳速度比赛,最好缓和地慢游、每天冬泳或隔天参加冬泳锻炼也可以、坚持不断,对身体健康比较有益!冬泳泳友以健身娱乐为目的,重在科学冬泳、参与健身活动,要弱化激烈的冬泳比赛活动,多参加冬泳友谊健身表演活动。
不要盲目跟别人攀比在水中的冬泳时间长度和游泳速度。普通冬泳爱好者更不要盲目挑战极限追求低温水中的冬泳时间长度,冬泳时间过长,超过了人体对寒冷的承受能力,会对人的心脏等器官带来严重损害。
当您科学适度地进行冬泳锻炼,融健身运动于凛冽的冰水中,享受战胜自我、战胜寒冷的愉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科学锻炼,你就会变得身体更加健康;锤炼成勇敢、刚毅、冷静的性格;陶冶出积极、乐观、开朗、豪放的情绪;增进工作和社会交往活力;进入身清气爽、幸福愉快的神奇境界。
选择冬泳运动量的二因素 冬泳是一把双刃刀,适度的运动可以给人以良性的刺激,过度则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所以合适的运动量很重要,运动量主要取决于游泳时的水温和个体的身体状况两个方面。
水温,据科学的测定:一个健康的普通人,在摄氏零度的水中,安全的冬泳量是30米或1分种,以此为尺度,水温每升高1度均可增加30米或1分钟。至于个人身体状况,则需要冬泳者自己权衡,包括年龄、性别、体格上的差异,冬泳者体型的大小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量,身材高大的人利于在冷水中保温,身体瘦小的人则反之,海洋哺乳动物的体型都较大就是这个原因。
一些冬泳者为了自我激励,规定自己每天必须游到某一固定的距离,这不是一种科学的锻练方法,尤其在水温偏低的时候。在每年最冷的几个月中,游泳池的水温与天然水域有很大的差别,呈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每一次寒流抵达后,水温逐日下降,由于水有较大的热容量,所以水温的变化一般滞后于气温的变化2~3天,最低点的出现亦如此,此后渐渐回升,直至下一个寒流降临。
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幅度大约在4~6度之间。所以适宜的冬泳方法是:随着水温的降低逐步减少运动量,待水温开始回升时再逐步增加。初试者的起点可以低一些,几个回合下来,耐寒能力提高后再循序渐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