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天只问小孩四句话 最强悍的教育方式~都看看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5 1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天只问小孩四句话 最强悍的教育方式~都看看吧!7 I! s4 @* ]) K6 J" D: I% R
+ D+ ^6 a. y" X0 f
% ~4 M+ _/ L) j, t4 G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6 y' d  O. B( s  l/ V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 K. K, w8 S2 L- p' F3 p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H( r0 f. H4 p# g4 |9 T" L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 f! T! Q3 G' B, w8 ~. i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9 d4 _4 v) H4 h9 O6 i$ ?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5 O: ?2 a$ w* A" W9 Y. K! R! ]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 u/ [7 L' |3 W$ S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7 w' L6 f2 G! z, e( E  [$ y: l& _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6 b4 a% E" Q2 A' e) I$ H" i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
: E& q, Z2 ]; V" Q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 p: W& I( t( w% p$ o: r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等。4 G4 {& L" K& K3 ]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2 b+ q+ C+ t! Z0 v" h( `9 {" V% K
1,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关系。. {( A' `! U4 S
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 h, N/ e6 [. [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6 n, v& d6 \3 i( e% ~: d: t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
* K. X1 i; u: j, F1 a9 R. C, Q- Q5,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t5 T7 `6 v- A$ H- c/ V, Q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0 G9 G; e% d/ A: g8 C3 b9 T6 j

; [* e( s/ G+ g/ z& {0 O4 I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的六句话,教育好孩子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7 e  ~; ?, f9 C: s4 ^0 s$ C" A% }" H3 d1 B5 t% Y$ h
家长应知道的心理学规律
; ~0 b) a& Y% F* ~. G
( P6 X- ^& j8 S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     4 [  S/ T0 N8 ]; [0 l2 H' R1 w! U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母亲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引导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中之龙、人中之凤! , ?' Y: Y3 Z' t0 o+ F7 A% l

: S+ ^+ V8 R7 x" f: c4 R( l0 \[size=+0]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size=+0]   ! E7 k1 l$ K2 ?" w7 `: L
+ M. b: R; r: J- z* p2 p, Z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 K7 y' v& w) f* p; J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1 O$ l( v3 ]1 E. e4 y6 D. k     6 t% o2 d6 ?, {7 W! i1 M* h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
7 F2 ~6 i; J' d# E* }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 者。
9 f- }* g( B8 V0 _5 ?( @( S! e  S     
$ h8 M/ y2 s. s: Q2 @! v3 Z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 U- Q; L% Z. v8 Z* [4 _( y     
' n' I' G) W5 W4 E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 ! @) j7 @, E6 Q3 k* g
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 5 v3 S" Y: ^5 K) ?. [; y
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0 \% S4 |+ E4 K0 [  \* t
1 p, a6 R( t* K; E+ A  w[size=+0]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4 {! t* W7 |; [
     
4 d0 Y7 H  g) A1 h. x3 v) Z3 _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 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 盘子里偷了2元钱。  
9 w' w9 a  c$ Q- }' y2 P) `( D% a     
3 N/ q* h! h& o" B- R9 S0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 S. W8 e7 i0 ~) O& \     
! S5 i  h8 f! g1 F1 y# F8 F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3 E" V+ v1 g7 v0 [+ a' {/ x2 v+ A2 W* y2 A3 U5 q5 g
     
( s4 I9 B# {  b2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 v6 b/ R) L; `7 k* D/ S2 ~5 ^
6 b8 Q, Z& ~: y7 f0 C! q( z4 D7 O8 y
[size=+0]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R6 @9 O+ y- O% g. v
     ! D/ e8 \1 B6 _+ Z, q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 W  e" A: h7 H9 g3 A" A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 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4 b+ b- w4 j$ P7 s     
3 {' m7 s" M: v: ]! z* @2 y# w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5 f# W. O0 b# I: n6 j     
% k" P( w1 o  b( v/ n' Z2 q2 J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2 l8 R6 X' H: {7 f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 ^8 u$ O$ [- R+ e2 `. ~
6 W* G: M* G5 s8 ^5 c[size=+0]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_6 U/ k, N$ T: C, U5 v6 B
     ! R5 }/ K, F; U, b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2 o2 W# l+ b6 o. G, T     4 [. X9 A/ y# P+ X9 c1 V9 \) h: j" p  B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 K* z: G* \' S; B     5 e" g* W: ?. E5 m3 T# |$ W+ [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 U' W3 D: m- x6 S0 t7 }
     
5 k* K, f8 D7 s" ]0 O1 ^4 M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i7 d( j! I9 |! k4 n
0 Q$ b; L/ W1 G$ }
[size=+0]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r& [+ _) G6 w. P8 N. N; f
     
9 R( o5 l7 n+ ]4 c2 K- u5 i"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 O3 i' w0 T, r1 S, D! o0 z, v) [: \# X  d& R
     + t  X" A4 }  q7 R  J8 x; z& T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 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 间,做到"取长补短"。 : j' m' u, G- Z- W, j2 n; Y

, E" h' M# l& B1 i7 F- i[size=+0]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6 M6 l+ k. z" N' M
     
% E' H0 n+ l7 f1 g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 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0 D& M' o* `  M6 W2 T! Y6 l     , n$ ~8 n' L; i+ E$ G  [( i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 u  X4 ]! C7 h8 s6 T( ~' t. M- R4 x     ( Q* {" a: T" K6 L& ~, V9 A. U4 u- a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6 k- t: r4 B, c) O8 m5 s% @  i- f' o- A) N2 Z: ~+ a# L3 @5 I3 G6 L
[size=+0]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  m1 l( \3 j( k* Y7 m. D1 U/ t3 z
     
$ s" a7 }& C- L  {)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7 G. V7 |" d- s- K* o
     
% r6 {# Y. L$ B, n8 y- K3 Q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 Z$ @( \5 ~6 a$ m6 O  e! t( h4 `7 s* M
[size=+0]心理规律八:蝴蝶效应) d) V( X& [) d) O" a+ e9 `
     ' t; A$ o% E$ ~; x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 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 A5 E' {2 I* |) ?5 a$ u
     
- [5 u& L6 p0 g$ O"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 E4 l1 G" {  S5 [# X' c8 b
) K- M5 y# y9 q5 T4 S
[size=+0]心理规律九:贴标签效应. _" J* ]6 m" r0 \( c& y
     0 b# e/ f- t% t( @  c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 z# L" h$ w/ u' e9 [
     0 W' U& H+ r9 _$ J! `$ r/ U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 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 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3 J, A' ^/ a8 L0 s' a
     : v# \8 k, `! G" z1 A! A$ |% J/ |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1 @1 p9 K" z2 c     ( a7 [( Y- A/ U* W
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 ]) F; ]! L  }' \) }) n4 q' X
. W/ {% {8 U/ U1 P4 i[size=+0]心理规律十:登门槛效应9 ~2 W7 R& W4 s& {$ o
     / [" P# R6 y# [; \5 b' z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 c. H/ V' E+ [) [( z6 w2 q
     : x. g- g& p& M$ v' s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0 S; B4 }  n5 T: C : H8 k* L  _5 Y
家长的十个坏习惯会毁掉孩子家庭教育
# @* J9 g5 `1 @4 P+ a" k为什么父母的苦心付出不能得到优良的回报,当真我们的孩子都是白眼狼吗?如果你是一个充满困惑的家长,又或者你是一个不希望未来遭遇这种困惑的家长,请你和我们一起,拨开这团困惑的迷雾,看到迷雾后面藏着的真相——中国完形教育著名的亲子教练陈鹏宇老师,经过大量案例的积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为是的爱毁掉原本自信快乐的孩子的十条共性问题,您不妨对照一看。

! C* V, ^- p) Q, f% @5 f, t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v! f* B, A3 w3 t3 i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U' U( d7 f/ w7 p2 a
“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Q$ {- D- Q. n+ r: O5 ]9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z0 B8 ]5 n5 n: d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
9 t4 a: O$ L* D鹏宇老师家的宝贝女儿在有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家里的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指责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声,依然故我。鹏宇老师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此事犯愁。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了就早点休息啊,别累坏了!
% q' R) m1 b  E: Y& s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3 Y4 U, f/ o, L2 Y& |0 R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么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陪伴,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更显得重要!
. s5 d; X1 i' K# z3 K7 C

% S+ r/ I$ l% n, C; K5 m5 j3 c" Z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8 N+ [6 k$ y. ^  n/ w0 i0 z6 X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鹏宇老师说: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 D8 z7 G# {* T5 k- t6 ~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 T! i% C) n0 Y2 ]& l) X1 D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2 }0 P) V8 p
鹏宇老师对女儿学习从没什么要求,甚至戏谑说:“不要考前几名,考前几名被老师盯上就麻烦了!”可是有次女儿考了第三名,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请我吃肯德基吧!这个爸爸说了:好啊!不过爸爸不是因为你考第三名才要请你。爸爸爱你,即使你考倒数第一倒数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会请你的!! J# G9 c% {2 c3 ~5 {
孩子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知道了。你的她心里怎样,还用说吗,幸福着呢!
) ?6 V  F" k/ i! T& X6 x

6 Q( D( q9 f6 Z0 N  Y  K( O
5.数落孩子的不是
# v9 a9 p8 _1 Q. D- X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 u9 U% h# [! P* T# ^" M5 m
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 W  t2 i! o0 Q# E2 Q6.预言孩子没出息+ q1 X4 Q9 q( i6 s( i+ w3 I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4 e' H+ t3 ?  x$ K
有一个农村长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父母就偏爱哥哥,认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里很委屈、很不服气。所以自我砥砺,一定要争口气给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后来她果然比哥哥成绩还好,考上大学,有不错的工作,成家立业。但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证明给娘家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和她离婚……" a' w+ T/ h1 R: [* d/ c

/ w6 ]5 H" q5 @7 Q* G9 Q

; s" ]5 t- b0 z
7.代替孩子做选择8 n1 I; P- `: p1 K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 ~$ k- u% H7 t  d: V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Q5 K* @6 g+ o( }. O- J$ b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X* U. F/ G( M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8 T- ^/ p' o' `; u+ C. x$ t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2 T2 R# s) S" p

8 Y2 u: _9 V8 t
9.总是担心孩子4 _$ H' o  D0 D: t7 X8 ^; C+ B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一准早恋;你担心孩子网瘾,孩子一定网瘾!0 j) M5 C$ }5 k# W
有个妈妈在孩子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经过一间网吧时警告孩子:看见没,这是网吧,很多孩子一进去就变坏了,你可不能进去!一天又一天,一开始孩子不明白,但是心里好奇极了,终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进这间网吧看看。
1 h3 d( {9 u- F3 s5 D. b5 C再后来孩子网瘾了!孩子是否自信,取决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
* M0 C' ?$ c$ z9 x10.不相信孩子- }- T+ u; n: i; l1 E+ G. S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成人”的问题。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6 W3 W, s% i! a2 b
鹏宇老师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
) x6 c; p) P9 ~; C父母小小的改变,孩子大大的不同。
! ~. b% o( e+ G/ K" I$ t他会一点一点从父母那里学会“比较”,并且用“比较”杀掉自己的自信,让自己永远被“比较”来的“痛苦结果”所折磨。
. Y+ C3 g  o2 ~& D) j( m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自有一份属于他的优秀之处!不要用比较杀伤孩子的自尊了.
9 u6 |- Q2 q* H8 @* t
6 F4 {$ [+ J9 O
) n; b* i- l' _0 `' i
+ O2 u6 _7 R  j+ X/ K& F
! ?; P5 e0 B) t9 E
1 E/ F' h- y- Z! X( f0 t2 W3 h4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9-21 11:07 , Processed in 0.03678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