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风潮与审美风向 相较于东方文化尚白尚弱的审美倾向,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美国文化都似乎更推崇一种健康而有活力的体态外貌。相较于中国女生多被要求“美白”的审美经验,不少地域的美国白人都有“美黑”倾向,因为偏黑的肤色意味着更充足的阳光照射,更丰富的户外生活。“肌肉”的存在,无论对男生还是女生来说,都是重要的外貌加分点。因为肌肉的塑成需要持之以恒的锻炼,而肌肉的保持则需要维持长期的运动习惯。 “运动员”在中国大学,除非有机会参加具有知名度的大规模比赛,仿佛并不是一个值得认同的身份;“体育特长生”,从笔者个人的经验来看,往往还带着些许贬讽的意味。但是,在美国大学,许多学生都有至少一样擅长或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参加任何规模的体育比赛,即可自称为“运动员”。因为体育特长而被录取的名校学生不在少数,并且往往成为追捧的对象。橄榄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时常是校园明星一般的存在,广受女生们追捧。 多数美国大学生都有健身的习惯。这与美国校园无数不在的健身房与体育场有关。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有至少一个大型体育场,健身房则不计其数。常规球类与田径项目之外,高尔夫、网球、壁球、冰球、水球、击剑、帆船、划艇、瑜珈、桑巴、剑道、空手道、中国武术都在许多大学的体育项目列表中。除各自的橄榄球运动场外,哈佛大学有网球中心、帆船中心、划艇之家等九个体育运动中心,耶鲁大学有高尔夫球场、壁球中心、户外教育中心、室内溜冰场等十一个体育运动中心。两校的本科生宿舍均配备有小型健身房,除跑步机、健身车、椭圆运转机、举升机、仰卧起坐机等健身机械外,往往还配有桌式足球、台球、乒乓球、桌上曲棍球等小型室内运动设施。 哈佛与耶鲁完备的体育设施固然得益于其丰富的校友捐款(大部分运动中心都依赖捐款建成,并以捐款人命名),也得益于两校悠久的体育教育传统。应该说,哈佛与耶鲁的竞技体育项目在美国大学体育竞技中不算突出,但其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于体育设施建筑的投入程度,可以说在美国高校中颇具代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