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男孩子跳水似乎有瘾,记得榉林山下面,(现小湖旁边)有一口圆形大机井,直径4、5米,深6、7米,水真凉,我们经常到那里去跳“飞燕”,跳“冰棍”,孩子们围在水井旁,轮番表演,颇为热闹。还来,机井被覆盖,现在已见不到了。 上世纪60年代“文革”初期,学校一度停课,孩子间刮起了一阵养金鱼的风,到养殖海带的地方去捞水飘,那是一个圆形直径四五十公分密封的玻璃瓶,海上风浪大时,有绑水瓢的绳子被刮断,水瓢就飘了出来,得到后,找一根麻绳,用火油浸过缠在上面,点燃烧尽,顶上的玻璃就裂开掉下来,下面就成了一个圆形鱼缸。 那时,周边的孩子大都到二浴东边的海带养殖场去捞,有的不计后果,带着小刀游进去把绳子割断,抱着水瓢游出来。这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我邻居有一个青年曾为此付出了代价,他当时抱着两个水瓢,从石坝上岸,结果水瓢碰破,玻璃将他的腿肚子划了道大口子,血流不止,同伴用上衣包扎,背着他到了岸上八大关一别墅处,正巧里面有一好心少年,见状进屋喊出一名医生,给他打针消毒,缝了17针,并包扎好,让他再到医院去处理。此后,他的腿上一直留有一条长长的疤痕。
上初中时,有一段时间是我洗海澡最频繁的时候,当时,我在青岛第15中学,距第一海水浴场不远。上初一时参加青岛市的“万人横渡汇泉湾”活动,被学校体育老师选中,让我和其他两位同学参加青岛市中学生游泳比赛。没有指导老师,也没有集中培训,让我们自己锻炼,一个月后参加比赛。老师还特别提醒,每天有训练补贴,平日要加点营养,加劲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