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谢延红挑战极限 启程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 2003年08月13日15:55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叶乃照、通讯员李发泉报道“我要出发了!”昨日下午,于去年6月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大连残疾人英雄谢延红再次发出充满自信的声音。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和大连市残联等单位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100多人出席了由中国残奥中心、大连市政府专门为谢延红举行的壮行仪式。谢延红此次壮举是应英国海峡游泳协会的邀请,将于今年8月中旬横渡英吉利海峡。据考证,目前世界上尚未有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残疾人,此次极限挑战对谢延红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据在壮行现场的谢延红的教练戈捷介绍,今年34岁的谢延红,自幼患小儿马蹄足内翻,双胯脱臼,筋腱强直,是一位重度残疾人。谢延红去年6月4日早晨5:35分从广东省徐文县龙塘镇海仔村下水,于当日下午6:01分在海南省海口市海甸岛美丽沙海滩登陆,游程34公里,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证书。据了解,世界上横渡难度最大、人数最多、影响力最为深远的海峡当推英吉利海峡。国际上的公认路线为英国的多佛和法国的加莱两点之间,直线距离为33.8公里。自1875年英国人次征服英吉利海峡后,至今已有6000多人尝试横渡,成功者仅有800多人,成功率为13%。英国海峡游泳协会为谢延红拟订的横渡时间是在8月15日至8月25日这个时间段里,选择一个海况、天气最佳的时机进行横渡。
中国残联、辽宁省残联对此也全力支持,已把谢延红横渡英吉利海峡列入迎接2008北京残奥会前期宣传项目之一。在壮行仪式上,谢延红十分激动,他说:“为了美丽的大连,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会全力以赴,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给大家带回一个惊喜!”
据了解,谢延红将于8月11日从大连出发,8月12日从北京飞赴英国。届时,本报记者将对其进行专访。8月15日本报将派记者前往英国全程采访其壮举。本报将派记者全程跟踪采访
1、海峡是一种隔阂,海水是一种连接
“我不是一个人去横渡”
谢延红很累了,他静静地半躺半坐在椅子上。
崭新的白色旅游鞋,反衬在他那双带有残疾的腿,特别是因为每天在水里运动而变得黝黑的双腿,他的那双白色旅游鞋是那样的显眼,再加上他那黑的不能再黑的面庞。但是,他的那种黝黑,是健康的肤色,给人一种粗犷中的甜美,一种缺陷中的完美。看来,谢延红对这次横渡英吉利海峡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着装方面。
“你看,我还拿了两根拐杖,就是防备一根坏了。”
“我不是一个人去横渡。”虽然因为上楼梯的原因,谢延红黝黑的脸庞上很快冒出了汗珠。虽然他在接受采访前一再强调,他只能接受几分钟的采访。但是,一旦打开话匣子的谢延红,那就回到了在水中永远不知疲倦游来游去的真实的他。
“我不能谈的太多,一旦多了我就兴奋,这样晚上我肯定休息不好。这可能是兴奋过度的原因吧。”
“今年去游英吉利海峡,和去年游琼州海峡一样,主要是给关爱我的残疾人、关爱我的所有朋友一个回报,更是一个惊喜。”作为一个残疾人,谢延红很自然地说出来了这样的一句看起来比较官面的话。但是,他说的很自然,也很真诚。其实,我看到更多的一种综合的感情流露,这更多的是一个身有残疾,但是思想健全,追求理想,更富有爱心的新青年对爱的一种全新的诠释,也是对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的一种倾注。
对于自己能否顺利地去畅游英吉利海峡,谢延红在和记者交谈中,反复谈到了对他有所帮助的几个人,看来他是一个非常注重感情的人。比如中国残联、大连市政府、大连市残联。就是因为方方面面的重视,有关部门把他这次活动列为了迎接2008年残奥会的系列活动之一。
谢延红告诉记者,这次顺利出行,是大连人们给的资金,因此他的出行代表着美丽的大连,整个大连人都是他的力量。“我身后的残疾人都是我无穷的力量。”谢延红激动地说。
“海是一样的,英吉利海峡上的海水是和大连的海水应该是相通的。我知道,海峡是隔阂的,海水永远是相通的。”谢延红说这话的时候是平静的,“当我离开大连的时候,一种离别心情油然而升,我现在真希望马上跳进英吉利海峡。”
2、英吉利海峡是危险的,但是我是安全的
“我到了英吉利海峡就是成功了”
“我是有激情的,原因是大连给我的。但是激情不等于冒险。”
对于横渡英吉利海峡,关心谢延红的人都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对于冒险和成功的诠释,身有残疾的谢延红有更多的发自内心的理解。很多人都会说横渡英吉利海峡是危险的,但是谢延红认为安全是第一的,他反复告诉记者,他可以为自己祖国的安全奉献一切,但是他认为没有必要为了横渡成功而奉献生命。
“横渡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我不想奉献生命。”因为刚来北京,或许是因为不太适应的原因,谢延红抽起了烟,在透过腾起的烟雾中,记者看到他在遥望,是对生活的希冀?是对生命的渴望?是对成功的希望?或许,经历身体变故的他,饱经生活磨难的他,对生活有更多的理解,对成功有不一样的看法,可能是平静中的一种期待吧。
“我到了英吉利海峡就是成功了。”对于成功的理解,谢延红的理解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对记者说,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其实意思大家都很明了,到了长城就是真正的好汉了,也就是成功了。对于成功与否给自己带来的压力,谢延红坦然是有的。但是他认为这种压力已经在训练过程中给释放了。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付出了努力,自然就将压力给释放了。他给记者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有一种失败是口头说“我要横渡了。”但是每天却都在睡大觉,那这种失败就是可耻的。
身有残疾,但是对于体育的理解,谢延红非常独到。他还给记者举了一个有关马拉松的故事:马拉松的创始人当时跑的速度可能是历届马拉松比赛中成绩最差的,但是他是在特殊时期为了传递胜利的消息而在不断奔跑。所以他是最成功的,这也是因为后人尊他为马拉松的鼻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失败了我不会再去游英吉利海峡,我重在参与了。我将去游其他海峡,我的目标永远是下一个。”
3、我们一起分享成败,毕竟我们见证了
“成功后的庆祝方式由大家来定吧”
其实在采访前,记者就一直有个问题,就是想问一下谢延红,让他提前透漏一下一旦成功了,他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庆祝,这是关心这次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所有读者所期待的,也是有待提前揭开的秘密。但是谢延红的回答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坦然,记者非常吃惊。难道他经历的成功已经很多了吗?是不是生活中过多的幸运是不是已经很多了?
“假如?一旦?万一……”为了要表达他的假设成功,谢延红说了很多词,一旦成功了,他会非常平静的。他告诉记者,去年横渡琼州海峡成功后,他也只是平静的打电话对母亲说他成功了。没有过多的话,没有过多的激动。这难道是生活中他的一贯作风。
成功的方式还是由大家来定吧,谢延红言语中非常平静,认为自己是无所谓的,游泳只是一种过程,成功和失败对于他来说不是两种概念,而是一种概念。包括游完全程和没有游完都是一样的经历。
采访中,谢认为自己就是一种幸运的化身。他说,去年横渡琼州海峡的时候,在他之前也是有一个健全人连续两年都没有成功,结果他一次成功了。今年他8月横渡英吉利海峡之前,7月份就有一个深圳的健全人也是连续两年冲击英吉利海峡都没有成功,这次又是和去年一样的情形。他告诉记者,他坚信幸运之星又将降落到他的身边。
“成功与否,我们都一起分享,毕竟我们见证了一次壮举。”
4、他像一个大孩子说,你这个记者朋友我交定了
“妈妈,我已经到了”
谢延红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可能是生活的经历给了他很多的启迪。即便是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都没有问到他的个人生活问题。但是不管他结婚没有,在记者言中,他就是一个大孩子的形象。
许是不熟悉的缘故,许是要保持旺盛的精力缘故,一见面谢延红就把我的采访自然地设了一道防线。“时间不能太长。”我们的这次采访刚开始是在谢延红和教练一起在大街上等待朋友的时候开始接触的。为了打动他的心,记者就主动聊了起来有关游泳的话题,告诉他自己中午刚刚加大了游泳的运动量,就是为了能陪他在英吉利海峡多游一段。
“真的,你现在每天还游泳?太好了,我正需要人陪游。”当谈到记者还坚持游冬泳的时候,谢延红像孩子似的大笑起来“真是太好了,要不这次你也游算了。”看到坐在轮椅的这个大男孩,我也笑了,是的,谢延红今年34了,可是身为残疾人的他很乐观,更是天真的。
这时候,等候的朋友来了,记者很自然地推起了轮椅,动作是轻的,行动是稳的。这个大男孩有了兴趣“记者也会推轮椅?”这会该轮到我笑了,我告诉他我在山东残联工作了4年,有全国各地很多的残疾人朋友。这次他开始吃惊了。
等到了住的地方,因为小层宾馆没有电梯,一行人正在发愁怎么能把健壮的谢延红抬到3搂时,记者毫不犹豫蹲了下来,在谢延红怀疑的目光和担心的心情下,一口气将他背上了3搂。
“哈哈,你这个记者朋友我交定了。”到了房间的谢延红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大男孩的样子。于是他的话也就多了起来。
“我已经到了,妈妈、、、、、、”这个乖巧的大男孩,很快想起来给妈妈报平安,因为有我们在旁边,谢延红和妈妈的聊天声音越来越小。是呀,在妈妈眼中,儿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况且是自己身有残疾的孩子要飞到外国去做一件健全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不好意思,花了你几块钱。”调皮总归是调皮,和妈妈通完电话在把手机还给记者的时候,这个大男孩不忘再幽默一下。
5、就像一条在大海中飞翔的鱼
“我们是师徒也是兄弟朋友”
谢延红的义务教练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体育教研室讲师戈捷,这个同样是黝黑的中年男子和谢延红的关系是师徒,更是生活中的亲密弟兄。
第一次见到他们两个是在中国残联,那是为了来北京办理签证的事情,这次是和他们师徒的第二次见面。日常训练和日常生活的照顾看来都是戈捷的事情了。
8月11日晚上,住下宾馆后已经很晚了,在稍微休息后,戈捷就忙着外出购买出国吃的食品了。“主要是方便面。他爱吃。”戈捷说。晚上8点多,戈捷背着2个装满食品的大塑料回来了。刚放下,他就急急忙忙对谢延红说,“你别出去了,下楼不方便,我给你买饭。”说完,这位中年男子转身又出去了。看来,生活中他是心细的。
对小谢横渡英吉利海峡,教练戈捷看来是充满了信心,“如果天气条件好,小谢横渡成功没什么问题。”教练告诉记者,就目前谢延红的身体条件和速度,他的横渡时间计划在15小时左右。最佳时间是在8月20日前后,时间应该是从早上的4点开始,到晚上结束。
戈捷告诉记者,为了这次横渡,谢延红进行了艰难的训练。每天上午9时30分,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游泳馆里,长50米、有8个泳道的游泳池中只有谢延红一个人的身影。一天150个来回,15000米的训练,谢延红却觉得“这没什么”。戈捷告诉记者:“谢延红的下肢根本用不上劲儿,游泳主要靠的还是上肢,但是他的上肢也有问题,胳膊不能正常弯曲,他能把自由泳游得这么标准是很不容易的。”
在日常训练中,谢延红是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下水,上午的训练要游10000米,中间基本不休息,一般在10点半结束训练;下午的训练,从2点钟开始,先是陆上的力量、韧带训练,3点到5点继续水上训练5000米。
戈捷教练向记者列举了谢延红的几大优势:抗寒能力强,谢延红常年坚持冬泳,身体脂肪较厚,适于低温游泳;耐力强,谢延红的肌肉类型适合长距离游泳,他的肌肉不易疲劳,而且恢复较快,在游泳池中游过30000万米;自由泳姿标准、心理承受能力、态度乐观。
由于是他们师徒两人比大部队提前出发,教练告诉记者,到英国的多佛后,他们首先要倒时差,熟悉水况,做适应性训练,另外还要在横渡前接受英国海峡协会的测试,在海里游满4小时。
“对于横渡英吉利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天气,怕遇到风浪。”教练戈捷和谢延红告诉记者。
“现在马上要出发了,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身体不能摔着、碰着。”最后,戈捷不忘如何保护好谢延红。(华夏时报记者叶乃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