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团战友 于 2011-7-16 10:35 编辑
《游过石林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游泳人更偏爱水。这里不想全面解读上善若水,只想把在石林峡的美来它个不吐不快。 荷花仙子说这里叫“石林峡”,也叫“黄松峪”,老名“雕窝”。什刹海女当家的介绍这个去年来过三次的地方,谁想“女人谷”三个字刚刚出口,讲述就被身旁的人给岔开了,好可惜。 从这些不一样的名称,就会知道这里有着一个个神话般动人的故事。他们一年之内三次光顾,那一定也是有原因的。张大哥带着小叮当、小蛇等不远数百里骑自行车对这里进行“飞行访问”,可见这个神秘峡谷的魅力所在。 快别说了,我害怕落入“套子里”,美妙一定要自己体验。 午后四点,躲过烈日,我们京津两地62位朋友身着艳丽,顺着山间小路向峡谷深处走去。 快乐是需要环境的,朋友彼此就是最大的环境。这两年,北京什刹海天津水上像亲戚一样走动,大家见面有说不完的话。两个游泳队的队员参加这次活动可都是争先恐后,心气是高度的统一,你不用介绍你,我不用介绍我,游泳人一见面啊,比什么都快乐。 快乐需要创造。刘队、荷花仙子、海湾、海河、上将、平平、古月胡,就是一批专门创造快乐的人。可惜,大嘴哥、绢花姐这次没来。 午后的太阳没有那么咄咄逼人,看上去也不那么刺眼了,洒向山间河谷的只有通亮一片,把原野山花绿草映照得如此的光鲜。热爱生活的人们,徒步河谷,俨然铺开一幅美丽的画卷。 大家更衣下水。 两面连绵石壁,中间一潭清澈。浸入身躯,舒展肢体,白鹅浮绿水,玉指拨清波,大家三三两两向峡谷深处游去。 水湛蓝湛蓝的,无色透明的液体由浅入深地染上了浓浓的青绿。蓝绿青转换,尽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乍一下水感到有些凉,原因是刚下水,气温水温温差大,游了一会觉得温度正合适。再游一会儿,觉得水忽冷忽热,凉水中一股股的暖流。这是什么原因呢?经验告诉我,一是依着山势高低曲折,阳光对水面照射不均匀;二是潭水为静止状态,而且比较深;三是我们下水之前没人来过。 我习惯自己游,无拘无束,享受着“极目燕赵舒”。诺大个峡谷好像只有我。游了一会儿发现不行,我的近视眼会找不到人。去年在迁西大黑汀水库,回来时找不到“码头”,多游了一百多米。在蓟县环秀湖游到对岸后,心想,不能再自己游了。就和北京的朋友搭讪,他们也许不知道我并不是游得慢,也不是没有体力,而只想借助他们的眼睛,免得靠岸才知道游偏了。 我听到旁边有人在说话,是李敏和水上月,问李敏“前面还有人吗?”“有,在坝下,大概是两三个。”我继续向前游。不时用眼睛观察一下水面,防止被人家“造越位”。 前面的人回来了,我也往回游,前面追上了一个带着漂的,游近了,发现是小成,“你怎么还带个漂?”“谁谁的”小成又是在为人分忧。 这幽静的峡谷,回音一定美妙,我得喊两声,想起了伐木时喊过的劳动号子,遂“顺山倒喽——”由于水的密度大,贴近水面就好像是靠近了回音壁,峡谷震荡,声波远扬,交响效果出来了。转过两个弯,隐约看见了下水的地点,回头招呼“小成——”“嘿!”这是我和小成多年用来联络的“口令”,有如天津水上流行的“秦老——”“到!”。我接着喊“左满舵——”,可惜,没人接“满舵左!” 上岸后,换好衣服,京津泳友大合影,然后自由拍摄,我忘了把自己也摆进精彩的画面。拍摄是采光用光的艺术,满目一片金色,现在拍照正当时。 别了,美妙的峡谷,再见,阳光快乐的北京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