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第323窟中,有一幅“张骞出使西域”佛教史迹画。据说霍去病讨伐匈奴,获得一尊丈余高的“金人像”,汉武帝将其安放在甘泉宫燃香供奉,但苦于不知道名号,遂派遣张骞到西域询问,才得知这是天竺(印度)的佛像。 4 O8 I) D0 W" ^( f6 Z/ a7 t1 h
此后,平城“露天大佛”的雄姿,洛阳潇洒的“秀骨清像”,长安崇尚的丰腴之美、大佛之壮,宛若东风般频频吹向陇东、陇南直至河西走廊地区,甚至影响了西域的佛教艺术,而江左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也通过巴蜀给甘肃带来了南朝基因。异域与京师,粗犷与清秀,东方与西方,在甘肃这片狭长的净土上永久流传,无止无息。 ' s& `4 ^4 t5 W7 k% b4 J
![]() 8 `. N* _1 h% c( `( w: J
炳灵寺石窟•第125龛•北魏
/ l: S2 m6 Y& r[多宝如来佛] $ Q. d3 }; r5 l$ s9 D; V
这尊佛像是北魏“秀骨清像”的代表作。
, Z3 \% Z; v, W# a2 _![]()
: B/ x! f5 z8 h; `; i) ` ]出自天水麦积山石窟第78窟壁画残片上的火头明王像则仍显示出某些西域文化的影响。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地段,民族种族多元,艺术来源丰富,在佛教东传的进程中,成为沟通东方与西方、西域与中原经济、文化的桥梁。 . @! L0 e S* m2 G9 _7 ^
![]()
: ]: L _# B0 S; N. B6 I$ W( _尽管经过历代重妆,敦煌莫高窟332窟造像丰满、法相庄严的盛唐之风仍清晰可辨。莫高窟创建于公元4世纪,自北凉、北魏直至西夏、元十个朝代,千年间营建不绝,是中国现存洞窟最多、内容最丰富、艺术极为精湛的佛教石窟群。
8 b3 X. ]+ [: @6 j$ D$ z$ t* c. M' D![]()
, P3 m" x, W2 F! A& c; ~. m( P! a' d炳灵寺石窟•第169窟第11龛•西秦 ( k: z7 c% W# b* p8 Z& X
* p4 J: F/ A+ D" u6 c) I: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