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访谈〗孙明经带我们走进1939年 《2013新年参观孙明经图片展览》有感 2013春节期间,我们一行来到雅安市博物馆侧书画展厅参观“孙明经1939年的图片展览”。74年的时间,沧桑巨变;引发出无限感叹!还是那条青衣江,五条彩虹联两岸。还是那片黄土地,高楼林立夜浪漫! 让我们回朔到时光隧道,将那记忆中的往事重新梳理一遍: 孙明经:1911年在南京出生,儿时的他即可在同龄玩伴中引为自豪的便是家中有很多照片。父母也经常带回许多有趣的照片给他看,不仅使孙明经通过照片大开眼界,而且激发他对照片和照相产生了很大兴趣。 其父孙熹圣是最早和电影结缘的中国知识分子,他第一次看电影和碰到电影机是1898年。他是第一个把外文“CINEMA”叫“电影”的中国人。1903年,他成为最早在中国大学课堂中放映电影的中国教师,他也是南京金陵大学前身汇文书院“校园电影”的推动者和参与者。 四次万里之行 生长在照相世家,耳闻目见;聪慧少年、鹍鹏飞展。孙明经一生有四次行程超过万里的拍摄经历,1937年从华东至西北的科考万里猎影,1938年至1939年的川康科考摄影(包括自四川广元至新疆迪化的驿路驿站的拍摄),1940年至1941年在美国的行程万里的科考摄影和1942年至1945年行程万里的云、贵、川科考摄影,处摄制了一大批电影外,还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照片,经过文革灾难,今存135、120、大尺寸底片及幻灯片五千余幅。 桃李满天下 1949年南京解放,1950年春孙明经和吕锦瑷主考招收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第一班学电影、广播、摄影的大学生,在这班学生中,有一名叫沈嵩生的学生,后来做了北京电影学院三届院长,是北京电影学院历任院长中任期最长的一位。 1950年春,中央电影训练班在南京开办,从全国三大系统选送优秀青年2200人入学(毕业1850人),孙明经受袁牧之、白大方之邀,为该班设置教材,并为先期300人的研究班开课(为该班培训“辅导员”),后来担任过北京电影学院院长的刘国典教授,张艺谋在电影学院摄影系上学时摄影系主任韦章教授,均是该班毕业的学生。 1952年院系调整,孙明经吕锦瑷受命率金大影音部部分师生和全部器材北上与另四个单位合并成立中央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在新校课程与教材建设及电影、电视、摄影高级人材的培养做出贡献,他们的学生中,有国家电影局局长,有电影学院的院长、副院长、摄影学院院长、副院长、摄影系主任、录音系系主任、教务处长。有电影制片厂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有电影洗印厂的厂长、总工、车间主任。有胶片厂的厂长、总工。有著名电影摄影师、导演。有著名记者和总编。有著名的图片摄影师… 自1952年至1992年去世,孙明经一直没有离开电影学院。 孙明经的贡献 一、参与了我国电影、广播、摄影高等教育的创建工作。 二、创建了我国电影、广播、电视、摄影高等教育最早的十几门课程。 三、建设教材。 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电影、电视、广播、摄影的大学教师和高级人才。 五、拍摄了可观数量的教育电影及科学考察照片(亲自摄制科考及教育电影63部,负责组织摄制110部,照片数千个胶卷)。
雅安市博物馆于2013年元旦和春节两次举办了“孙明经图片展览”。目前所拥有的这么多张老照片,是由孙明经的儿子孙健三提供的。已经70多岁的孙健三,是一位从北京电影学院退休的摄影师。给雅安人民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1939年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物资条件最为艰难的时期,中国人自己连一英尺电影胶片和一卷照相胶卷也不能制造。大上海的电影人绝大部分撤到重庆后,因为没有电影胶片无法拍摄电影,仅能演出话剧,才创造了中国文化历史中辉煌的“话剧黄金时代”。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郭有守等学界泰斗们,却一次性给予孙明经16毫米电影胶片多达12000英尺,120照相胶卷多达200个!因为,在学者们看来,当时只有电影和照片才能让大后方的官员学者和广大军民都可以切实看到茶马古道上那能足以长期支撑抗战的滚滚税源与资源。 孙明经,中国电影高等教育的开山宗师,也是一位实证科学考察者。他手握电影摄影机与照相机,遍旅华夏文化历史。在34岁之前,他有过4次行程超万里的用电影与照片拍摄记录的实证考察;在36岁之前,他独立摄制了63部十分珍贵的电影与多达万余幅实证科考照片。 从1939年6月初到12月底,孙明经餐风露宿、翻山涉水,带着几十位学界泰斗们开列出的考察课题,手握电影摄像机和照相机,进行茶马古道科学考察,行程超过万里。最终,他完成8部考察电影,拍摄2200多张照片。 孙明经用了4个月的时间消化吸收这些问题,当他1939年6月从重庆出发时,已经怀揣一份详细的考察电影拍摄提纲,以及必须用拍摄来求证的内容预案。第一个让他感兴趣与好奇的问题,即是茶马古道是什么样的“道”?当时孙明经参加的是考察团中的地理组,一路上用坡度仪边走边测,最陡的一段路居然有65度,一般坡度也有20到30度。而且,雅安至打箭炉的路,一般三尺左右宽,有的路段仅两尺宽。地理组中一位武汉大学老师自备有一匹马,到了坡陡路险处,他不仅不敢骑在马背上,遇到很陡的路段,他还要费很大的力气拉马,马才能艰难地登上陡坡。“看到这样的情景,父亲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这条路千百年来不用马匹运输边茶。” 考察路上,他发现这条通商贸易的茶马古道,从雅安到康定这段路上却并没有用马匹或马帮运输茶。经营雅安边茶的茶商告诉孙明经,在平路上一匹马可驮12条茶,而在雅安到打箭炉(今康定)的路上,一匹马最多却只能驮2条茶!用人则不同,这条路上一个男背夫最少可以背12条茶,多的可以背19条到20条。女背夫少的可以背7条,多的可以背10条。一个强壮的男背夫的运茶能力,一人一趟是一马一趟的10倍!,《西康一瞥》、《雅安边茶》、《川康道上》、《省会康定》、《铁矿金矿》等,真实展现了当时雅安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风民俗、物产资源等。1944年6月,当时的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在金陵大学教育电影部看了孙明经5年前拍摄的《西康》,当场邀请孙明经重新访问西康,放映原来的电影,再次拍摄西康。两个月后,孙明经带领电影部师生10人上路。可惜的是,孙明经此次拍摄的影片全部失踪,只留下300多张照片 展览厅36幅大大小小的图片,我们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可谓心潮澎湃、感慨万千!74年前的雅安,青衣江上只有渡船!每到夏季滚滚而来的激浪,人们只有望水兴叹!江两岸稀疏的树木和荒芜的土地种植着害人的鸦片,每到夜晚,一盏灯草油灯是如此的昏暗;土匪横行、兵荒马乱,古道背夫、血泪斑斑! 一九五一年,红旗漫卷、和平解放雅安;一九五四年,第一座钢架桥出现在人们眼前。二0一三年,青衣江上第六座雅兴大桥将飞跨两岸。随着雅成高速、雅乐高速、雅西高速、雅康高速、和雅成铁路的相继建成。城市建设开发飞速发展,国宝熊猫故乡雅安——这颗藏彝走廊上的明珠,将在党的十八大春风中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一九三九年已经远离我们而去,孙明经大师的图片描绘了我们苦难的昨日,74年后我们已经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方巨龙飞跃的今朝;还将千舸争流,万帆竞渡驶向灿烂的明天!
二0一三年二月十三日(正月初四)写于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