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43|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知青忆:同农民一起过革命化的春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3 2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5-5-3 21:02 编辑

知青春节不回京受到表扬:同农民一起过革命化的春节
2015年05月03日 13:32  来源:枫网 作者:刘竹


       核心提示:县里要给知识青年树榜样,表扬了一批知青,我也在其中。县广播站的有线广播报道了我春节不回京坚持同贫下中农一起过革命化春节的事。



        本文摘自:枫网,作者:刘竹,原题:《知青被广播表扬:坚持春节不回京 同农民过革命化春节》

       下乡时我曾在农村过过革命化春节,当时我坚持留下来过春节不回北京的行为还受到了县广播站的广播表扬。

        1968年12月,一场风暴把我卷到了黄土高原,从此,我便生活在雁北,生活在那块黄土地上,至今未能回到父母的身边。我的人生,也像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弯弯曲曲,坎坷不平。

        留下过年

       “集体落户”之后,我们主要是接受大队的阶级教育,了解村史,大队“文革”期间的斗争史。有时也和社员一块出工,平整土地,修水渠。四十多天转眼过去,春节到来了。

       我们都盼望回家,尤其是听说邻村许家堡的知青,有的已经“偷跑”了,大队还派民兵去看守,堵截,大家心里更不安,焦急。

       “你去跟大队说说,让咱们回去吧!”

       “一定不让我回,我也‘偷跑’,反正我要回去!”

       同学们有的向我提建议,有的表“决心”,我不知所措。

       正在这时,大队派人来叫我到郭主任那里去。

       “许家堡的知青‘偷跑’回去了,你听说了吗?你们咋办?”郭主任表情严肃,单刀直入,一见面就问。

       “听说了。我们也想回去。有些同学的爷爷奶奶岁数都很大了,来的时候很不放心,想回去看看。”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人之常情;可是上边说了,要让知青和贫下中农一起过革命化春节,你们可以走几个,可是不能全走,你一定得留下,留下的越多越好。”

       要留,当然只有我留下,别人的心情都那么迫切,我怎能让别人留下我走呢?带着队里的要求,我回到住处。

       “怎么样?”

       “让我们回去吗?”

       “什么时候让走?”

       “可以回去,可是不能全回去。我不回去了,你们谁愿意和我一块儿留下。”   


       “我不走了”

       看半天没人吭声,刘丽终于表了态。

       第二天,我和刘丽送八个女同学上了牛车。第一次坐牛车,她们都觉得好玩,有说有笑,格外高兴。我们站在雪地里目送着牛车钻进树林。

        一进宿舍,觉得屋子一下子大起来,空荡荡的,心里也空荡荡的,脑子里只有同学们远去的身影,只有雪地上牛车轨过的两条混着黄色泥土的痕迹。什么也不想做了,甚至连饭也不想吃了。
可是活还得干。我们每天和社员一块去平地,修渠,又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进行访贫问苦,还慰问了几位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屋、院,洗衣服。

       只剩下我们两个人,社员们经常请我们去作客,吃稀粥煮山药(土豆),吃稠粥(焖熟的小米饭,有的因为小米少,里面再和些玉米面,熟了以后用勺子搅),吃黄糕、红糕(粘高梁面做的,不好吃),给我们做最好的菜——土豆烩豆腐。

       除夕晚上,村里的一些青年和我们一起打扑克,直到天快亮了,大家才东倒西歪睡了一会儿。

       初一天刚亮,治保主任秦玉的女儿小妹就来叫我们,让我们到他家去吃饭。

       秦玉的家在村的最北边。也同其他人家一样,土打的房(本地人叫“土窑”),土打的墙,家里除了几个放粮的大缸外,几乎没有其他家具。一家七口人,有五口是孩子。

       按当地人的习惯,大年初一早上吃面条。秦玉的妻子早把面条擀好切出来放在硬片上。那面条不是白色,而是黄中带绿的。等吃到嘴里才知道,原来是玉米面做的。

        “玉米面还能擀面条呀?”

       “能。里边和蒿子着哪,蒿子很筋(粘),和上就能擀面条。好吃吧?”

       “好吃!”

       在那个时候,每天都吃稀粥、稠粥、糕,太单调了,这会儿能换换口味,的确觉得不错。大年初一改善伙食,也仅是吃一顿玉米面面条,可见当时的社员生活是多么苦啊!

       “人家都走了,都猫(看)妈去了,你们俩咋不回,不想妈?”一边吃饭,秦玉女人一边关切地问。

       佳节思亲,我怎能不想我的爸爸妈妈呢?我记得小时候,为了节约粮食,一到冬季大人们总要在面里和些糠吃,而让我吃粮——现在人们看都不愿意看的玉米面贴饼子,在当时比蛋糕还高级。家里大人们一年四季只有一身衣服:衣服做的宽大,冬天填上棉花是棉衣,春秋掏去棉花穿夹衣,夏天再撤掉里子,就变成单衣了。而我,不管家里怎么困难,到过年时妈妈总要想法给我做一身新衣服,尽管是家织粗布,可是穿着它与小伙伴们玩耍,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孩子。

       插队前夕,没钱买现成的衣服、鞋子,妈妈买来布,在灯下一针一线给我赶做新衣、棉鞋、单鞋,一做就是大半夜。听说雁北冷,借钱给我买了新棉猴。打发插队的女儿,妈妈好像是给出嫁的女儿办嫁装,一趟又一趟出去、回来,买了牙膏牙刷、肥皂、鞋刷,甚至连卫生纸都买好了。

       父亲平时对孩子们的事不多问,可是在我插队起程时,父亲往日的严肃不见了,满眼泪花,坚持要送我上火车。

       “爸,妈,你们谁也别送,你们不去我心里踏实一些,你们去了我更难受!”

       父母听了我的话不坚持送站了,可他们还是把我送了很远很远,他们都抽泣着说不上话来,我更哭得泪人似的。拐弯时,我回头望见他们还站在那里:他们斑白的头发,在寒风中显得更苍白。

       爸爸、妈妈,不是女儿不想家;这是需要,身不由己,你们原谅吧!

       春节后同学们陆续回来了。县里要给知识青年树榜样,表扬了一批知青,我也在其中。县广播站的有线广播报道了我春节不回京坚持同贫下中农一起过革命化春节的事。





评分

参与人数 9威望 +26 收起 理由
青清剑圣 + 2 赞一个!
醉爱浪子 + 1 赞一个!
桂平老山 + 4
冬河缘 + 9 难忘的相似经历
wjm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5-3 21:32 | 只看该作者
知情春节不回家同贫下中农一起过革命化春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5-3 21:32 | 只看该作者
知情春节不回家同贫下中农一起过革命化春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5-3 2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4 03:15 | 只看该作者
哎!那个年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04:09 | 只看该作者
钢铁小妹 发表于 2015-5-3 21:32
知情春节不回家同贫下中农一起过革命化春节!

谢谢小妹在第一时间的关注和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04:10 | 只看该作者
醉老虎 发表于 2015-5-4 03:15
哎!那个年代

虎版早,谢谢关注和感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04:11 | 只看该作者
一片山水 发表于 2015-5-3 21:44

谢谢朋友的关注和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5-4 05:09 | 只看该作者
蹉跎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5-4 05:10 | 只看该作者
峥嵘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5-4 0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5-4 0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津老知青 于 2015-5-4 05:28 编辑


《七个馒头》

    有生以来,凡经历过的事,到你走的那一天,也不会忘记,好在往事已经过去,可故事在我心里永远挥之不去,我讲的是五零后那个既无奈又现实的一代人,在那个年代一个小小的生活经历。

    生在红旗飘飘的建国年代,长在三面红旗下,十岁那年节粮度荒的经历,动荡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复课闹革命,就这样“忙忙碌碌”到了一九六八年。十八年中虽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又荒废了,上大学的苗子,被连根拔起。

    那一年,用我们的小肩膀担起了共和国的困难,“不在城市吃闲饭,到边疆区,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老三届这一时代的名词,说的就是我们,三个年级的同学们打着背包举着红旗徒步奔向延安。有的同学到了新疆、云南、军垦农垦、北大荒,和全国需要我们的艰苦农村。

    我到农村的一半年里,已经锻炼的有棱有角了,结实了,脱俗了,坚毅了,真正锤炼成了大小伙子。那年棉花丰收,村里妇女摘棉花,男人往棉花加工厂送棉花,小板车上装满了用大布袋撑的满满的棉花,派我跟车,因为跟车出勤管饭又管饱,车把式赶着一头驴来拉车,这一车冒尖的棉花走在土路上晃晃荡荡,几次险些抛锚,八华里的路走了近一半,载太重,驴不走了,真是个犟驴,肯定我的事来了,车把式撇过来一根细缰绳叫我拉帮套,我二话不说套好绳和驴并排前进,到了棉花加工厂我已汗流浃背,瘦弱的身板,没有油水的肚子咕咕直叫,饿瘪了。

    车老板上点年纪,慢悠悠的掏出队里给的伙食费,叫我去食堂买七个馒头,他想七个馒头两个人吃差不多了,我自作主张五分一个的馒头我买了十个,当地的馒头又实在又大,一大碗炒咸菜,一共花了八毛钱,看着这相当于一斤半干面的大馒头我美坏了,开饭!   狼吞虎咽,一会连菜带馒头一共吃了七个,还能吃呢,同时吃完的车老板吃了三个饱了,地上的布包只剩下几丝咸菜,车老板善意的看着我问:还吃吗?我说算了,饱了,不吃了。想想天天吃苞米面,大碴子,来了一次改善,对于知青是多么奢望,虽然只是几个馒头,那也是意犹未尽。

    回来后向战友们炫耀,鼓动的几个人跃跃欲试也想去送棉花......

(天津老知青)
2013.10.

    我写了多篇关于知青历程和生活的习作,虽然下乡时没跟贫下中农过过春节,返城几年后驾车去过插队的地方,看看老乡们。变了都变了,车老板老曹家里厢房的地上,堆放着几吨的苞米,如今人不吃了,全部喂猪,生活和68-78这十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收起 理由
上海人 + 5 赞一个!写的太好了!
乐分享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5-4 0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5-4 0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5-4 08:37 | 只看该作者
杯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5-4 0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5-4 1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5-4 12:42 | 只看该作者
辛酸的字字句句.难忘!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5-4 1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5-4 16:31 | 只看该作者
我任知青组长,春节别人都回青岛过年了,我留下看门,也就是所谓的和贫下中农过革命化的春节。农民一年就盼个春节,这一天穿好的吃好的,想想那时的生活真是可怜。这轮到我和贫下中农过革命化的春节了,咋就没有写文章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27 05:56 , Processed in 0.07222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