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9-8 04:52 编辑
尽管游泳是一项极好的健身运动,但我觉得,游泳的自我防护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会致使“二次污染”,因小失大。下面是需要防护的经验。 1、划伤有一次游泳,在到边掉头时,在水下不当心踢到了游泳池边的钉子,成果右脚大拇指被扎了一个洞。其时也没流啥血,认为没啥事。成果过了一段时刻发现本来的创伤长成了“疣”,就像长了一个老茧,我是刮了长、长了又刮,一直好不了。上一年我上了医院,用了两次冷冻疗法(零下20度的液氮)才算搞定。经历:游泳时要留意泳池里简单扎人的东西,比方拴水线的钉子、钩子,还有决裂的瓷砖等,很简单划破肌肤,要当心。划破肌肤后要当即出水(泳池水细菌多),包扎好创伤,足部划破上岸后千万不要直接穿泳池里的共用拖鞋(拖鞋上会有传染性的细菌,医师说我的足疣很可能即是这么染上的)。 2、肌肤感染经历:游泳池里水有化学药水和许多细菌、微生物,特别是冬季的温水更简单繁殖细菌。所以下水前最佳在脸上、身上涂点油性防护霜,我现在用“橄榄油”,纯天然又不溶解于水,很简单在肌肤和池水之间构成一层维护膜,报价也廉价。还有,下池后要多运动,因为运动会发汗,这么池水也不简单进入人体,不要像澡塘子泡澡相同,边泡还边搓身体,本来肌肤也是人的维护屏障,动作既不美观,假如搓身体时把肌肤抓破的,也很简单肌肤感染。假如发现肌肤发痒,并且是刺相同的痒,痒处有小针眼相同的东西,那十有八九得了皮炎,这种皮炎和本身的免疫系统有关,假如不医治,尽管过两天不痒了,但一碰到相同的感染源很简单复发。所以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