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娇怼韩寒:男女平等是药还是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5 1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1-25 15:04 编辑

徐娇怼韩寒:男女平等是药还是毒?

右为演员徐娇。
原标题:徐娇怼韩寒:男女平等是药还是毒?
年前最后一怼——徐娇vs韩寒,徐娇完胜。九年前主演贺岁片《长江七号》的小女孩徐娇,虽然今天也才19岁,但她的勇气和价值观足以令演艺圈“沉默的大多数”汗颜。韩寒所代表的那种价值观——男人三十未婚事业有成是钻石王老五,女人三十未婚事业有成便是败犬;男人婚后就是大爷,女人嫁了就如小妾——现在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中了欧、美、日影视剧的毒太深的中国单身女郎们,已经不能跟现实妥协。
文/金雯
婚姻曾经是女性的唯一体面出路,所以张爱玲说她们是“女结婚员”。经过了上世纪60年代的女权运动、性解放,在西方,男女平等落到了实处,女性有了投票权,同工同酬至少在法律形式上得到了保证,女性选择单身生活也就有了可能。
以美国为例,1950年只有35%的婚龄女性单身,到了2000年,单身女性比例上升到49%,2005年为51%,非单身人群首次成为少数群体。从海伦·布朗的《性和单身女孩》到后来的《欲望都市》,都在教导女性如何享受单身生活。
韩寒新作的主题曲引起了不少争议。
在中国,1968年毛泽东发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豪言,在提倡男女平等的观念层面与西方同步。但要直到女性实现经济独立之时——此时已经进入新世纪,而这部分女性集中在大中城市——单身才成为一个潮流。
但中国单身女性们同时也发现,自己面临着观念和现实的矛盾:她们已经根深蒂固地接受了独立自主的概念,但现实却是,男人三十未婚事业有成是钻石王老五,女人三十未婚事业有成便是败犬。但是中《BJ单身日记》、《欲望都市》等影视剧的毒太深的她们,已经不能跟现实妥协。
徐娇转发了一条“抵制韩寒新片”的微博,并发表长文谈女性权利。
单身女性指南
1963年,海伦·布朗写的《性和单身女孩》(Sex and The Single Girl)成为畅销书。这是一本女性单身指南,不是教女孩如何嫁出去,而是如何保持单身,告诉她们“婚前的生活就该如此美妙”。它教你如何租公寓、对付已婚男人、做指甲以及解决自己的性冷淡。
后来海伦·布朗成为《大都会》(Cosmopolitan)杂志的主编,在她的推动下大量COSMO Girl出现了。她们由某个小镇来到大城市,经常换工作、搬家,经济独立,当然思想也很独立,正视自身价值——不仅有自尊的成分,还包括如何巧妙施展魅力,为我所用,最终让自己快乐。海伦·布朗鼓励女孩们:“她们要做的就是把背包装满补给,把镐磨得锋利,系紧腰间的绳子,然后开始往上爬!”
海伦·布朗女士。
有了COSMO Girl对城市女孩的示范作用,于是有了描述30+大龄单身女性生活的《欲望都市》。剧中凯莉们穿着12寸高的莫罗·伯拉尼克(Manolo Blahnik),出现在时尚派对和知名画廊,好像除了乳腺癌,什么都不能将她们打败。她们就是大龄单身女性的榜样。
只是,即便潇洒如凯莉,也在等待Mr.Big。波伏娃和萨特,他们享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男女关系,认为彼此之间共享绝对的自由,但即便是女权主义者波伏娃,有时也不免表现得像个哭哭啼啼的怨妇:她在小说《女宾》和《风流名士》中,试图将第三者置于死地。“人的本质是自己选择的,选择以自由为前提,人被判定为自由,必须独自承担选择的后果。”这是萨特说的。对选择独立自主的单身女性来说,这话显得尤为意味深长。
《欲望都市》里的单身女性。
西方传统:老处女并不可怜
从文化心理的层面说,东西方对待“老处女”的态度全然不同。在中国,称呼老处女的最高阶(也最恶毒)词汇是来自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的“灭绝师太”。灭绝师太自视为正义化身,杀纪晓芙、逼周芷若。在武侠小说中,这些武艺高强的老处女,为情所伤之后歇斯底里,心狠手辣,多半促狭、善妒,还道貌岸然,是丑到心里的女人。
西方文学中则有一大批老处女配角,她们游离在女孩和已婚妇人这两个圈子周边,多半有点大惊小怪,时常晕倒。但是人们视她们为无公害的、需要保护的对象。唯一的缺点就是爱好八卦,也应证了那句老话:只有自己生活贫乏,才会对别人的生活那么感兴趣。
《寓所迷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中有许多这类老处女,其中段位最高的是马普尔小姐,她用一颗八卦的心来破案。马普尔小姐的个人生活在《寓所迷案》有所透露,年轻时曾恋上一个来自法国的有妇之夫,大概由此受了情伤终生不嫁。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合理化老处女身份时也未见新意。但是无论在小说中还是拍成电影,马普尔小姐的形象都十分讨喜,她的清澈眼神中既有老妇人的洞察力和狡猾,又有女孩的天真。让人觉得老处女也有恰如其分的魅力。
老处女年轻时虽然多数是作为陪衬的墙花,但是依靠一些捕风捉影的单相思,她们也可以为自己的单身身份制造某种合理性,而不至于陷入尴尬。如同《乱世佳人》中的那个永远没有年轻女孩光芒的英迪亚,在貌似一度追求过她的斯图尔特·塔尔顿战死葛底斯堡之后,人们便把她当成未婚却早已有主的女人,她也顺理成章地以处女寡妇的面目出现。
战争制造了寡妇,也给了许多老处女独身的借口。更重要的是,老处女们所处的社交圈默认这样善意的谎言。他们给这些女人提供了松弛的环境,而没有将她们逼成灭绝师太。
《乱世佳人》。
东方传统:不结婚就是“败犬”
《欲望都市》在中国有很多山寨版本。之所以称之为“山寨”,除了中国的大龄单身女活得不像凯莉们那么光鲜,更重要的是诉求大不一样:像前阵子大热的台湾电视剧《败犬女王》,女主角身在家乡的老妈在狐仙庙里求神拜佛,为的是女儿能够桃花朵朵开。
你能想象《欲望都市》里出现操心大龄女婚姻问题的老爸老妈、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凯莉的妈妈在亚拉巴马的某个小教堂里祈祷Mr.Big明年一定要向女儿求婚吗?肯定不能想象。
在西方,单身是一种个人的选择,但在中国大陆、台湾,还有日本,高龄而未婚,是为“剩女”,也就是“被男人扔掉的女人”。
在西方,单身是一种生活方式,女人不需要依附男人。
“五四”时期,鲁迅小说《伤逝》中的女主角子君已经喊出这样的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但对于子君们的父母来说,更令他们恐惧的是子君最后的结局:和涓生分开后郁郁而终。日剧《女人四十》(Around Forty)中,39岁的女主角英明神武,内心比男人还强大,但这个看上去一点都不需要男人呵护的大女人,还是想结婚、生子。
最近几年,“婚活”这个词在日本频频被提及。“婚活”是为了达成婚姻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简称,日本社会学家认为,单身人群的增多会对社会发展造成困扰,日本社会所产生的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就是因为人们不肯恋爱、结婚导致的后果。
曾经将不结婚而赖在父母家的人命名为“单身寄生族”(parasite single)的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山田昌弘,2007年与白河桃子合著《婚活时代》一书,书中这样写道:“既然每个人都会为了工作而想方设法把自己推销出去,那么难道不该以同样的热情来对待决定人一生幸福度的婚姻吗?”
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日剧《婚活男》展示的禅坐联谊、甜品联谊、爱猫者联谊等五花八门的相亲活动,令人叹为观止,也显示了有着传宗接代传统的东方社会对解决单身人群问题的急迫。
某网站曾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大连、厦门、南京、青岛十座城市为样本,出台了一个《剩男剩女城市榜》。调查显示,剩男其实比剩女多。但剩男不算大问题,剩女才是令卫道士们头痛的大问题——这就是目前中国的现实



2#
发表于 2017-1-25 15:03 | 只看该作者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观。

点评

谢谢点评  发表于 2017-1-26 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9 15:50 , Processed in 0.03964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