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借鉴:伦敦是如何抛掉“雾都”帽子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6 1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雾霾污染也曾经困扰伦敦。
  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造成4000多人死亡!此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了1980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5天。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 收起 理由
青岛彩云飞 + 1
青岛酋长 + 2
小鱼安娜 +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5:09 | 只看该作者
雾霾污染也曾经困扰伦敦,根据《生命时报》驻伦敦记者的报道,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治理雾霾污染的一条出路。“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就细致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进入20世纪中期,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治理空气污染。
19世纪,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伦敦工厂所产生废气形成极浓的灰黄色烟雾。20世纪50年代最为严重,“雾日”(即指视域不超过1000米的天数)一年里平均多达50天左右。1952年12月5日至10日,发生了“伦敦烟雾事件”。当时,歌剧院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见舞台而中止,歌剧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出来却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收起 理由
青岛彩云飞 + 1
小鱼安娜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5:10 | 只看该作者
据史料记载,仅在12月5日到8日这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
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此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
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收起 理由
青岛彩云飞 + 1
小鱼安娜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5:11 | 只看该作者
1995年起,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并将此笔收入用来改善公交系统发展。
此外,上世纪80年代,伦敦市在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地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粘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英国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每日空气质量的发布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收起 理由
青岛彩云飞 + 1
小鱼安娜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2-6 15:13 | 只看该作者
英国从治雾法律出台实施到取得实质性成果,走了24年,中国要走多少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小鱼安娜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2-6 15:38 | 只看该作者
他山之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2-6 17:26 | 只看该作者
刀锋 发表于 2013-12-6 15:11

位于泰晤士河南岸d 燃煤电力厂——巴特西电站,已改为博物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小鱼安娜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2-6 17:26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3-12-6 15:13
英国从治雾法律出台实施到取得实质性成果,走了24年,中国要走多少年??

有天无日头。

点评

郁闷。  发表于 2013-12-6 1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2-6 17:46 | 只看该作者
台湾路电鱼 发表于 2013-12-6 17:26
位于泰晤士河南岸d 燃煤电力厂——巴特西电站,已改为博物馆。


巴特西电站,改为博物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2-6 17:47 | 只看该作者
台湾路电鱼 发表于 2013-12-6 17:46
巴特西电站,改为博物馆

伦敦燃煤电厂化身“过山车”博物馆
来源:互联网 上传人:筑123456 发表时间:2013年9月20日

摘要:伦敦一座燃煤电力厂——巴特西电站,建筑师将其变成各个年龄层都喜爱的“有趣”场所——“过山车式”博物馆。

“过山车式”博物馆

  在历史古城伦敦,位于泰晤士河南岸,坐落着一座80年历史的老房子,其维多利亚风格的设计风格是当时室内装饰的出色案例,建筑结构采用钢框架,砖墙饰面,四个混凝土烟囱高达103米,这座建筑建于1930年到1955年间,是一座燃煤电力厂——巴特西电站,电站的周围混合了多种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工业建筑、办公楼、河岸、附近的火车站和公园。
  博物馆应该是一个能够吸引所有人群的地方,不仅只是一个建筑作品展览馆,还应该为人们创造一个可以探索、发现、体验和分享的平台,它是一个文化沉淀与发展的传播场所,首先它需要是观众,以及观众与创作者、观众之间的互动,其次才是展览的内容。
  如何将博物馆变成各个年龄层都喜爱的“有趣”场所,一直是困扰建筑师和运营者的问题。建筑师们研究了社会上一系列“原型”博物馆的作用和功能,发现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有趣”的概念也大不相同。而这个改造方案最特别的地方是将博物馆与过山车的结合起来,过山车这种外来物转化了建筑的传统形式,处理了人尺度上的一系列问题,还为基地和城市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过山车上的“轨道”从入口开始环绕着61000平方米的建筑体,这条路线引领参观者在建筑室内外穿梭探索。最终呈现的效果被建筑师称为“后工业诗歌”,他们为室内展厅设计了一个静谧的空间,与用来交换思想、充满活力的室外环境形成对比。今天这座80年历史的老房子将被改造成一个从中世纪至今的建筑展览馆,由巴黎建筑事务所atelierzundelcristea(AZC)担纲设计。

博物馆构造

博物馆鸟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青岛彩云飞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12-6 20:14 | 只看该作者
希望中国早日走出雾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青岛彩云飞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2-6 20:41 | 只看该作者
        当官不难,关键是别作怪,只要官员不作怪,“雾都”的帽子好摘。但作怪官员的帽子必须先摘掉,一切才好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青岛彩云飞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2-6 20:50 | 只看该作者
刀锋 发表于 2013-12-6 15:12

我们国家多地区出现特严重的雾霾天气最根本还是治理不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12-6 21:20 | 只看该作者
英国的做法也只能是借鉴,很难做得到。因为英国是个民主法治比较健全的国家,我们离这一天尚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清洁空气法】在英国人人敬畏,谁敢违背谁就要付代价,而中国类似的法律和规矩也有,没见谁当回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青岛彩云飞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12-6 22:3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0 21:37 , Processed in 0.04459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