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7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不为“文革”道歉就迟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3 1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鸣:再不为“文革”道歉就迟了2013年08月23日 09:14
7 k3 X: B8 f6 E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鸣
4 Y5 R1 G# j8 n2 d8 W* J 近来,为“文革”期间做错事而道歉的人多了起来,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份道歉,出自陈毅之子陈小鲁之手。他郑重地为“文革”初年组织批斗学校领导和老师,为未能制止诸多违反人道的行为而道歉。他认为,现在出现了一股为“文革”翻案的潮流,实际上,“文革”是个令人恐怖的年代,还说自己的道歉太迟,但必须道歉,“没有反思,何谈进步!”
: b6 |* w" E* v% t! E9 n
5 m# A* K8 @+ p% c5 t; `我们知道,自打“文革”结束,反思那段历史的文字不少,很多就出自“红二代”之手。但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在谈自己和家庭在“文革”中受迫害的那段经历,而对“文革”初期组织红卫兵造反的事避而不谈。其实,不止“红二代”,就是一般人,也往往在“文革”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或深或浅都是受害者,另一方面,也程度不同地参与过伤害别人。
3 n" w; c7 A* V$ d/ C5 N" \! p' v1 H
即使我这样年纪很小的,当年也跟在大同学身后,在批斗老师的会上喊过口号。当年,很多人都程度不同地干过坏事。即使到了自己家大人被批斗之后,也有些人在“革命的感召”下,揭发批判自己家大人,甚至与之决裂。至于同学、同事之间的揭发批判和伤害,那就更多了。很多揭发、批斗、抄家、关押,以及后来的武斗,都是血淋淋的,很多人因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F( N# Q! a2 l  K: A9 g3 u7 `
" [1 _  p+ t  J9 f
“文革”是个需要全民族忏悔的悲剧。这个悲剧,对我们这个民族戕害之深,恐怕再怎么估计也不为过。不仅文化,连社会道德底线,甚至号称最为牢固的家庭伦理结构,都为之崩解。“文革”造成的巨大创伤,直至今日,依旧在流血甚至化脓。但是,不知怎么一来,所有人突然之间都变成了受害者,偌大的一个民族,几亿人都在受害,而加害者只有林彪集团和“四人帮”。看当年被划为林彪死党的一些人的回忆,发现连他们也成了标准的受害者。这样一来,一场持续十年、卷入几亿人的灾难,除了几个死掉和在监狱里的人之外,在现实生活中,就没有了加害者。/ ?8 m1 Z$ d; P2 }0 M, s  ~' `

9 |) y9 C6 S* g2 R7 F7 {5 q* [, M5 a没有忏悔,就没有反思。历史告诉我们,这样善于健忘的民族,类似的灾难也许还会重来。果然,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人还没有完全老去,为“文革”翻案的潮流就开始出现。对于少数经过那场浩劫的别有用心者而言,“文革”在他们的叙事里,已经变成一场人民群众批判走资派的狂欢,一场大民主的胜利。可悲的是,这样的叙事,居然被很多没经过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所接受。在某些省市,“文革”式的运动和狂欢,刘郎二度,掀起道道狂澜。
8 ?$ G) z, |6 K# K5 N& a4 C6 r2 P; Y, l7 \
事实证明,不勇于正视自己伤疤的民族,注定是一个短视的民族,一个屡屡犯错、犯同样错误的民族。当年,我们急于翻过那悲惨的一页,用“向前看”三个字遮蔽了对灾难的反思。结果呢,对于灾难的原因,以及灾难造成的危害也就轻描淡写地放过了。而其后遗症,在30年之后发作,还是幸运的,因为毕竟经过那个时代的很多人还活着,还有机会现身说法,帮助年轻人认清是非。3 S$ }6 r; X; m3 U
" g9 N# D% |- i0 K6 R2 A
当年的过来人,大多已经垂垂老矣。自己经过的事情,尤其是那些伤良心伤人命的事情,不是我们不说,内心深处就可以过得去的。尽管当年那样做,多少有不得已的苦衷,在那个令人恐怖的年代,我们的认识也的确难以达到今天的高度,对于被运动视为“阶级敌人”的人,我们当时不可能有人去怜悯。在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没有人类公认的人道主义底线。即使面对鲜血,有过一丝的不忍,也会赶紧谴责自己,说自己犯了资产阶级的温情主义错误。1 }1 d8 Z' {! h, k# p2 {( [
: [+ k9 @- w* {3 X
如果说,当年的我们,很不正常的话,今天,我相信那些过来人,已经有了人的正常情感,人的正常思维。我们已经知道,作为人类的一员,珍惜生命、视人如己的必要。所以,无论我们想与不想自己的过去,过去做的事情,总会随着自己的年岁增加,越来越重地折腾着你,越来越成为自己心理上的负担。
" \& `& W/ `" s) [: A4 t- N. Y, v- n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忏悔和道歉,才能让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对于“文革”的反思具有应该有的深度。中国的历史,多少朝代过去,如果后人依然复哀后人的惨痛,将不是一种缺憾,而是民族的悲哀。
1 m; k9 m. ?( b" Nhttp://news.ifeng.com/opinion/po ... 23/28942795_0.shtml
2#
发表于 2013-8-23 19:31 | 只看该作者
历史谁能于欲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8-27 15:49 | 只看该作者
文革时代一去不复返,让后人来公证评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8-28 10:10 | 只看该作者
% ?' N( T! Q% Z/ z( G
4 s/ U- O* i5 I0 T# A% }# C) ]1 C
我好象不蛮清楚咧?!8 h" Y1 B9 }7 H

; [' y$ u/ o/ g0 ^8 k# ]) ]' A! a& @, a  @

& o' A2 \5 V5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2-19 00:35 , Processed in 0.02590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