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央高层在汶川大地震到来之后各部门的救援运作 24小时内协调机制升级 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关于地震的相关信息,都由国新办统一发布。 “昨天救灾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地震部门和民政部门都迅速做出了反应,两个部门各自发布了前方发回的统计数据。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告诉本报记者,“但是从今天开始,所有的伤亡数字都是经过我们两个部门的协调核实”。 变化从5月12日晚上就开始了——当晚,中央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温家宝总理任总指挥,副总理李克强、回良玉任副总指挥,全面负责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 Ⅱ级到Ⅰ级调整的背后 灾难发生伊始,中国各个部门分别作出了反应。5月12日下午,国家减灾委宣布启动国家二级救灾应急响应,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已随温家宝总理紧急赶赴灾区,另组成救灾工作组即赴灾区,协助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从我们收到地震强度为7.8级的信息,我们就做出判断,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王振耀解释说,但是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规定,对于“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Ⅰ级响应,需要国家减灾委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国务院提出启动Ⅰ级响应的建议,由国务院决定进入。 但是由于地震发生时,国家减灾委主任、副总理回良玉正在乌拉圭访问。因此按照程序,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迅速做出了率先启动国家Ⅱ级救灾应急响应的决定。按照国务院《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国家设定四个响应等级,最高响应等级为一级。 当晚10点15分,减灾委宣布,按照回良玉副总理的批示,紧急启动国家Ⅰ级救灾应急响应。同时回良玉宣布提前结束访问回国。各个部门和地方政府更多依靠自己对于灾情的判断,而做出了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