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弹基地旧址探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6 1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弹基地旧址探秘:数千科技人员隐姓埋名30多年

  红砖小楼、大标语,荒草没膝的隧洞、风中无语的大树……阳春三月,记者走进了曾被封存在历史档案里的中国“两弹”基地旧址,重新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境内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二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地方。三十多年前,从大西北迁入大西南,数千名科技人员就此隐姓埋名,在这绵延数百里的山沟里度过了青春岁月。而今天,扑入眼帘的景象很难让人将其与中国最尖端的武器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梓潼县长卿山下的何家湾和中国许多穷乡僻壤的农村一样:贫瘠、荒凉,跳忠字舞和看样板戏仍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乡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忽然有一段时间,何家湾常有了吉普车的光临,一些穿着中山装的人,出现在何家湾。再后来,一支支外地口音的建筑队伍轰隆隆开进了何家湾,他们在干涩的土地里搭起了牛毛毡临时住棚,有的人住进老百姓家里,老百姓感觉到他们这些人虽然亲切、懂礼貌、感觉是文化人,但是总是神神秘秘。又过了很短的时间,一排排红砖房仿佛一夜之间从土里冒出来一样,红砖房的外面耸起了高高的围墙,一个个穿着军服的解放军战士把这片红色建筑紧紧地守护着。很久以后,老乡们才知道是中物院从青海高原迁到了这个深山沟里。

  那个年代的老乡们都很单纯,不该问的绝不去问。他们不知道,在他们平静生活的背后,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突飞猛进。在九十年代初中物院迁往绵阳市前的二十多年里,曾有邓稼先、王淦昌等十六位院士先后在此工作,七幢苏式院士别墅至今保存完好。

  怀着敬慕的心情,记者走进了“两弹”城里的邓稼先旧居。在这间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的平房里,他住了十四年。室内陈设非常简单:一排书柜、一张书桌、一只旧皮箱、一部老式电话,一架从安徽怀宁老家带来的铁床。墙上挂有毛泽东于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关于原子弹研制工作的题辞:“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唯一令人诧异的是,小屋一角摆放着一台电唱机。据说,邓稼先非常喜爱京剧,当年中物院的人们常常能听到从这间屋子里飘出的京剧旋律。

  一九八六年,中国首次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谜底终于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九曰,在进行最后一次核试验后,中国政府郑重地宣布: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这一天,正是邓稼先去世十周年的日子。

  如今,在院部大楼前有一株鸳鸯树,四季常青,因其形似一对夫妻轻轻依偎在一起而得名。据传,这棵树是一对热恋中的大学生从马兰出差带回来的。至今二十多载,这棵树仍挺立在院部大楼前。每当周末,前来参观邓稼先旧居的人都喜欢在树前合影,而今年春节,更有年轻夫妻在此举行了“红色婚礼”。他们说,“这个院子、这些树记忆着那些火热的青春、激情燃烧的岁月、感人至深的故事,别有深意。”

                                                                   来源:中国新闻网、发表时间:2006-03-18
2#
发表于 2007-3-6 13:46 | 只看该作者
怀念老前辈!
3#
 楼主| 发表于 2007-3-6 13:42 | 只看该作者
在绵阳人民公园内塑有“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铜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2 02:04 , Processed in 0.02837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