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02|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战史料,伪满洲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22 0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9-22 04:11 编辑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事情不能被遗忘,九月三日是胜利日,而九一八则是国耻日。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少数军官的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其后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回顾这段历史,认真探究当时双方的实力,不得不说日本关东军在进行一场在外人看来毫无胜算的豪赌,而日军随后在华的一系列军事动作的目的也与这次“冒险”有关。

700士兵创造的“战争奇迹”

据日本国财务省资料显示,当时日本关东军总计有11069人。另外有在乡军人和警察等辅助部队约1万余人。日军以沈阳为中心,部署于南满铁路沿线,以便于机动兵力。而中国东北军方面,“九一八”事变前夕,在东北的正规军16.5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总计约20万人。从兵力上看,中国是日军近10倍之多。日军虽然训练比中国军队优秀,但远不足以弥补人数上的巨大劣势。

最初进攻北大营的是日军驻扎在文官屯一带的是第三中队,这支部队隶属于驻守沈阳的日本独立守备队的第二大队,中队相当于中国军制中的“连”,标配一百八十人,大队相当于营标配一千一百人,不过独立守备队的总兵员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多一点大概在七百人上下,其中第二大队担当了攻取北大营的任务。

而中国方面,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是王以哲的独立第七旅。七旅下属三个团,此外还有旅部直属的四个连,战斗人员总计七千余人,每个连配备了捷克式轻机枪12挺,捷克式步枪120支。该旅军官基本都是军校毕业,甚至还有少部分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

王以哲是少帅张学良一手提拨的少壮派骨干,他的部队可称得上是御林军,但也正因为一直充当亲兵卫队的角色,平时真刀真枪拉出来开练的机会很少,大多是检阅的时候,把他们拉出来充面子,实际作战经验却是一片空白。这些部队,本事不大脾气不小,所以当时有一个绰号:少爷师。

1931年,从春至夏,这片土地上的局势平静而又诡谲。有日本第一兵家之称的石原莞尔中佐正等着时机的到来。因为他发现,东北军在中东路事件当中,非常惧怕俄军的大炮轰击,所以特地从日本运来了两门日俄战争时期的240毫米口径野战重炮和为数不多的炮弹。石原莞尔并没有十足把握和底气,但他认为小张比老张差几个段位,值得去冒一次险。

事变前的那几个晚上,日本人每天都演习到很晚。除了把关东军调来满铁附属地,他们给在乡军人也发了武器。旅长王以哲也看出了端倪,也做了防备,连续三夜向东山嘴子东大营大操场作转移演习,目的是一旦日军进犯,以便有秩序地退走,不致临阵措手不及。


2#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4:11 | 只看该作者

(在投降书上签字的今井武夫)

1939年底,日本军方发动所谓“桐工作”计划。这次会谈,中国方面是在蒋介石和戴笠的直接领导与策划下秘密进行的。日方的首席代表是今井武夫,此人当时是日本驻中国派遣军主管情报及政务的课长,中方首席代表是重庆行营参谋处中将副处长陈超霖。日、蒋代表先后在香港、澳门举行了15次会谈,形成了“意见书”,并整理了“备忘录”,其要点是:中国以承认满洲国为原则,日本对中国尊重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中国立即放弃抗日容共政策,在停战同时发表声明;日华两国缔结防共协定……;日本于恢复和平之同时,尽可能迅速撤兵等。因为上述要点,与中国代表的“和平意见”大同小异,其精神实质基本吻合,所以蒋介石比较满意。

直至战败前夕,日军仍然谋求占领满洲的事实得到中国政府的公开承认。1944年9月5日,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决定通过汪伪政权对重庆政权进行再次诱降。日本的条件是:“全国和平后”,“同意蒋介石返南京,建立统一政府”;废除日、汪签订的《日华同盟条约》;“不干涉中国的一切内政问题”;“如果在中国的美、英军队撤退,帝国也撤退全部军队”;“满洲国不改变现状”,但“把香港让给中国”等。

由此可见,日军在14年的侵略历史中始终未变的目的,就是希望把中国东北事实上变为日本领土,达成侵略的事实,只不过这场战争因为某种“小流氓”式的自大而“不幸”扩大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小鱼儿外婆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4:11 | 只看该作者

1931年9月18日当天,日军在南满火车站的墙上贴了布告,说是奉天日本驻军近日举行秋操,满铁附近居民不要惊慌。南站日本兵和在乡军人挤得满满的,还牵出来很多大炮,情况不妙。当夜十点多,日军动手了。而此时,张学良远在北京看戏。东北边防军代理长官张作相在老家锦州给父亲办理丧事。旅长王以哲到沈阳城里参加社会活动。三个团长都回家了,只有旅参谋长赵镇藩住在营区。

赵镇藩在《日军进攻北大营和我军的撤退》中明确记述,东北军中有纪律规定,官兵是不准归宿的,但是身为旅长的王以哲却经常不在军中,九一八那天晚上,打了一夜,王以哲始终未回军中,也未来电话指示部队如何抵抗。倒是部队已经脱出重围到东陵的时候,他才让人传来命令,说是要部队将枪都放在库房里去。赵镇藩觉得这命令糊涂之至,因为日军那时候还在后面追着呢,所以根本没执行。事发后团长王铁汉临时赶回的,还指挥得乱七八糟。据赵镇藩记述,在部队突围时,有部分军官被打懵了,站着不动,竟然是由士兵硬架着才突围出去的,要不然都得被日军俘虏。

日军虽然挑起了战争,但是在进攻北大营的时候还是心虚的,他们一开始都用刺刀,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身上根本就没有带几发子弹。当时担任连长的姜明文在《九一八事变亲历记》当中回忆,日军发射的炮弹虽然落在北大营的很多,但是都没有爆炸,实际上炮弹头上是没有引信的,全是哑弹,而日军的枪弹一听便知多是“空包”。或许是由于日军守备队发动的是夜袭,东北军并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或者有多少实力,未战自己先慌了。

日军打下沈阳后,清点战利品时,简直不敢相信:飞机262架(918事件期间东北军飞行员全体休假),各种炮3091门 ,机枪5864挺,步枪、手枪11万余支,甚至还有折叠式冲锋舟,这种武器为张学良从法国进口,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的装备中,尚没有可与其媲美者。

东北军实力之雄厚让日军震惊,日军在东北军仓库中甚至还缴获了化学航空炸弹。根据史料记载,东北军的确有储存和使用毒气弹这类化学武器的记录。九一八以后,未闻东北军再有使用化学武器的消息,推测其全部储备都在沈阳陷落时为日军所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4:11 | 只看该作者

国际法的第一个“黑户”

九一八其后两个月内,日本军队迅速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并在各省成立了地方性的亲日政权--辽宁的臧式毅,吉林的熙洽,黑龙江的马占山。

1931年底,因九一八事变引咎辞职的原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前往中国东北,与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和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进行会谈,商讨事变进展。经过与吉林省代理长官熙洽的秘密会谈,确立了迎接溥仪至东北,成立复国的方案。1932年3月9日,在日本军队的撺掇下,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这个傀儡政权因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长春),“领土”包括现今中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不含“关东州”,即旅大),以及内蒙古东部、河北省承德市。

不过满洲国既然名义上成为了一个国家,那就必然要建立外交关系,日本一手扶植伪满洲国,和其最早建立外交关系是毫无疑问的,在1932年6月14日,日本众议院通过决议,承认“伪满洲国”,9月6日,日本内阁通过决议,承认“伪满洲国”,15日,日本正式承认“伪满洲国”,双方签订《日满议定书》。11月24日,日本正式任命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为驻“伪满洲国”大使。

日本当局分析局势后认为,只有使伪满政权获得国际承认,才能开展对外贸易,有效地攫取利益。因此在伪满成立的1932年3月,其“外交总长”谢介石便向日、美、英、法、德、意、苏等17个国家发出通告,希望建立外交关系。但除了日本于6月宣布承认伪满外,其他国家都没有积极回应。

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照会中、日两国并发表声明,宣布美国不承认任何违反《国际联盟盟约》及巴黎《非战公约》的行为,因此不承认“满洲国”。这被称为“史汀生主义”。国联于同一年通过决议,正式采纳“史汀生主义”。

马丁内斯

就在此刻,出人意料的是一个遥远的北美洲小国萨尔瓦多竟然主动承认了伪满洲国,这个国家并不在伪满曾经谋求承认的17个国家之列,也不是日本的睦邻友邦。1934年5月21日,萨尔瓦多驻日本东京总领事葛伦沙通知伪满唯一的“驻外公使”丁士源,该国已在3月3日宣布承认“满洲帝国”。消息传开,中国各界一片抗议,国民政府外交部为此致电国际联盟,要求针对萨尔瓦多这一行为予以制裁。究其原因,有人认为,这是萨尔瓦多军人总统马丁内斯对其1932年上台以来一直得不到美国承认的“报复”,也有人认为是这位奉行神秘主义的国家领袖又一次听从“上天安排”的任意妄为罢了。

对当时的日本和伪满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自然备加奉承,连萨尔瓦多运来出售的咖啡,都由伪满外交部的官员亲自包装和推销。伪满外交官宋淇涵回忆,“大家笑着说:各国都像这样来承认,外交部员变为洋商店员了”。溥仪也因此对萨尔瓦多产生了特别的好感。相传,1941年10月,他曾经试图联系萨尔瓦多使团,随其逃离东北,摆脱日本人的控制。事实真伪姑且不论,这也确实是溥仪最后的机会——两个月之后,萨尔瓦多就宣布加入同盟国,再也不向伪满派遣使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4:11 | 只看该作者

随着纳粹党政权的上台,德国的远东政策在两个集团间形成了角力。纳粹党,特别是其对外政策部主张进一步与日本发展关系,承认伪满政权以获得日本许诺的特殊经济地位并获取回报。德国外交部长牛赖特、驻华大使陶德曼等政府方面的官员则主张对华贸易更为重要,陶德曼还向外交部报告了“九一八”事变后,德国企业在中国东北遭到日本排挤的情况,更加深了外交界这一看法的认同。

此外,部分德国外交官员还认为,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夺取了德国在青岛的殖民地,战后又占领了德国在南太平洋上的多个小岛,这时不妨将“承认伪满”作为价码,向日本讨还一些利益。

这种局面下,德国对伪满态度游移甚至摇摆便不足为奇。1934年2月,德国商人海耶以德国政府特派员的身份,带着纳粹党副领袖赫斯的亲笔信来到中国东北,与日本及伪满方面商谈经济协定。同月,德国外交部却再度重申无意立即承认“满洲国”,导致海耶的谈判以失败告终。

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德国仍然没有承认伪满的意思,甚至曾拒绝日方提出的从中国军队中撤出军事顾问的要求。但随着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失败,以及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德国最终选择了倒向日本。1937年11月,德国的盟国意大利在加入日、德签署的《反共产国际协定》后率先正式承认伪满。次年2月,希特勒在国会演讲中宣布承认伪满。5月12日,德国与伪满在柏林签订修好条约。中国政府虽然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最终无济于事。

同样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伪满问题上要比德国“明快”得多。在“九一八”事变后一个月,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就向日本驻苏联大使广田弘毅声明对中日冲突采取不干涉主义。1931年12月,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特诺夫还向日本提出签订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几年前,苏联还曾为了保护中东铁路和中国军队张学良部打了一仗。这时为了向日本表示诚意、避免冲突,不但允许日军进攻哈尔滨时使用中东铁路,之后甚至将这条铁路卖给了伪满。

在伪满政权建立后,欧洲各国普遍保留原驻中国东北的领事馆,苏联也不例外。但允许伪满前来设立领事馆的,却只有苏联一家。伪满“建国”之初,就在苏联的海兰泡和赤塔设立了领事馆。据曾任伪满驻赤塔领事馆书记官的王替夫回忆,“苏联与伪满的外交关系是勉强的”。1934年3月溥仪称帝之后,赤塔领事馆举行宴会,苏方的赤塔市长、军区司令还前来参加。

经过张鼓峰、诺门坎几次冲突,苏联和日本在1941年4月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特别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正式承认了伪满洲国,并换取了日本对“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承认。中国政府对友邦与敌国交互承认中国领土上的分裂政权一事“至为愤怒”,但因需要苏联支援物资坚持对日抗战,也只得克制了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9-21 06:51 编辑


根据1943年由满洲国政府出版的《满洲建国十年史》统计,当时世界上约有80个国家或政权,承认满洲国的共23个,包括:日本、意大利、德国、苏联、蒙古、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克罗地亚、斯洛伐克、法国、西班牙、芬兰、丹麦、泰国、汪精卫南京政府、蒙疆自治政府、自由印度临时政府、缅甸、菲律宾、多米尼加共和国、波兰、萨尔瓦多。

全面战争只为承认侵略事实

如果我们改换一种思维,从日方的角度来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一系列军事动作,可以发现日军的每一次大规模行动的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目的:迫使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承认伪满洲国。

由于淞沪战争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使日寇到处受阻。日本政府预感到侵华战争将要旷日持久,拖下去对其十分不利,遂决定在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通过外交途径,引诱蒋介石集团投降。并请当时的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出面“调停”。1937年11月5日陶德曼向蒋介石递送了日本提出的“和平条件”,其纲要是:“事实上承认满洲国;缔结日华防共协定;停止反日;停止特殊贸易、自由飞行。”上述条件,蒋介石认为除承认伪满以外,其余不算太苛。12月2日,蒋召集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顾祝同等党政军首脑开会,全体一致认为,只要不再有其他条件,原则上同意以此为“和平谈判”的基础。

但是,就在诱降露出希望之光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故。12月13日日军攻占了南京以后,其政府中的强硬派气焰十分嚣张,突然又追加了一系列苛刻的条件:对伪满由“事实上承认”变为“正式承认”;扩大华北、内蒙古与华中的非武装地带;承认内蒙古自治与华北特殊政权并保证驻兵;必要的赔偿。同时还勒令限期答复,否则将对中国采取“断然措施”。

对上述条件,国民党政府不敢贸然答复,拖到1938年1月13日才转告日方,要求对每一条款作出具体说明,待仔细研究后才能作出确切决定。日本政府很不满意,近卫内阁于1月16日发表第一次对华声明,明确宣布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决意另外扶植傀儡政权为其所用。至此,陶德曼“调停”宣告失败,中日双方召回大使,两国断绝外交关系。

等到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之后,其国力已不足以继续支持战争,日军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会战了,日本政府提出要不惜任何努力,加强对国民党政府诱降,即“诱导重庆政府放弃它的抗战主义而转向全面的和平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9-23 00:01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9-22 04:11
根据1943年由满洲国政府出版的《满洲建国十年史》统计,当时世界上约有80个国家或政权,承认满洲国的共23 ...

天下最无耻的国家是日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9-23 00:03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9-22 04:11
根据1943年由满洲国政府出版的《满洲建国十年史》统计,当时世界上约有80个国家或政权,承认满洲国的共23 ...

天下最无耻的国家是日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9-22 22:1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铬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9-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炮轰北大营,国耻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9-22 20:10 | 只看该作者
牢记历史!军队不能花拳绣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9-22 18:36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9-22 04:11
根据1943年由满洲国政府出版的《满洲建国十年史》统计,当时世界上约有80个国家或政权,承认满洲国的共2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9-22 17:29 | 只看该作者
勿忘国耻!振我中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9-22 16:09 | 只看该作者
看后对那段历史了解更加深刻,铭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5:25 | 只看该作者
邺风洹波 发表于 2015-9-22 08:59
历史的教训!

谢谢好朋友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5:25 | 只看该作者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5-9-22 06:18
看帖后有所了解

谢谢好朋友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9-22 15:31 | 只看该作者
软弱就要挨打,强国才是硬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5:22 | 只看该作者
醉老虎 发表于 2015-9-22 12:59
勿忘国耻!振我中华!

谢谢好朋友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5:22 | 只看该作者
★年轻的心 发表于 2015-9-22 12:57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事情不能被遗忘,不忘历史。

谢谢好朋友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5:23 | 只看该作者
巫山云 发表于 2015-9-22 11:05
了解历史,不忘国耻。

谢谢好朋友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7 13:42 , Processed in 0.05556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