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神州大地爱如潮水。从城市到农村,从高校到工地,老百姓的捐助热情空前高涨,都争相奉献爱心。但在众多捐赠活动中,也有着不太和谐的场景。如电视上有这样的画面,有部门单位和单位在捐赠仪式上将受灾群众请到了现场,在捐赠前喋喋不休地询问当事人地震时的情况,失去亲人的感受,家里的损失状况等等,当事人是泣不成声。
对于绝大多数捐助者来说,其不仅会受到受益人的感谢,同时也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因为其的奉献是无私而不图回报的。而令人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愿意资助者都是怀着无私奉献的心态,一些情况下将当事者当成了活动中的道具。将受灾群众请到现场反复追问,捐赠单位可谓赚足了人气,而当事者却不得一次次回忆痛苦场景,其中辛酸不言而喻。
当然,对于这些单位而言,我们不应以圣人的标准来苛求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和观念,做了好事后在不违背法规的原则下追求一定的“名利”也应被人所宽容和理解。但问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把好事做实,倘若资助还没给,先制造噱头,这算怎么回事呢。你真正做了好事,人们就会记住,自然就能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而这样拿弱势群体当慈善道具的事件在社会上比比皆是,如给下岗职工、残疾人、贫困生、孤儿搞捐助活动,往往选择最繁华、最开阔的大广场,敲锣打鼓、震耳欲聋。通知受助者早上6点就到,一直到了等到中午11点,人越聚越多时,各级领导或公司老总才在千呼万唤中出场,此时受助者已老老实实在烈日下暴晒了好几个钟头。而捐助之后还不能完,受助者还要站成一长排,供摄像机、闪光灯急中“开火”。还会有人暗示其一定要流露出无比激动的情绪,最好是泪流满面,下跪磕头。随即,大幅报道就上了媒体,这些受助者的照片又会展示在世人面前,没准就会被人指指点点。
我们并不是说搞慈善活动一定要静悄悄,那些真正的慈善家理应受到媒体关注,得到人们尊重。但前提是慈善活动不能损害到受助者即弱势群体的尊严,更不能将其当成道具来达到自我炒作的目的。从内心来讲,弱势群体不愿被这样曝光,更不愿接受这样有伤自尊的资助。但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或许很多人不得不妥协,放弃尊严而用充当道具的代价来获取并不丰厚的资助。可能其的经济困难会有一定程度缓解,但其精神上的伤害却是难以愈合的。倘若所谓的慈善活动成为一种表演,给当事者伤害,恐怕对于提升全社会的爱心和奉献意识是绝对有害无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