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李飞刀 于 2024-12-3 21:25 编辑
一“键”如故
用“一”字开头的成语,不用说,那是灿若繁星,指不胜屈。而用“一见”二字开头,形容朋友间“相见恨晚”的成语,应该也不少。常用的诸如“一见如故”,“一见倾心”,“一见如旧”,等等。 最近,我又心跳加速地体验了一把什么叫一“键”如故。 所谓“键”,指的是手机的按键。通过按下手机的“确认”键,立马,就会结交一位新朋友。比如,周君就是我一键“按下”的新朋友,并且是令人心跳加速,相见恨晚,倾盖如故的好朋友。 好久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周君,鄂西平安村人,中学校长。同时,也是微信公众号“巴楚作家网”的忠实读者与作者。 2024年10月月16日,我有幸进入到“巴楚作家网作者交流群”。 入驻知名作家温情老师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巴楚作家网”,虽然已经两年有余,但我却是第一次知道老师早就创建了“巴楚作家网作者交流群”。这个专为“巴楚作家网”作者服务交流的微信群,就像作家温情老师的名字一样,温暖而有情怀,温馨不乏情趣。 果不其然,刚一叩开大门,一股清新的风,不由分说地迎面拂来:欢迎!欢迎!大门口迎新的鞭炮,空中绽放的礼花,以及不时飘来的“红包雨”,令人目不暇接的同时,亦顿生感慨:这个大家庭,果真不一样! 文人嘛,不就是以文会友吗?为了表达我的敬意与诚意,我特地挑选了自认为还算拿得出手的一篇习作,作为见面礼,回赠这帮可亲可敬的兄弟姐妹们。 很快,微信提示有来自本群的文友加我好友了。这个人就是周君老师。 我好结交朋友。于是,他成了我在本群的第一位“非官方”朋友。 寒暄后,我想,他大概会主动推介他的作品的。孰料,他非但不主动,而且太过“抠门”。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与刚刚那位极其主动的人,简直是判若天渊。 我的一再催促,也只换来他的那句话:“实在是拿不出手。” 而我也是笨到家了,没想到去“巴楚作家网”,不一样可以查到他的作品吗? 许是为了弥补他的“小气”对我的“伤害“,谈起他的身世,他的家庭,他的事业。好家伙,一点也不吝啬,甚至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避讳”之说,比如通常人们很忌讳的“年龄”、“收入”等,他也是侃侃而谈。难道教书先生都这样?难道我就这么值得他信任? 简短的试探性的文字交流,令我俩犹如久别重逢的老友。按键的速度,显然匹配不了我俩心跳的速度。于是,他说:“我们可以电话交流吗?” “当然可以啊!”存储今后可能成为挚友的声音信息,日后见面不是更好吗,我想。 一般来说,首次接触,大都会拣好点的说。 而他则不然。他说他们家的孩子,就他们兄弟两个,哥俩与同村的同一家庭的两个女儿成婚。有趣的是,他弟弟先于他结婚,是倒插门,妻子是姐妹中的姐姐。一来二往,妹妹与他对上了眼。于是,他娶了妹妹做妻子。场所不同,彼此的称谓也要不断地转换,很是有些意思,一时间成为方圆十里的美谈。 弟弟一家在深圳打拼,很少回家。因此,家中四位老人与孩子,都由他与妻子负担。小县城里的商品房,买了10多年,到现在,房贷还未还清。日子过的且清且静。 听他的语气,好像说的不是他,而是别人。 当然,也有声音稍微高亢的时候。一是说起他的家庭,虽不富裕,却很温馨。老人身体健康,能自食其力。孩子聪慧勤奋,今年名校毕业即被华为公司录用,二是说起他25年的工作经历,三是说起他为他的平安村而出版的“村史”《平安》书。 如果把这三件事当作他生命里程的三段路的话,那么,每一段路都是那么的坚实,仿佛鄂西大山里凿出的山路一样,虽然不算宽阔华丽,但绝对牢固可靠。 他轻言细语,娓娓道来,却浑然不知,银屏对面的人,早已惭凫企鹤,羞愧难当。 首先,这个大家庭,虽然清贫一点,但温馨和睦,幸福安宁,令乡邻们羡慕不已。 其次,工作25年,先是在县政府部门工作了10年,工作兢兢业业,成绩斐然。却不曾想到,领导派他去一所相当混乱的中学当校长,一当就是5年。5年里,学校由问题学校一跃成为全县的名牌中学,升学率冠绝全县。他的名气,也随着学校知名度的飙升,而迅速蹿红。 随后,他又担任了另外两所落后中学的校长,成绩依旧一流,他也因此成为全县闻名的“救火校长”或者“金牌校长”。 当校长15年,有30多篇10多万字论文在不同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与鄂西特殊贡献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