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蝶泳:$ [: x" S% W7 _# P 
  
# i* [$ \2 K; c! A, w  @! s胸腋下压,  肘尖相离,  收腹提臀,  入水铁律.% e% E% }6 @* K 
[胸腋下压]是蝶泳启动身体波态的重要环节, 其幅度大小, 取决于肩胛的柔韧程度.  胸腋不下压, 难以有肘的上起, 形不成高肘抱水. [肘尖相离]的目的是确保拇指向下切入水, 高肘抱水, 及衔接侧压划水. 前半部下压, 必然导致核心部位上起, 呈[收腹提臀]之势, 与后面的打腿互为配重, 是身体链式传动的规律使然, 故称为[入水铁律]. 
2 x: M7 [, h3 Z2 h9 T $ o5 G4 c% C8 W* h5 [ 
侧压划水,  内扫发力,  虎背升腾,  后摆弹臂.+ i7 y( @( G! e4 O' K& r3 E 
[侧压划水]是起始相位, 与蛙泳的分手压腕同理. [内扫发力]是指拉水相位, 也是开始用力阶段. 拉的过程, 在水流涌动下, 加上腿的平衡辅助, 身体向上向前腾起, 即[虎背升腾], 以肩背为最高点,而不是头. [后摆弹臂]为推水相位, 全程加速用力. [弹]是指动量到达最大时突然反向, 即推水到胯时, 手臂以原速返还. 这样不但把水推到位, 而且手臂出水借助了反弹力, 与[耸肩甩腕]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9 R+ z& f' f1 I% Z9 n + R# |& v" c+ L5 l, C" x' ^9 b4 h 
耸肩甩腕, 悠移双翼, 轻拿轻放, 肘高手低.. M) C4 S2 F+ A9 F; |, D: z- `# u 
移臂时, 要[耸肩甩腕, 悠移双翼], 手臂尽量向前抛甩, 充分带动身体, 入水点越远越好. [耸肩甩腕, 悠移双翼]的起步是[后摆弹臂]. 其功夫深浅, 看看[移臂]的全过程就可以知道大概了. 蝶泳是唯一以[移臂]特点命名的泳姿, 所以, 在口诀中用了四句来描述[移臂]: [耸肩甩腕, 悠移双翼, 轻拿轻放, 肘高手低]. 其中, [轻拿轻放]尤其不易; [拿]和[放]能显示腰腹在腾空时的掌控能力.' q+ D; Q9 {- a4 @% z& ]% E$ C/ Q4 z  W 
   F6 C/ V: Z% B1 S 
腿起腿落, 源自腰脊, 蛇态波状, 首项为旗. 
9 I  ~+ y  K' G0 E' s1 G[腿起腿落, 源自腰脊], 蝶泳的主要动力源在胸, 次之腰, 再次之为腿. 所以说, 打蝶泳腿, 首先要忘掉腿. 使胸部的振动波自然地传到脚尖. 胸下压时, 鼻尖向前, 头接近水面; 上起时, 鼻尖向池底, 臀接近水面. [蛇态波状, 首项为旗]], 是说蝶泳侧视像海豚, 似蛇鳗. 从头到尾, 身体的所有关节都抖开了. 出水时低头, 入水时稍抬, 全程头顶始终冲向对岸, 似旗舰般引导整个身体前进.  
. \! ]7 V. M% H5 L( s$ b(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