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玄学论坛042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26 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給予愈多的愛,就會引來愈多的愛,因為你的愛會把你導入愛的磁場,你的付出也一樣,會將你導入更加富裕的磁場。--海涛法师

#济群法语# 没有用智慧审视过的生活,总是充满迷信和荒谬。

我们很容易不自主地跟随情绪和感觉走,造成很多问题。例如上班路上一遇到塞车,我们就可能变得非常烦躁和易怒,其实这只是小事,根本不用生气,但因为心没有安住,就容易被外境牵动。其实问题不在事情的大小,主要在于自己以什么心态去感觉去认识,这会造成很大不同。——大宝法王噶玛巴《萨嘎月开示》

这位菩萨心生嘀咕说:“二大劫、几百万次的转世再转世,这真是久啊!”佛陀回答:“别担心,当你证得初地,你会发现,所有这些转世、新年、圣诞节、国籍变换、转化为各类众生──有时在天上飞、有时在水里游,这些全都发生在火花迸裂又熄灭的剎那之间。”——宗萨钦哲仁波切《临终与死亡的忠告》

有时候我们可能因为自己修的是大乘的法门,或者受了一些菩萨戒,觉得自己有一点像菩萨,当然自己不会说,但是还是会有一点这种感觉。那是不是一个菩萨呢?要看他是否不执着自己的利益,而是去关心别人的利益?他是不是这样的?这个才是重点。——大宝法王噶玛巴(《离四贪执》:贪图自利非菩萨勇者)

修行人的快乐乃建立在调伏自心、认识自心的基础上。纵然他拥有财物名利,也一点都不执着,而仅会以平静的心去享受这一切。无执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感觉或反应,而是说一个人不必去操心,让其顺其自然。会得到的就会得到,得到了,也不必太强烈的去执着它。——咏给明就仁波切

修行是我们从早到晚时时刻刻都要做的事,我们如何同周遭的人相处、喝茶、做事,我们内心对事情的反应是否更加清明等,都是一种修行之道,那是一种是否清醒的问题。大部分时间我们好象活在梦游状态中。修行就是清醒过来,开展我们的清明和觉知,同时还有慈悲、宽容体谅。——丹津.葩默

人心要虚,不然很难容纳别人的意见;人心要实,不然很难抵挡外在的诱惑。人心要硬,不然很难扛住人生的风雨;人心要软,不然很难生起真正的悲心。

没有人是不变的。生命是由一连串不同的想法、情绪与各种活动接续而成。你甚至无法完全相信自己是不会改变的,更何况是他人。认知此点,你可以说,“可靠性”只是某种程度上的问题。——大宝法王噶玛巴《就在当下》

福报现前时,要懂得珍惜。说珍惜,一方面是要能领会做人的好,心里因而常有欢喜和感激;另一方面,是知道善用这现前的福报去积植德行,福慧双修。O领受生命中的福报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我们要把「心门」打开,要解开「心结」,放下「心担」,佛法才能进入我们的心中。

能不能舍掉,这是一个心态。你从心里舍掉了,但是你修来的东西是不会舍掉的。你到哪里,它就会跟到哪里。但是我们心里都执着这个外在东西,却不知道这些福报是可以随时变幻的。

你绝不会说,他们比我好,所以我对他们有慈悲心;他们比我快乐,因此我对他们产生慈悲心;他们比我喜乐,因此我对他们产生慈悲心。正常情况不会这样。我们对正在受苦的那些众生,那些低于你的众生,产生慈悲心;你对他们有慈悲心,是因为你喜欢处于高处往下看而产生慈悲心。——大司徒仁波切

方便与智慧的双运,叫做圆满的结合。“方便”代表做事的细度;“智慧”代表内心的一种实修,一种修持。所以说,方便与智慧的双运是很重要的。对一个行者,他要这两者都具备,也就是方便来讲,他做事要善巧,同时,智慧是指他内心的修持,也是要具备的。这两者是要平衡的。——大宝法王噶玛巴(海涛法师...展开全文c

你可以想象如果一切世间的诱惑都不具吸引力,而你能超越各种贿赂或劝诱的话,会是如何。如果能不被赞誉所收买,不被批评所打击,我们就会有无比的力量。我们会极度地自由,不再会有不必要的期待与恐惧,汗水和鲜血,以及情绪性的反应。我们终将能把“我一点都不在乎”付诸修行。——宗萨钦哲仁波切

佛陀强调生于人道是最幸运的,因为人道经验快乐与痛苦两者其他道的众生大多只能经验快乐及痛苦中的一种。若是我们能善于把握生于人道的生命则可在解脱道上突飞猛进。佛说人道众生比其他道的众生更易开展出智慧及获致证悟,大平等舍正是为了所有众生和宇宙中所有的六道,这是相当惊人的——大司徒仁波切

身为佛教徒,懂得发自内心的去祈请,每天朴实简单地生活,就算有天寺庙被毁掉了也能乐观面对。他不会想要去侵略他人或去争夺什么,甚至是要去伤害其他宗教。一个佛教徒,最终他就是快乐的。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慢慢发现,能够训练调伏一切的最好武器和秘诀,就是慈悲与关爱——竹庆本乐仁波切

当我们看到任何众生快乐、幸运、行善的时候,都会从内心感到快乐,这就是菩提心的建立。如果我们心中没有喜,就会感到嫉妒、生气。看到别人快乐、幸运,我们嫉妒、生气,这是很愚昧的,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痛苦。当我们有四无量心中的“喜”时,别人的快乐善业就是我们的快乐。——广定大司徒仁波切

我们在生活中的确会遇到很多困难,工作、伴侣、孩子等等很多琐事会让我们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但其实是我们自己把生活变得无意义、充满烦恼。快乐并不是外在的东西,也无法从外在得到,我们常说「最殊胜的财富就是知足的心」,像这种知足快乐的心就是我们本具的善功德——大宝法王噶玛巴(2011春季课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6-4-26 15:39 | 只看该作者
你給予愈多的愛,就會引來愈多的愛,因為你的愛會把你導入愛的磁場,你的付出也一樣,會將你導入更加富裕的磁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4-26 16:1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7 06:24 , Processed in 0.03872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