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乏驴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6 0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乏驴岭,井陉西部一个有故事的小山村。“张果驴困乏于此,因此得名。”村口绵河之上,百年铁桥横亘;村中老民居前,骡马古道遗迹尚存;村后,太行第一渠“绵右渠”至今流淌。
  地处冀晋险要的乏驴岭,是娘子关下第一门户,“欲夺娘子关,必占乏驴岭”。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乏驴岭周边存有三座古山寨,晋军坑道工事随处可见,日军曾在此建有七座炮楼。对日作战中,这里曾发生过惨烈的“血战乏驴岭”之战,曾是百团大战的重点战场之一……
  传说与史实,古代与近代,水利与战争,乏驴岭虽小,故事却可圈可点。
  
  
  村名讳言
  却成了一笔财富
  
  从井陉县城微水向西19公里,天长镇西侧4公里,在井阳公路(307国道辅路)边,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座铁桥,这就到了乏驴岭。
  铁桥的南头,有一个张果老倒骑毛驴的塑像。乏驴岭名字的由来,据传就与张果老有关。《列仙传》载:“张果驴困乏于此,因此得名。”在民间传说中,张果老和柴荣驴驮日月、车载名山,前往忻州,途径此岭,驴困车覆,因此有了乏驴岭这个村名。
  乏驴岭隶属于井陉天长镇,全村共有133户,人口461人,是一个小村庄。虽然村小,但村庄的历史并不短。在乏驴岭村西桃花栈的石崖上,至今还保留有一处北宋时期的石刻,说明最晚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乏驴岭这个村庄了。
  在当地习惯中,“驴”并不是一个好字,人们在起名的时候都是极力回避的。因为避讳,小学生都把村名写成“乏吕岭”,村民外出也都回答是:乏岭的。但到了正式场合,只能老老实实的写上村名,每当这个时候,总会引来一片惊讶:“还有村叫这名的?”
  “这可都是真事,一点也不夸张!”乏驴岭村支部书记陈玉良笑着说,自己年轻在部队的时候,每次给家里写信,信封上的寄送地址都是空着,等走进邮局投入邮筒前,才填上村名,就是因为怕战友们看到取笑自己。“当时,村里人都认为村名不雅,有人提出要改名,但遭到了村里老人的反对,说村名是老祖宗留下的,儿不嫌母丑,想要改名到村外住,于是就没有改成。”
  “现在村民的意识增强了,不仅不再避讳村名,反而觉得这个村名更富有内涵了。”2007年,陈玉良带领村民在铁桥前,建了一座张果老倒骑驴的塑像,作为乏驴岭的村标。在这之前,井阳公路上不时会有翻车事故,建了这座塑像后,事故数量大大减少了。于是,有过往的货车司机,就自发到张果老塑像前烧香祈祷。
  “实际上,这一段公路是正好是个拐弯,车速一快就容易翻到沟里。修建了这个雕塑后,许多过往司机远远看到雕塑后,就减速行驶,自然事故也少多了。”陈玉良说,“现在反倒有不少人说,乏驴岭是神仙呆过的地方,是块仙地。”
  
  百年铁桥
  艾菲尔铁塔同门
  
  到了乏驴岭,铁桥是必须要看的,因为铁桥是进入乏驴岭村的必经之路。
  乏驴岭铁桥,1905年由法国人设计建造,是一座正太铁路桥。当年,正太铁路的窄轨小火车通过此桥跨过绵河,穿过乏驴岭隧道向东。乏驴岭铁桥,钢架单跨75.5米,高7.5米,宽5.5米,桥面至谷底30米。石太线建成后,有关部门曾酝酿拆除此桥,但因为它是乏驴岭村民出行的唯一通道被保留了下来。
  井陉县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许永峰介绍说,铁桥的构建全部由铆钉固定,全桥没有一处焊接。村里有老人曾经给他讲过乏驴岭铁桥的建造过程,因为铁桥没有一处焊接,都是用铆钉铆合起来的。当时在30多米的桥下河滩中,架起火炉,铆钉被烧得通红以后,桥下的工人将铆钉迅速抛到上面作业的铆工,再通过机器将钉铆到桥上。
  资料显示,乏驴岭大铁桥是法国巴黎DAYDE&PILLE 公司承建,采用的是19世纪流行的锻铁(puddle iron)技术,和越南的“龙遍”铁桥、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使用的是一种技术。
  乏驴岭铁桥在正太铁路上,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联通了山西和河北,使晋煤得以外运。而自1937年日寇占领河北后,为保正太铁路将山西的煤炭运输到各出海港口,便重兵驻守该铁桥,并在周边修建了七座炮楼和两座地堡。
  1943年后,正太铁路改线,火车改走熊猴湾。1947年,熊猴湾大桥被炸毁后,这条旧铁路又被启用一段时间。现在,铁轨早已撤掉,换成了水泥路面。正太铁路从启用到石太线建成,期间仅50多年,乏驴岭铁桥也成为了正太铁路的一个历史见证。
  
  驼铃已逝
  骡马古道尚遗留
  
  穿过铁桥向右,就是乏驴岭老村的位置。在乏驴岭铁桥建成的时候,从老村到铁桥,并不能轻易通行。后来乏驴岭村民在绵河边的悬崖上,硬开辟了一条道,才和乏驴岭铁桥连通。
  在乏驴岭村东,岭口位置曾建有一个岭口关阁。坐西朝东的关阁,左侧是好汉寨,右侧古炮台,背靠乏驴岭,面对岭东坡,卡在岭口古道上,是井陉西路的一处险关要隘,关阁呈长方形,高约4米,上有城垛、石砌门洞石券,门洞内装有木门,前面门洞上方有石刻“冀晋藩屏”四个大字。关阁修建于何时,已经无从可考。日军占领乏驴岭后,将关阁拆毁,石料运走修了炮楼。
  过了阁门,就是一段缓坡,古道从岭口向下纵贯全村。至今在古道两侧,还存有一些当年的骡马大店、骆驼场的建筑。许永锋介绍说,这条作为井陉西行的大道,当时甚为繁忙,行人骡马昼夜不断。按照当地的规矩,骆驼驮队是不让白天过岭的。因为骆驼走路缓慢,岭上的道路又十分狭窄,只能容一个驮队经过。为了避免拥挤,不引起交通阻塞,白天骆驼队都会被圈到骆驼场中休息,到了晚上,才允许通行。在当时的夜晚,驼铃之声彻夜不绝。
  这条道虽然不能行车,却是东西交通的要塞,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一千多年来的繁华,直至铁路开通后便日渐萧条,到解放前夕,此路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记得当年的交通盛况的,如今恐怕也只能是古道旁那三棵粗壮拙朴、绿荫如盖的古槐了。



  从戏楼下坡至河滩,一直向西,就是古道上一段名为桃花栈的地方。这段古道,尤其是张果老庙右后方名为“驴脊梁”的地方,全是人工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的,十分险峻。这里曾经有深深的驴蹄印,曾被称之为井陉八大景之一的“果老仙迹”,可惜在建绵右渠时被毁了。在桃花栈上方,柴王沟西侧崖壁上,有两道长约200米、宽窄均匀的石沟,这就是传说中柴荣翻车时留下的车辙。
  传说未必可信,但路况艰险是不争的事实。明成化戊戌年,嘉靖六年、十五年,清嘉庆七年,乏驴岭古道多次修筑,但最终还是只能通骡马脚夫,车辆辎重无缘过岭。
  在张果老庙上方,如今水电站溢洪道左侧岩壁上,现在还保存有北宋承天军石刻。石刻内容已经模糊,但还能看出来是当年承天军(娘子关)指挥及三位妇女捐资修路的刻记,在妇女地位低下的封建朝代,为妇女刻石立记,实属罕见。再往前,在观音庙右后上方崖壁上还刻有“白岩游”三个篆书阴刻的大字,没有落款。但在2011年夏,经过井陉考古专家许力扬的考证,这应该是明代尚书乔宇所书。 
  乏驴岭古道虽然艰险,但风光秀丽。乏驴岭村周边有三座古山寨:好汉寨、老婆寨、紫花寨,古道旁有蟒洞、果老洞,上有八仙台、八仙堂,下有绵河水日夜长流。
  
  古戏楼前
  阎锡山慷慨演讲
  
  在村西口的路南,朝向绵河的是一座古戏台。戏台并不大,但在戏台前发生的故事可不少。
  戏台前,当年在绵河边是一片小广场。广场现在已经被改建成了田地,在戏台对面垒有一个不起眼的石台。当年阎锡山就是在这里,向当地百姓训话。据本村老人讲述,阎锡山到乏驴岭视察前,村里即驻有晋军,阎锡山坐火车从太原至岭西站,在岭西站下车后步行到村,临时下榻在本村陈畴家。周围的百姓也赶来看热闹,乏驴岭到处是人,像赶庙会一样。阎锡山于是就在陈畴家门前的石台上,发表了慷慨激越的讲话,并到岭上观看了乏驴岭的地形。
  陈畴是光绪年间的廪膳生,曾在藁城、曲周、张家口等地任教十余年,其自幼爱好文学、书法,早年学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黄庭坚诸大家。夜不能寐而以手指画肚皮;与人交谈辄俯拾草棍画地皮,策驴行走则以鞭杆画驴皮,“画三皮”的轶事被世人传为美谈。到中年后,陈畴采众家之长,创出“疙瘩体”,字形势如龙盘虬曲,枯枝老鸦,至今在书法界还享有盛誉。在村中,陈畴也是慷慨好义,为百姓办事,受到村民的尊敬。
  
  绵右渠畔
  红旗渠人来取经
  
  从桃花栈再向前行,就能看到有“太行第一渠”之称的绵右渠。实际上,整个桃花栈古道,就在位于百花山半山腰的绵右渠下方。现在,许多人都知道有河南的红旗渠,但不知道有绵右渠。实际上,绵右渠要比红旗渠还要早,而且红旗渠还曾来绵右渠学习过建渠经验。
  绵右渠位于乏驴岭村后上方,海拔350米处。从乏驴岭到娘子关引水口,为总干渠,全长20华里,渠宽10米,深2.5米,设计流量为每秒10立方米。左右干渠分别在乏驴岭村岭上,左干渠通过到虹吸,穿过绵河向北。
  绵右渠工程当时创下了许多“之最”。其中乏驴岭绵右渠倒虹吸工程,是我省第一座高压双排铸铁管倒虹吸工程。
  
  乏驴岭上
  抗击倭寇留威名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乏驴岭,自古战事不断,其中不乏一些在军史上留名的大战。
  乏驴岭地处冀晋咽喉,是娘子关的天然屏障。1901年,八国联军中法军在此集结,与刘光才激战娘子关,结果法军兵败,打乱了进攻山西的计划。在乏驴岭附近的山上,除了三座古山寨,至今存有古炮台一座,以及用片石垒砌的长约800米的古长城。
  1928年晋奉军阀大战,晋军驻防在这里月余,遍修工事,山上现存轻重机枪、野炮、步兵、指挥室坑道近200处。
  其中最为惨烈的,还要属1937年的“血战乏驴岭”之战。1937年10月,国民党陆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在师长赵寿山带领下,在乏驴岭一带与企图进入山西的日军殊死拼杀。在日军飞机、大炮的攻击下,赵寿山临危不惧,亲率官兵与日军浴血鏖战15天,全师13000之众,只剩下2700多人。因寡不敌众,最终失守乏驴岭阵地。被迫下令撤退的赵寿山悲愤交加,忧心如焚,头发、胡子一夜全白。
  在乏驴岭,最有影响的还要属百团大战。当时,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仅乏驴岭一带,就筑有大小七座炮楼。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冒雨进行了战斗,乏驴岭铁桥被炸遗址和弹坑,即是此战明证。仅此一役,日军全部搬上了好汉寨炮楼,龟缩不敢外出。
  至今,在熊猴湾铁桥处,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日军炮楼。如今,这也成为了日军侵略中国的铁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金色三点半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4-26 07:31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分享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4-26 08: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介绍,有图片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4-26 08:17 | 只看该作者
愉快地欣赏了,谢谢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4-26 0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0-6 13:32 | 只看该作者
颂歌长老文笔可以的,如再配合些照片就更形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8 13:31 , Processed in 0.03390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