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16鱼象鱼说【菩提花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16 1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11-16 15:48 编辑

虚云老和尚:威仪相好来自内心的安定
阿难尊者因看到佛陀相好庄严,产生仰慕之情,从而跟随佛陀出家。舍利佛路遇马胜比丘,因目睹其威仪心生恭敬,而得法眼净。外表是内心的投射,内心安定还是杂乱,一举一动皆可知。奔波忙碌就喘粗气的,是定力功夫不到家。要把粗心变为细心,从有为到无为,需在自性清净上用功.

一心不乱就是定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叫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既然说识得心无寸土,那就算了,何必还说许多名堂?什么三归五戒,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等,说这么多法门,无非对治众生的心而已。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众生无量劫来,被无明烦恼污染了真心,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不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今欲返本还原,要先调身,断除习气,把粗心变为细心,从有为到无为,在自性清净身上用功,行住坐卧,一天到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小心谨慎。断除习气,胆要大,心要细,胆大包身,不被境转。心细则气细,否则粗心浮气,这种情形,可以自己检查。一般人在劳苦奔波忙忙碌碌时,就气喘息粗,有定力功夫的人,再忙也不喘气,一天到晚,总是心平气和的,一心不乱就是定。妄无本体,有定就无妄,就能复本心源。神和气静则能威仪相好功夫从外头做起,先讲威仪教相,行住坐卧都有威仪,不要说忙得要死,还讲什么威仪?既然作如来之弟子,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就要做到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假使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昔日浮山远录公谓其首座曰:“所以治心,须求妙悟,悟则神和气静,容敬色庄,妄想情虑,皆融为真心矣。” “以此治心,心自灵妙,然后导物,孰不从化?”所以有眼的人,看你一举一动,威仪怎样,就知你有道无道。佛在世时,舍利弗初为婆罗门,路逢马胜比丘,见他威仪很好,心生恭敬,从之问法,马胜比丘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闻偈得法眼净,归与亲友目连宣说偈言,亦得法眼净。即时各将弟子一百,往诣竹园求愿出家。佛呼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被身,即成沙门。你看马胜比丘只是行路威仪好,便成如此功德,这就是以威仪导物,孰不从化的例子。初发心的同参们,要向古人习学,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若不如此,不守本分随妄流转,何异俗人!虽说出家办道,都是空话,各人留心。file:///C:/Users/qtnf/Pictures/2016100411菩提花叶.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1-16 15:48 | 只看该作者
鱼象鱼 发表于 2016-11-16 15:42
虚云老和尚:威仪相好来自内心的安定
2016-11-15 10:12:27 来源:网易佛学
0阿难尊者因看到佛陀相好庄严, ...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21 01:54 , Processed in 0.02740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