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冰肌玉骨、独步早春、凌寒留香的品性历来为人们所钟爱。从数千年的赏梅历史看,赏梅之人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fficeffice" /> 观梅花之“色”。梅花的花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红梅”,花形极美,花香浓郁;“绿萼”,花白色,萼片绿色,重瓣雪白,香味袭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里红”,色深红重瓣,凋谢时色亦不淡,树质似红木;“玉蝶”,花白略带轻红,有单重瓣之分,轻柔素雅。成片栽植上万株梅花,疏枝缀玉缤纷怒放,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绿如碧玉,形成梅海凝云,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 寻梅花之“香”。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探梅时节,徜徉在花丛之中,微风阵阵略过梅林,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 悟梅花之“形”。古人认为“梅以形势为第一”,即形态和姿势。形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姿势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枝虬曲苍劲嶙峋、风韵洒落,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梅花枝条清晰、色彩和谐,或曲如游龙,或披靡而下,多变而有规律,呈现出很强的力度和线条的韵律感。 品梅花之“韵”。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如今,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探梅花之“时”。探梅赏梅须及时,过早,含苞未放;迟了落英缤纷。古人认为“花是将开未开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故名“探梅”,一般以惊蛰前后10天为春梅探赏的最佳时机。开花期也因我国南北气候不同而异,广东12月至1月,江浙2月至3月,北京3月至4月。 除此之外,观赏梅花的环境也十分的讲究,古人更追求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夕阳、微雪、晚霞、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等情况下赏梅,以享受浓浓的诗情画意。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爱梅成癖,或赞文,或绘画,或吟诗,或寄情,并留下许多轶闻趣事。如“梅妻鹤子”、陆游的《咏梅》、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等等,如果与亲朋好友一起赏梅时,能娓娓道出许多典故和诗句,不仅为赏梅增添一份雅兴,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